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园艺
东南园艺

叶新福

季刊

2095-5774

fjgs0591@yahoo.com.cn

0591-87572655

350013

福州新店埔党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

东南园艺/Journal Fujian Fruit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提供果树科研、开发、生产信息,为发展果树业和促进水果基地建设服务,本刊以南方果树为重点,着重报导热带亚热带果树科研成果,学术活动、技术经验、生产动态和国内外果树科技信息。稿源充裕,选稿范围广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类黄酮的分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赖瑞联吴如健赖钟雄
    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黄酮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烷酮、黄烷醇、查尔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主要受两类基因控制,一类是直接编码类黄酮合成相关生物酶的结构基因,另一类是调控这些结构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本文对植物类黄酮的种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植物类黄酮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类黄酮药理活性生物合成转录因子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的湛江地区萝卜引种比较试验

    李思彤张洪滨王俊宁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合在广东省湛江地区种植的优质水果萝卜品种,丰富湛江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方法]以广东本地品种'南畔洲晚萝卜'为对照开展品比试验,对供试的4个水果萝卜品种的农艺及品质性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的根长、根重、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根甜味、根辣味、产量等指标差异性显著;5个供试品种综合评价排名为:'京脆1号萝卜'>南畔洲晚萝卜>'沙窝萝卜'>'翘头青萝卜'>'潍县萝卜'.产量上,南畔洲晚萝卜最高;品质上,京脆1号萝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结论]综合看来,京脆1号萝卜可作为湛江地区引进的品种,这对推广水果萝卜在湛江当地的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萝卜引种农艺及品质性状模糊隶属函数法

    激光微孔保鲜袋包装对荔枝采后果皮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林语涵蒋璇靓郑金水尤有利...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荔枝果实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严重降低其商品价值.前期研究表明激光微孔保鲜袋(Laser Mmicroporous Film,LMF)包装可有效控制荔枝果实采后果皮褐变的发生,故进一步研究LMF包装对荔枝采后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期阐明LMF包装如何通过影响荔枝果实采后果皮活性氧代谢进而延缓果皮褐变,为将LMF包装应用于荔枝果实采后褐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岵山晚荔'荔枝果实为试材,分别用LMF和聚乙烯薄膜袋(对照)包装荔枝果实,置于25℃恒温箱中,在贮藏第0、2、4、6、8 d测定荔枝果皮的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聚乙烯袋包装相比,LMF包装能使荔枝果实保持较低的褐变指数,降低果皮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减少果皮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保持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较高的果皮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论]LMF包装能使采后荔枝果实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减少活性氧的大量积累,降低果皮膜脂过氧化损伤,从而抑制荔枝果实褐变,延缓荔枝果实品质的下降.

    荔枝激光微孔保鲜袋活性氧褐变

    铁皮石斛接种菌根真菌的生理效应研究

    余宇潇郑焙华王河川李花...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共生的菌根效应,揭示共生生理效应,为石斛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研究对象,在其根部接种耐盐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Ch)和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Md)2种菌根真菌,分析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糖转运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铁皮石斛组培苗接种菌根真菌10 d后,根部表面出现褐化现象,在根部皮层细胞内形成具有螺旋状或念珠状结构的菌丝结.接种Md和Ch后铁皮石斛生物量变化均不显著.接种Md后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碱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比未接种处理提高21.74%和18.75%,地上部总黄酮含量提高30.00%;接种Md后地上部果糖含量显著提高25.00%,并促进地上部葡萄糖和蔗糖转运到地下部.铁皮石斛接种Ch地上部生物碱含量显著提高12.77%,而地下部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43.75%;地上部和地下部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27.12%和50.91%;接种Ch地上部果糖含量显著提高30.00%,促进地下部蔗糖转运到地上部.[结论]铁皮石斛接种菌根真菌10d已形成共生关系,菌根真菌调节铁皮石斛生物碱和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促进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转运.

    铁皮石斛菌根效应生长发育生物活性物质糖转运

    表层蜡质结构及去蜡处理对李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林炎娟...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蜡质是植物表层重要的防御和保护层,探究不同李品种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及蜡质的去留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主栽的两个李品种芙蓉李及油㮈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熟果实表层蜡质结构的差异,设置4℃、25℃两个贮藏温度,试验保留蜡质和去蜡处理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李的果皮蜡质结构均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晶体为主,其中芙蓉李的直立片状晶体更厚,而油㮈的直立片状晶体边缘更规则、颗粒状晶体排列更紧密.芙蓉李和油㮈在4℃下贮藏35d,在25℃下分别贮藏12 d、21 d,果皮的去蜡处理对两种李果实贮藏时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以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去蜡处理加速了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的上升和硬度的下降,且在芙蓉李中的变幅更大、25℃贮藏时表现更突出.去蜡处理降低了芙蓉李贮藏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速度,促进了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去蜡处理的油㮈在4℃贮藏中后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低于保留蜡质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保留蜡质处理(35 d除外).[结论]果皮蜡质的存在有助于保持李果实的品质,且不同品种的蜡质结构差异对贮藏性有影响.这些发现可为李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蜡质结构去蜡贮藏性

    新疆鲜食葡萄老旧园提质增效栽培新模式探索

    樊雯娟许玲丁明马兰...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新疆昌吉鲜食葡萄的老旧生产园,探索一种能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经济收益的栽培新模式,以供推广应用.[方法]对'红地球'葡萄老旧园,在施肥、新梢和果穗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优化栽培措施,形成提质增效新模式,以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与常规模式相比,以新模式生产的葡萄果穗数、果穗重量和产量均显著降低,而植株长势健壮,穗前叶面积增大,果穗紧密度中,病果率低,果实外观色泽好,果粉厚,硬度大,果粒重量达12.4 g/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果品单价提高3元/kg,效益显著提升,每667 m2可增加利润2 820.3元;葡萄贮藏时间比常规模式可延长30 d以上,果实贮藏性显著提升.[结论]以常规模式生产的葡萄数量多但质量不佳,效益无法保证,而采用提质增效栽培新模式,以提高葡萄质量为目标,使果实品质得以明显提升,增加了生产效益,可以在新疆鲜食葡萄老旧园推广应用.

    鲜食葡萄老旧园提质增效栽培模式

    秀珍菇工厂化生产豆粕替代型优化配方初探

    林弘毅卢政辉柯斌榕陈国平...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秀珍菇栽培基质的福建省本地材料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优化秀珍菇工厂化生产配方,减少对豆粕的高度依赖,降低并稳定秀珍菇工厂化生产成本.[方法]以棉籽壳、杂木屑、桉树皮、麸皮、玉米粉、豆粕、豆皮、甘蔗渣等栽培配方成分,共设置12组秀珍菇栽培配方,其中以常用豆粕原料为氮源补充的常规栽培配方(棉籽壳30%、杂木屑20%、桉树皮20%、麸皮20%、玉米粉5%、豆粕3%)为对照,接种'秀珍57'秀珍菇液体菌种,进行发菌和出菇管理,测试与比较各种配方在栽培中秀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第一、二潮菌包产量与两潮总产量等指标,筛选能替代豆粕的秀珍菇工厂化生产优化配方.[结果]筛选出一个优化的秀珍菇工厂化生产配方(中棉中桉配方:棉籽壳34%、杂木屑20%、桉树皮24%、麸皮20%、石灰1%、石膏1%),相比于常规栽培配方,以中棉中桉配方栽培的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提高0.05 cm/d,存在显著差异;其菌包第一潮产量和两潮总产量比常规配方分别提高6.96%、11.95%,两潮总产量显著提升.[结论]优化后的秀珍菇栽培配方不需要豆粕,其秀珍菇产量和菌丝生长速度均优于常规含豆粕的栽培配方,对秀珍菇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具有应用价值.

    秀珍菇工厂化配方优化

    马缨杜鹃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樊天佑田彩仙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滇东地区马缨杜鹃种子繁殖出苗率和存活率低的问题.[方法]对马缨杜鹃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遮荫度、不同叶面施肥的研究.[结果]马缨杜鹃种子的浸种催芽处理以50℃温水浸种处理最佳,出苗时间仅22 d;繁殖最佳时间是夏季6月,出苗时间短、出苗率高、整齐度好;幼苗期需要进行遮荫处理,遮荫以70%为最佳;幼苗生长初期采用沼液和矾肥水叶面喷施,补充营养的效果较好.[结论]在滇东地区,马缨杜鹃种子于50℃温水浸种、夏季6月份播种,幼苗期采用遮荫70%、叶面喷施沼液和矾肥水,可有效提高苗木存活率、促进植株长高及培育壮苗.

    马缨杜鹃种子育苗遮荫施肥

    我国丝瓜品种选育与保护现状及DUS测试

    钟海丰钟声远陈剑锋陈宇华...
    15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提倡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我国丝瓜优异种质资源的充分挖掘以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执行力和业界影响力的不断强化,对丝瓜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回顾了我国近20年来丝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及围绕早熟、抗病、耐冷耐热、丰产优质等育种目标的品种选育进展,分析了新品种保护现状;解析了丝瓜品种DUS测试指南性状构成、观测方法;归纳总结了近似品种筛选、种子催芽、性状观测和特异性判定在丝瓜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指出了丝瓜品种DUS测试中存在测试水平、标准品种、性状表达状态等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丝瓜新品种选育创新的发展对策,可综合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多元化育种目标的产业需求,并适时启动丝瓜品种DUS测试指南修订,以期推动丝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丝瓜品种选育品种保护DUS测试

    征稿简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