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站系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站系统工程
电站系统工程

董文刚

双月刊

1005-006X

dzxtgc@126.com

0451-82938454;86062916

15004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旭升街1号

电站系统工程/Journal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主要栏目有专题综述、火电技术、水电技术、煤燃烧技术、新能源、自动控制、测试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制造运行经验、环保技术、标准化、系统化、国内外消息及动态等。读者对象为电力专业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文摘。继承《动力系统工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叶调节轴流式引风机失速预防及逻辑优化

    于强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火力发电机组设备的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但是由于系统设备的变化、运行方式的调整等诸多原因,火电机组引风机失速喘振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从引风机失速喘振的原因出发,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及逻辑优化.

    轴流式风机失速喘振预防措施逻辑优化

    基于振动故障特征风机叶片裂纹的识别与处理

    王伟温进文王富强王永全...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站锅炉引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发生了明显的异常跳变,通过与历史数据比对和频谱分析,准确识别了叶片故障裂纹.风机停运后检查结果与诊断完全一致,有效避免了一起重大设备事故.更换风机叶轮后通过现场高速动平衡,设备振动达到了优良水平.为了分析叶片开裂原因,开展了叶片频率和振动测试,发现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叶片通过频率转速,为保证机组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优化了风机运行曲线,采用静叶配合转速调节有效避开了引风机运行的共振转速.

    引风机振动跳变通过频率裂纹

    空气预热器双金属扇形板自动补偿密封装置技术浅析

    贾勉刘桂兵马新曹鹏飞...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原理和相应的改造措施,着重介绍本项目所采用的新型技术.

    双金属漏风扇形板自补偿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中水污泥回用对脱硫石膏结晶及脱水的影响

    王明洋张磊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脱硫模拟试验反应测试系统,将中水污泥按照一定比例替换石灰石浆液,作为脱硫吸收剂进行脱硫模拟试验.通过结晶反应电导率曲线、脱硫浆液粒径分布和石膏晶体形貌特征等数据,分析中水污泥自身及添加絮凝剂聚乙烯酰胺后对脱硫系统中石膏晶体生成及脱水的影响.虽然加入中水污泥可提高石膏颗粒尺寸的均匀度,但其带来对石膏脱水的正面作用远不如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从而整体上对后续石膏浆液脱水具有不利影响.投入聚乙烯酰胺后,进一步加剧了对脱硫反应的负面影响.

    中水污泥湿法脱硫石膏结晶石膏脱水聚乙烯酰胺

    660 MW汽轮机调速之星同轴给水泵启动调试及问题分析

    吕蒙董伟张鹏杨宇星...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轮机同轴驱动泵是一种相对简化的锅炉给水设备.针对国内首台660 MW机组汽轮机调速之星同轴给水泵的启动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了的描述,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主要介绍了调速之星的设备功能、工作原理、系统结构、试运过程及运行中影响设备系统安全的隐患.重点对调速之星及同轴给水泵空负荷启动、带负荷试运、满负荷运行及重大试验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汽轮机、同轴给水泵、调速之星之间的相互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说明;对系统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调整启动参数、优化控制方式、修改DEH逻辑以及细化运行操作等措施,逐一解决系统试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完成汽轮机同轴给水泵带负荷及满负荷连续试运的过程,为同类型新建机组同轴给水泵的启动调试提供了借鉴.

    同轴给水泵启动调试汽轮机调速之星控制逻辑

    F4级燃气轮机转子现场动平衡研究

    吴攀袁超何东刘方俊...
    55-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燃气轮机转子特性,其现场动平衡与汽机转子存在差异.方案需拆解成对同向量和反向量的平衡.定速下的平衡方案还会极大影响转子二阶临界转速下的振动,故方案还要加入配重对二阶临界转速的振动计算.将二阶临界振动同向量、反向量,定速振动同向量、方向量振动综合考虑,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最优平衡方案.结合实例论述了该平衡方案的意义,对燃气轮机转子的现场动平衡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燃气轮机动平衡振动质量不平衡

    适应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的变电站备自投及保护方式改进

    石琳琳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建设的持续发展,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油田变电站高度分散和供电稳定性问题,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方式因其自身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石油领域分布式电源装机及并网容量迅速增大,其相关建设和保障问题也日益受到业内重视.目前,变电站备自投以及保护方式的完善等,成为油田电力保障的关键性技术,是避免变电站发生合闸不同步、进而引发故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对相关内容能够有更准确认识和把握.

    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变电站备自投保护改进

    330 MW直吹式火电机组制粉系统APS技术应用

    陈节涛冯志祺吴尔夫张林...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厂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过程制粉系统APS为例进行分析,介绍制粉系统工艺基础及APS思路,主要包括制粉系统APS启动允许、制粉系统APS启动步序和制粉系统APS启动完成判断,重点介绍制粉系统APS与MCS接口,并对典型启动步序和画面进行展示,为其它火电机组制粉系统APS改造提供参考.

    灵活性改造制粉系统APS

    陶瓷颗粒增强BTMCr26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史义明陈铁军刘佳利钱兵...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陶瓷的双重优点,是延长辊套、衬板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采用负压铸渗法制成1~1.5 mm的ZTA颗粒(ZrO2增韧Al2O3)增强BTMCr26(ZTAp/HCCI)复合材料,并分别在920℃、980 ℃、1040 ℃和1080℃下进行淬火,优选出最佳淬火温度后,分别在200 ℃、300 ℃、400℃和500℃下进行回火,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三体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40℃淬火+400℃回火后的BTMCr26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共晶碳化物及二次碳化物,BTMCr26基体区和复合区基体的硬度达到最高值,三体磨损试验累计体积损失最小值.采用该工艺制备的磨煤机辊套及衬板磨损量最大约0.8 mm/m,寿命约为BTMCr26材质的2.5~3倍.

    ZrO2增韧Al2O3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热处理三体磨料磨损

    基于FGR的低氮燃烧器NOx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姚跃辉黄震成庙生
    67-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随着各地对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各种低氮燃烧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中.以某锅炉提标改造工程为例,基于烟气外部循环和新型低氮燃烧器的组合技术路线,在11.2 MW天然气热水锅炉上,研究了不同锅炉负荷、空气过剩系数及烟气外循环率对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氮氧化物的生成有一定的增加,但不明显.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氮氧化物的生成增到到一定限度后逐渐减少.烟气再循环率对NOx的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随着烟气循环率的增加,呈现出非线性降低的趋势.

    燃气锅炉低氮燃烧器烟气外循环负载空气过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