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孟兆怀

双月刊

1674-5248

scwlxyxb@163.com

0818-2790080;2790079

635000

四川省达州市塔石路519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突出地方特色,推出学术精品,促进学术交流,扶植学术新人,繁荣科学文化。读者对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广大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育人"视角下红色文化引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黄涛陈熙隆何先成
    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理念是一体化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理念.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是破解"三全育人"模式创新不足、内涵特色不充分,进而突显革命老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办学特色的关键路径.多年来,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四川文理学院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青年学生四元协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艺术育人、活动育人五位协同,"智慧+"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红色文化引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扎根革命老区、扎根基层的"两扎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全育人"红色文化"四元协力五位协同双线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

    从美丽生态走向美丽经济:陇东南地区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马然石晶王晓涵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奋斗目标,涵盖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两个向度.文旅康养是老百姓能够普遍实现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之一,也是缩短贫富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从陇南、天水、平凉及庆阳(陇东南四市)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着眼,发现山水人文、"农体文旅"融合、少数民族村寨、红色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其文旅康养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陇东南存在地域交通不便、旅游产品单一、宣传力度不够、景点"碎片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陇东南地区文旅康养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启示和借鉴.

    陇东南文化旅游康养经济

    "大思政课"视域下川陕苏区红色场馆育人探赜——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刘卓知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陕苏区红色场馆是承载宝贵红色资源和氤氲厚重红色基因的空间载体,与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有着天然联系.构建川陕苏区红色场馆育人模式是适应高校"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时代课题,对于高校赓续红色基因、拓展思政元素、培育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四川文理学院扎根红色沃土,积极探索"一条主线、两翼阵地、两条维度"的馆校协同机制,在挖掘川陕红色资源,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但馆校协同育人模式中仍存在场馆要素赋能边缘化、场馆思政元素应用形塑化、场馆思政价值吸纳偏离化等现实困境,需要从红色资源、课程思政、思政教学、场馆价值等方面探索优化路径.

    "大思政课"川陕苏区红色场馆场馆育人高校

    红色体育文化赋能川东地区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张超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川东地区红色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探究红色体育文化赋能川东群众体育的现实需求.红色体育文化赋能川东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传承红色体育文化,满足川东地区群众身心健康的需求,促进川东地区社会和谐与凝聚力的现实需求,推动川东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红色体育赋能川东地区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仍需深入挖掘整理红色体育文化、强化红色体育文化宣传教育,夯实红色体育文化与川东群众体育融合,依托体育产业与红色旅游项目.

    红色体育文化川东地区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

    多重视角下的史论结合——段曹林《唐诗修辞史研究》评介

    张春泉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段曹林《唐诗修辞史研究》是多重视角下史论结合的一部力作.该书从微观视角诠释了"唐诗修辞史"这一核心概念.该著还从宏观视角,结合文学、美学等做了跨学科探究.对背景、基础和动因的特别重视,是该著史论结合的一个具体体现.

    《唐诗修辞史研究》史论结合

    认知负荷理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语言干预困境的破解逻辑

    赵蕴楠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着其沟通交流,进而阻碍其融入社会.认知负荷理论基于资源有限理论与图式理论,为教学改进提出多种策略与措施.孤独症儿童在语言干预过程中,鉴于其特有的认知缺陷,即注意力差、感官知觉异常、认知能力有限、语言较少等问题,从认知负荷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破解逻辑,即精简信息呈现方式破解"冗余效应",回合式教学分解任务破解"注意分离效应",变换语言干预情境促进语言迁移达成"变式效应",因材施教激发语言潜能达到"知识反转效应".

    孤独症语言干预认知负荷理论

    基于体裁理论的企业新浪微博致歉声明语篇特征分析

    朱宇梅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体裁理论,对新浪微博士2018-2024年期间的致歉声明的语篇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致歉声明由9个语轮构成,每个语轮下包含若干语步.尽管致歉事件、发生地点和情景各不相同,这些声明整体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特征,交际目的明确,并主要通过几个关键语言策略减缓负面事件对企业的影响,以重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为企业面对负面事件时提供了有效的沟通和关系修复策略建议.

    体裁理论致歉声明交际策略

    谢晋电影的"人民性"表达——在新时代精神视阈下

    峻冰侯晨曦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时代文化语境对谢晋电影进行审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谢晋电影(以《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片为代表)从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状态(或生存状况)对历史变迁和社会转型的伦理化柔性表达,应是一种以人为本地高扬"人民性"的表现:因为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集体的人是互相指涉、不可分割的;当然,其作所谓的"政治意识的道德化"及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其实也是基于对人乃至广大人民的创伤抚慰、心灵重塑之上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伤的一次次翻阅之于创伤主体也是不人道的;于此意义上,谢晋电影亦是在进行着富有人本、人道精神的"人民性"书写——这也体现出一个电影导演的人文情怀与艺术良知.概言之,以新的时代精神重新考察谢晋电影并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史学意义.

    谢晋电影人民性时代精神伦理化柔性表达

    当代武侠动画的叙事转型:范式模态的多元融合与暴力美学的极致表达

    高路詹晓雨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内的武侠动画电影叙事方式有从时间叙事向多种叙事方式相结合的转变趋势,以及在空间叙事方面的暴力美学呈现.多种叙事方式相结合的叙事模式的转变不但将故事的角色塑造得更为饱满形象,而且也将武侠动画的审美向多元化推进.作为暴力美学的电影叙事方式,萌芽与流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的好莱坞动作片,并兴盛与光大于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动作电影中,而在本世纪中国的武侠动画电影中得以充分的展现.武侠动画通常以诗情画意式的暴力美学打动观众,不仅营造了唯美、潇洒的叙事意境,而且呈现更为高级的审美特点.展望未来,暴力美学与娱乐元素的深度融合以及诗性表达的极致追求,无疑将引领国内武侠动画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武侠动画暴力美学叙事范式多元融合

    重塑·突破·创新:论当今川剧清官戏的时代新观

    刘长宇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清官为表现对象的新编川剧作为一个突出的文艺现象浮出历史地表.这些清官戏不仅具有浓厚的川蜀地域色彩,还注入了新时代的审美元素,并且实现了创作范式上的转变:从官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作品坚持塑人的创作核心,成功塑造出一些列个性鲜明、深入人心的清官形象.在主题上,突破人们对传统官员只唯上不唯下,崇尚皇权轻视民权的刻板形象,突出了中国的文统与道统对清官廉吏为人做官、修身治国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些新编清官戏坚持人民性立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艺术上,这些清官戏充分吸收民间艺术元素,创新川剧的叙事方法,实现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等多维视角下的范式创新.

    非脸谱化弱政绩化去模式化振兴川剧清官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