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

马维彬

半月刊

1007-5828

dazhongwenyi@sina.com

0311-86025585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Journal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查看更多>>展示艺术成就 发掘民间艺术 促进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专业课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以钢琴教学为例

    刘耀圣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高等职业院校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深入探讨了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降低期望值,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选配、使用教材和辅助性的演奏曲目;优化教学模式;加大课后教学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有效应对学习挑战,建立自信心,促进其整体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教育钢琴教学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任胜男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立德树人的主线,为新时代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基于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对数字平台的有效运用,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广受关注。然而,在落实思政课教学评价时仍然存在主客体单一、评价内容多而不专、评价结果效用不显等现实问题。要摆脱此类困境,应锚定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成长发展诉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路径,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时代目标。

    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

    论网络短视频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李锦尹玉玲袁冉魏蓓...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短视频是伴随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媒介,已经成为日常化的文化传播载体。网络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高,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操作便捷,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优势,但是在文化盛宴的背后也潜藏了危机。通过阐述网络短视频的特点、风行原因与探究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从而针对短视频的消极影响形成策略分析,强化大学生的自律精神,以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短视频促进自身的发展。

    大学生网络短视频学习生活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千一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地区,以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而鲜活的素材。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补足精神之"钙";而将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构筑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实现个人品德与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更加需要从结合专业特点、利用数字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角度,深入探究陕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这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传承,更是对未来人才的一种塑造。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跨专业交流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宋肖肖张静云余静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大学书院制是一种以跨专业管理为特色,结合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精神和西方住宿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书院制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书院制下学生进行跨专业交流面临通识课程体系有待健全、学生归属感不强、资源分配不足、缺乏专业导师指导、书院与学院协同效果不佳等困境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丰富书院文化活动、增加资源投入、加强导师培训和促进双院协同,进而促进学生进行跨专业交流。

    书院制跨专业交流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新集体主义视域下红色文化价值意蕴发掘——以绍兴为例

    白晓丽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与集体主义渊源深厚,具有内在统一性。集体主义是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红色文化本身也蕴含着丰厚的集体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集体主义主义应运而生。充分挖掘和利用绍兴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把握新集体主义价值意蕴,有助于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人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重塑新时代社会道德。探寻新集体主义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实践路径,需要在涵育集体主义的过程中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弘扬集体主义,在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制度的时代价值中服务于集体主义道德建设。

    红色文化新集体主义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数智化转型: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张骏强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数智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数智化转型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心理成长路径、契合高职教育职业需求。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数智化转型存在师资短板、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因此,文章从技术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创新以及管理服务升级三个方面探析具体实践进路,以求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数智化转型迈向新高度。

    新质生产力心理健康教育数智化高职院校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探究

    张宁马晓玲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态文明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高校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二者具有一致的价值立场,相同的指导思想,相通的价值指向,为其融入提供可能。为推动生态文明更好融入高校思政课,从课堂主渠道、隐性课堂、实践教学、培训思政教师等方面构建实践路径,促进生态文明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周伶赵爱芹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学生理论认知存在不足、高校培育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易受西方文化思潮侵袭影响、家校社未形成有效合力等现实困境,需从夯实理论认同、强化宣传力度、丰富实践活动、形成铸牢合力四方面下功夫,共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艺术类课程思政的开发育人探索

    马兰酶马斌程王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与思政课,课程思政等具体思想政治领域,可以认为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大思政课"寓于思政元素中,并通过思政元素体现、表现和实现其主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应该在抓好思政课教学、各类文化课课程思政开发教学的同时,学校有必要适当增设音美舞等课程,在这些艺术类课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且易发掘的课程思政元素。为能更好推进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相应学科教师可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广泛纳入各类素材和事例,开发其中一切可开发的艺术类课程思政元素,除正常课堂教学外,还可探究"依托节日专题创作"等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灵活融入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借艺术特有魅力,启迪学生心灵。

    大思政课艺术类课程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