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旦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教育论坛

林尚立

双月刊

1672-0059

jylt@fudan.edu.cn

021-55664241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复旦教育论坛/Journal Fudan Education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新成果,扶植创新,鼓励争鸣,开拓视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读者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及广大教育研究者、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评估

    马浚锋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政府为对标"双一流"建设而实施的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本土方案",对其进行政策效应评估能够客观反映地方高等教育治理成效.本研究通过收集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评估了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域内高校的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活力均得到显著提高,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产生了更强的政策效应,"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在后续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安排中,学科建设应注重"慢变量、长赛道",既需立足国际前沿,还需回应本土需求,通过政策兜底、扶持"无用之用"学科,保持学科多样性;师资队伍建设需为新生代力量留有成长空间.

    地方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效应双重差分法

    自定"一流学科"政策分析与优化

    伍宸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程中出台了赋予个别高校自主遴选建设学科权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基于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从事实、价值、规范和可行性四个维度做了全面剖析.从政策事实维度看,这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阶段对政策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阶段不断提高政策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新阶段所做出的实质性探索和举措.从政策价值维度看,能提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制度自信,是对政策实施对象办学主体性的价值承认,能对其他办学主体产生示范价值.从政策规范维度看,自定建设学科是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阶段的重大政策创新,需要在充分尊重办学主体决定权基础上加强宏观政策指导.从政策可行性维度看,该政策的试点具备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在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举措,具体包括:进一步提升政府的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以提升自治能力,进一步探索和凝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

    自定学科政策分析"事实-价值-规范-可行性"

    "双减"政策落地的结构化困境与破解

    杨燕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已两年有余,国内开始更多地就该政策的落实落地情况开展大样本调查,但数据分析整体上还偏重于呈现表象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经典的"结构-行动"理论出发,进一步深挖"双减"政策落地中的结构化困境.研究首先从政策本身出发,然后基于11个大样本调查,分别从顶层设计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当前凸显出的新问题、新怪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现:地方教育部门面临着上级政府部门自身实际操作偏离政策设定初心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肩负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期望;家长面临着"表面利好,实际难以做到"的困境.研究建议:在顶层设计层面,首先要从"双减"政策的根本意图出发,用中长期的工作目标与推进机制引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动;在实践层面,应着重于合力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双减"政策社会结构"结构-行动"理论大样本调查

    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组合效果评价(1993-2019)

    李文平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组合因其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受到多方关注.在回顾政策组合理论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和政策要素维度建立分析框架,使用综合性、一致性和均衡性指标评价了1993-2019年间三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组合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组合所涉及的部门逐渐增多,形成了以教育部为核心的联合制定网络;政策目标组合的综合性、一致性、均衡性变化幅度较小,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政策对象组合和政策工具组合的综合性、均衡性增幅显著,一致性波动较大.深入分析后发现,既有政策组合存在制定主体跨部门联动不足,政策目标更多彰显"成事"价值导向,建设对象追逐显性绩效明显,工具使用过度依赖权威工具等问题.未来政策组合的改进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部门联动,突出人本价值,强化内涵要素建设,提升工具使用针对性.

    教育信息化政策组合效果评价政策主体政策要素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王露岚彭树涛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国家科技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创新学科交叉

    澳大利亚高质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特征与启示

    林瑾於荣朱雪波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主题之一.放眼国际,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历经六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追求卓越和服务社会的培养定位,形成了涵盖各阶段的完整且持续的培养体系,设置了多样化、学科融合的课程,构建了行业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并贯彻以行业学会为主导的治理策略.尽管中澳两国在国情、文化和制度背景上存在差异,探析澳大利亚的做法与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获得以下启示:形成质量本位的目标导向;探索建立同质化培养标准;提升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胜任力导向;重视本科阶段的浸入式教育引导;推进专业师资队伍的准入和培养;发挥行业学会在专业和学术层面的作用.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人才质量本位培养体系

    征稿启事

    封2,封4页

    作品选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