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鄂州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鄂州大学学报
鄂州大学学报

田巨平

双月刊

1008-9004

ezdxxb@163.com

0711-5905136

436099

湖北省鄂州市莲花山鄂州大学

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不办成政治理论刊物,而是强调求真的科学性探讨;坚持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不一味急功近利,而着意于“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兼容并包,尤其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拓;重视校内学术人才的扶持,着力展示校内教师创造的科研教学成果,但不画地为牢,近亲繁殖,而力求拓宽交流渠道,多吸纳一点校外前沿性科研成果,形成杂交优势。本此理念,本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努力培植自身应有的特色:学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学术视野的广泛性与论域地方性的并包;学术热点与冷门的兼容;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力求期期都显示着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内容上的厚重感和风格的朴素坚实。《鄂州大学学报》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不断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次刊载逐年增多。《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国性信息收集单位均有转载、摘要和报道;多个国家级和省市图书馆均长期连续订购收藏;与全国数百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杂志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稿源不断拓宽,作者从青年学人到资深专家博导,从高校讲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构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撰稿人队伍,保证了学报的清新气息和学术质量。本刊两次荣获全国市属大学优秀学报奖、首届全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6年,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析论

    黄桂钦林建辉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性和知识性是思政课达成这一根本任务的两种基本属性.高校思政课坚持价值性重在突显"三维"价值意蕴,即宣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彰显思政课教师的自身价值、塑造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思政课坚持知识性应明确课程内容是思政课的"真之本",构建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高校思政课价值性知识性

    基于德育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曹娜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德育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以德育目标为核心,探讨了如何构建基于德育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旨在提供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实用性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德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

    戴兴青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智体美劳是新时期"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完善思政工作机制以及培养高素质综合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文章在阐释了五育并举理念的本质内容基础上,研析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最后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多方配合、科学考核等方面提出具体路径,以期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基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五育并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价值意义创新对策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实践研究

    郝琦李锐钰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及实践经验进行了论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明显的特点,如思想坚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种具体办法和措施,如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注重与其他思想观念的对话和交流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

    "多维一体"教学目标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琳晶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和发展.该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转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以实现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研能力.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多维、多视角的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得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学生的参与和对教师的满意度都随之升高,这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强.文章将具体探究"多维一体"教学目标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价值借鉴.

    "多维一体"教学目标高校思政教学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实践研究

    陈小芳
    20-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个性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介绍了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要点,强调了个性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个性化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设计和实践,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支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个性化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教育大数据实践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夏开武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进行有效地融合,既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又满足了在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紧跟时代潮流,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和优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方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文章探析了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和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教学方法

    安徽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研究——基于安徽12所高校调查

    褚贝贝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972份来自于12所安徽高校本专科院校在校学生调查样本,从对"精神"认知角度切入,对高校在校学生在参与革命精神相关活动及其认知,从对革命精神需要、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做了实证分析,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安徽大学生们对革命精神的认同的现状,总结革命精神认同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梳理革命精神认同现状出现的原因和可以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改善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安徽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

    "双高计划"背景下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对策的研究

    付晓玲商建国李敏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双征双退征兵政策的鼓励和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笔从戎.他们从学校到军营,再从军营到学校,经历了两大环境和文化的转变.随着越来越多退伍大学生复学,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存在基础差、虚荣心强、存在感弱等引发的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因此,在"双高计划"大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较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从高职院校退伍复学大学生存在的实际思想问题着手,寻找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退伍复学大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双高计划退伍复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柳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探析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探析导致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以提出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来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职学生心灵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