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机械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陈勇华

双月刊

1008-5300

dzjxgc@126.com

025-51821078/51821082

210039

南京市雨花区国睿路8号(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电子机械工程/Journal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会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一本电子机械结构杂志,在全国电子机械领域内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以刊登工程、科研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为主,兼报导国内外电子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先进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技术工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复杂电子设备的产品可制造性体系构建方法

    漆中华金涛陈威杜小东...
    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电子设备传统设计过程中对可制造性考虑不足,造成产品制造周期长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以"体系完善、可制造性设计与分析评估能力建设、工具平台开发和数据资源准备"为核心的面向复杂电子设备的产品可制造性总体架构,重点从可制造性工作程序、可制造性设计规范体系、可制造性等级评价方法、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可制造性设计工具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展望了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在可制造性设计领域的应用情况,完善了复杂电子设备产品可制造性体系.可制造性体系的建设及应用,对促进复杂电子设备企业高质高效低成本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

    复杂电子设备可制造性设计可制造性评价

    星载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进展

    江文剑张智李笑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首先综述了近年来星载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概括了星载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刚性反射面天线和相控阵天线应用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天线形式、先进材料、空间结构、3D打印、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等方面详述了天线结构轻量化的具体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在航天领域天线轻量化设计需进一步考虑的科学问题,并展望了天线空间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天线先进空间结构研发提供参考.

    天线轻量化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新体制天线座控制系统设计

    肖佳宣段学超屈先普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为了克服天线座系统中存在的由关节摩擦、传动齿隙等引起的内部扰动以及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外部扰动,实现并联驱动式新体制雷达天线座的高精度运动控制,设计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新体制雷达天线座控制系统;针对ADRC参数众多且难以快速整定的问题,将ADRC参数整定转化为优化问题,并采用多策略混合粒子群优化(Multi-strategy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SH-PSO)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整定.电机控制实验和天线阵面运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控制系统在实现新体制雷达天线座运动控制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高指向精度.

    并联天线座自抗扰控制粒子群优化

    计及风载荷的天线座多目标结构优化设计

    黄河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提升某俯仰天线座力学性能和支撑刚度为主要目标,考虑天线阵不同的工作角度,以天线座重量不增加、安装接口尺寸不变为前提,对天线座进行多目标结构优化.通过建立含天线座支臂、底座、齿轮副、轴承以及天线阵的拓扑优化模型,计入重力、偏心力矩、惯性载荷、风载荷等负载,以各工况下的加权应变能及低阶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开展拓扑优化.根据拓扑优化结果改进天线座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给定重量和尺寸约束下的俯仰天线座力学性能得到提升.该优化方法在天线座及类似产品的结构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天线座多目标优化拓扑优化

    高空气球囊体束缚装置设计

    袁军行王平安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囊体束缚装置用于在充气阶段固定高空气球囊体,是决定高空气球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所在.文中基于囊体束缚装置的功能需求,分析了现有囊体束缚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囊体束缚装置设计的原则.针对4000 m3高空气球的发放使用要求,文中对囊体束缚装置的各个关键部件进行了具体设计,引入气承膜结构分析方法对囊体束缚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束缚装置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和实物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囊体束缚装置可实现囊体可靠固定,表现出良好的载荷自适应能力.

    束缚装置囊体高空气球

    基于LBM-FVM的多尺度凸型流道流动与传热研究

    李龙昕徐尚龙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对宏微观尺度的凸型结构进行流动与传热分析,构建多尺度耦合模型,提出基于重构算子的LBM-FVM分区计算的格子玻尔兹曼法与有限体积法耦合的算法(Coupling Algorithm between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CFVLBM),研究不同流体(空气、氮气和氢气)、不同管径比、不同温度、不同流量下的多尺度流动传热性能,并与采用LBM和FLUENT软件计算所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获得了凸型结构的跨尺度流速和温度分布.

    格子玻尔兹曼法有限体积法凸型流道多尺度流动与传热

    基于摆线的自然散热翅片结构设计与优化

    邵亚伟吴进凯钱吉裕魏涛...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散热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优势明显而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散热,为应对电子器件越来越高的热流密度,自然散热冷板的散热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文中依据最速降线模型提出了一种摆线型散热翅片,通过数值模拟与传统直翅的散热性能做了对比研究,同时对摆线翅片影响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传统直翅相比,摆线翅片的散热性能提升明显,相同情况下摆线翅片对应器件温度比传统直翅降低4 ℃以上;摆线半径、摆线角度均对摆线翅片散热性能有影响,在给定边界条件下,摆线半径为200 mm、入口角度为30°时摆线翅片散热性能最佳,对应器件温度比传统直翅降低约5.9 ℃.

    自然散热摆线设计优化数值模拟

    结构参数对微波射频器件引线键合性能的影响

    李广泌薛松刘少义黄建伦...
    42-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组成部分,微波射频器件的尺寸与性能决定着雷达探测功能的有效发挥.引线键合是微波射频器件常用的互连技术,随着器件集成度的提高,键合引线的尺寸越来越小,如何保证封装高可靠性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引线键合互连结构的高精度参数化模型,通过热、电仿真和建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引线半径、拱高、跨距以及平台长度四种结构参数对引线键合工艺的热-力-电多领域分析,并开展了多参数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结构参数会对引线热疲劳寿命和电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热疲劳寿命而言,引线半径的极差值为14.891 × 10 5,对热可靠性的影响最大;对插入损耗而言,平台长度的极差值为0.733 2,对电性能的影响最大.

    引线键合可靠性疲劳寿命预测电性能

    装配状态对毛纽扣连接器传输性能的影响初探

    张婧亮陈春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毛纽扣射频连接器的装配状态对其射频传输性能的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样件试验发现,连接器中心与电路板焊盘的对位精度、连接中毛纽扣的压缩量以及紧固件间距均对射频性能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径向和轴向偏移均会导致性能的下降,其中轴向偏移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电路板上紧固件间距的增加会进一步恶化射频性能.因此,在设计时应严格控制装配容差,以确保连接器装配状态处于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其射频传输性能.

    毛纽扣互连界面射频性能装配

    混合基板表 面前处理工艺研究

    李浩王济乾高浩张伟强...
    56-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氮化铝高温共烧陶瓷(High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HTCC)厚薄膜混合基板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流程,通过探究分析混合基板表面研磨抛光后的微观状态,文中揭示了抛光后基板表面富氮疏松层的存在及附着力下降的机理,研究和优化了氮化铝HTCC厚薄膜混合基板制造工艺,创新性地在前处理工艺中增加离子束刻蚀处理,从而有效消除了基板表面抛光引入的疏松层和表面残留的有机物污染,为表面薄膜布线提供了良好的界面.经过优化前处理工艺的基板表面导体附着力得到大幅提升,制作出的混合基板全部通过3M610附着力胶带考核,表面导体焊接拉脱附着力超过79.43 N,有效解决了混合基板工程化应用过程出现的导体膜层脱膜问题.

    厚薄膜混合基板离子束刻蚀附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