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茶叶
福建茶叶

汤鸣绍

双月刊

1005-2291

fjtea@163.com

0591-87601225

350001

福建省祥福州市湖东路189号“凯捷大厦”6层西侧

福建茶叶/Journal Tea in Fujia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的茶叶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提高茶叶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掌握技术信息,以及交流生产管理经验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经验。立足福建,面向全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意义解读与阐释

    邓美云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茶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和交流性的饮品,具有平和与谦逊的精神,通过茶的共享和饮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民心相通与友好交往。文章主要从三个维度解读茶文化意义----茶的本体性意义、茶的文明与文化交流意义、茶之道意义,旨在用当代的语言讲好中国茶文化的故事,复兴中华茶文化,使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中国茶文化意义阐释

    茶文化作为文化遗产对于鹤峰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周格玲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历史文化资源角度,以鹤峰市茶文化为背景,探讨茶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及如何发挥茶产业、茶文化的优势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对鹤峰市茶文化历史、产业现状以及茶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等进行分析,指出茶文化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以及茶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提出政策及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乡村发展与茶文化的共同繁荣提供参考。

    茶文化乡村旅游结合鹤峰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泾阳茯茶为例

    季雨璇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促进乡村经济水平提高、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独特自然地理优势和璀璨历史文化底蕴的泾阳茯茶亟需借此东风,做亮这张地理标志品牌名片,以顺应国茶振兴潮流,抢抓陕茶振兴机遇,复兴陕西茯茶产业。文章基于泾阳茯茶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泾阳茯茶品牌的建议,以此促进泾阳茯茶产业的长远发展。

    乡村振兴农产品地理标志泾阳茯茶品牌传播

    柘荣高山白茶创新产品"龙舌白"优异品质的成因分析

    田洪武孔灿钟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舌白"是一种造型工艺白茶,是柘荣高山白茶的一种创新产品,以香气高扬,滋味鲜甜醇爽而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好评。本文从生态环境、基地建设、茶园种植管理、加工工艺等方面对该产品优异品质的成因进行分析,对茶园种植管理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柘荣县茶叶企业推崇的单株种植、野放管理技术以及造型工艺茶的加工工艺进行总结,为茶园管理、白茶加工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柘荣高山白茶龙舌白产品品质成因分析

    花香型黄茶研究报告

    邬龄盛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花香型黄茶品质特征为基础,开展茶树品种适制性、花香型黄茶初制烘焙技术及配套加工技术等加工工艺研究,根据试验茶样品质鉴定与生化茶样检测结果,经系统分析可知,花香型黄茶以叶色偏黄类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鲜叶原料为前提,配合适度的晒青、萎凋、摇青、堆青等做青技术,同时融入超干闷黄、精茶的控温控时烘焙等工艺为花香型黄茶加工标准加工规程。其最佳参数为:茶青减重达20%-25%时,进行5min摇青(15转/min),超干闷黄以空间温度35℃-40℃,相对湿度30%-40%,闷黄3-4h,黄茶初制烘焙以闷黄叶阴至8成干再烘足干,精茶烘焙以80℃、3-4 h 或90℃、1-3 h为佳。

    花香型黄茶品种做青烘焙工艺研究

    不同工艺对白茶焙火过程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谢勇李江宏郑佳颖孙昕...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白茶焙火(毛火和足火)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为基础,监测不同足火时间、足火温度和毛火温度条件下,美拉德反应初始物(还原糖和氨基酸)及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和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294nm特异吸收峰)的变化,综合评价白茶焙火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情况,为寻求白茶热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品白茶质量指标的关联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热风焙火(毛火或足火)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消耗原料中的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但两种成分也会因热加工过程中由其它成分分解产生。对于成品茶风味成分游离氨基酸而言,选择毛火温度70℃内或足火温度90℃内,不会导致成品茶中成分含量的降低;另外,不同加工条件对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及中间产物294nm特异吸收峰影响情况基本一致,相对而言,毛火温度对成品茶中间产物影响不大,而足火温度90℃内,及足火时间4h内,成品茶的苦味成分5-羟甲基糠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研究白茶焙火过程美拉德反应参数变化,将有助于量化白茶焙火加工过程质量参数,为白茶标准化加工技术提供研究基础。

    白茶加工工艺美拉德反应焙火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技术在茶园建筑识别中的应用

    倪璐杰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自动地提取茶园建筑信息,一方面,可以为茶园建筑的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建筑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手段;另一方面,可以为茶叶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 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茶园建筑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取茶园建筑信息时,训练集的准确率达到了0。95,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92和0。91。召回率和F1-score也分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深度学习茶园建筑遥感影像DeepLabv3

    基于机器视觉的茶叶品种识别研究

    江会权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出口商品中,茶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茶叶的健康性以及功能性等特点,从而促进了我国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茶叶产业的深加工产品更是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话题。名优茶因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而备受推崇,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名优茶采摘技术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尽管名优茶的采摘仍处于手工采摘的阶段,但由于低效率的采摘工作无法扩大生产,因此需要研究一套全自动设备和理论,以解决茶叶嫩芽的识别和定位这一最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因此如何准确地进行茶树芽叶识辨与精确定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在考虑综合名优茶采摘的具体环境和近年来目标识别的相关进展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机器视觉相关理论,着重研究了芽叶的识别和定位问题。通过一系列图像预处理和颜色空间变换处理,我们成功建立了茶叶嫩芽的外形特征子集;利用mask矩阵的应用特征,实现了对嫩芽和老叶的鉴别,并自动完成了分割过程;基于张正友相机标定方法,运用改进的RANSAC算法进行特征匹配,最终实现了嫩芽的三维坐标提取和精确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将茶叶嫩芽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且较好地保持其形状轮廓不发生改变。

    茶叶识别机器视觉嫩芽识别

    都匀毛尖茶多糖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李攀攀白锦龙艾于杰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都匀毛尖茶多糖降血糖功能,本研究对四氧嘧啶模型连续3周灌胃i。g。100、300 和600 mg/kg·bw剂量的茶多糖溶液,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多糖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对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改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肝糖原含量,同时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其 SOD活力,能明显改善高血糖小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都匀毛尖茶多糖四氧嘧啶模型糖尿病降血糖

    基于改进YOLOv5的茶芽检测

    吴思妃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芽检测识别是实现茶芽采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针对复杂背景中传统茶芽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茶芽检测方法。以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算法为框架,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和使用RepVGG重构卷积块的方式改进算法,提升茶芽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模型的茶芽检测准确率为86。48%,精确率为85。1%,召回率为78。41%,参数量为5500541,模型大小为11。3MB。相比于改进前的算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还有效降低了模型的大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复杂背景茶芽检测中,并为嵌入式设备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茶树茶芽检测深度学习YOLO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