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金融
福建金融

月刊

1002-2740

0591-88010587 88010583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20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大楼11层

福建金融/CHSSCD
查看更多>>金融期刊。旨在宣传金融政策,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交流各地金融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有效地运用资金。主要栏目有金融政策、行长论坛、城市金融、农村金融、投资建设、外汇管理、国际金融、港台金融、特区金融、保险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费税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测算及推进路径

    叶凌鸿蔡泽华洪伟璇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和"收入划分调整"两大改革取向出发,定性和定量分析消费税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测算显示,征收环节后移有助于提高整体消费税收入,收入下划地方对人口、经济大省分配更多,对中低收入省份财力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但消费税改革可能面临消费端征管难度加大、地区间财力分化进一步加剧、部分消费降级缩量或影响税收额增量、行业竞争的"马太效应"增强等问题.为此,应按品类逐步推进消费税改革,调整征税范围和部分品类税率水平,分地区设置不同消费税分成比例和优化转移支付制度等.

    消费税改革征收环节后移税收下划地方财力

    商业银行赋能文旅产业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薛小飞赵志远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产业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服务助力文旅产业从粗放式增长阶段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仍存在诸多堵点、痛点和难点,金融风险管理难度大,金融服务创新不足等问题突出.基于此,可通过顶层规划和底层能力打造、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方式转变以及数字科技能力提升等路径加以破解.

    文旅产业商业银行现实困境破解路径

    《福建金融》投稿须知

    《福建金融》编辑部
    18页

    SPV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中运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黄宁黄开付林瀚黄妙娟...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经济体央行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工具(SPV)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突破常规货币政策限制,直接从市场购买金融资产或对非金融企业发放贷款,推动货币政策直达特定领域,扩大了央行的操作范围,并实现操作风险相对隔离,增强了央行的危机应对能力.文章通过梳理美英韩等主要经济体央行运用SPV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的经验做法,并与我国运用SPV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初步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建议探索通过设立SPV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直达性、提升货币财政协同效率、促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明确SPV市场主体地位并进行独立核算.

    SPV货币政策直达性有效性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信托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思考

    彭晓娟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老信托对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养老目的性是养老信托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养老信托存在着实践和认知的双重不足,反映出养老信托在市场定位、文化认同、合规引导、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深层次障碍.因此,亟须以培育、放松、引导、适度为基调,探索养老信托的普惠化定位,加强养老信托的文化认同.建议通过设置准入规则、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对受托人实行全流程严格监管;设置信托监察人,建立受益权处分限制和养老信托保障基金,对受益人进行充分保护;实施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税费优惠制度以完善养老信托配套机制.

    养老信托发展问题制度出路

    银行流动性囤积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研究

    课题组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持续高于监管要求,流动性囤积迹象在银行体系凸显.基于此,文章通过合理构建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指标,测度、分析我国银行流动性囤积水平.为进一步厘清银行流动性囤积对货币政策经济调控的影响与作用渠道,文章运用IVAR、GMM模型研究发现,银行流动性囤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均表现出显著的削弱作用,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同时,银行流动性囤积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的削弱影响均较为明显.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文章从货币政策、政策配合、银行管理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流动性囤积传导渠道货币政策经济增长

    场外股票配资合同效力及用资损失分配的检察监督研究

    林占发洪彬许艳明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理论与实践中,关于场外股票配资合同效力认定及用资损失责任分配问题,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文章以相关法律规范为依据,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实务数据和实践案例,对场外股票配资案件的定性问题和用资损失责任分配的定量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阐释类案检察监督的重点,以期促进民事类案检察监督法律工作的完善与延展.

    场外股票配资合同效力认定用资损失责任分配金融检察

    数字人民币犯罪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王文松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法定货币形态数字人民币的问世推动了金融创新,但也引发了洗钱、诈骗等多样化新型犯罪风险,对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前,数字人民币的犯罪风险治理面临法律体系建设滞后、监管执行缺位、案件调查取证困难以及国际协同监管制度缺失等困境.因此,亟须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法律制度、完善数字人民币监管机制、提升数字人民币犯罪侦查效能以及构建数字人民币国际法律合作机制,从而实现对数字人民币犯罪风险的有效防控与治理,促进数字人民币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字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犯罪风险治理困境治理进路

    中小商业银行基层反洗钱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陈后祥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反洗钱形势日益严峻,中小商业银行基层反洗钱工作遇到诸多问题,包括存在"信息壁垒"、监测模型亟待优化升级、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岗位设置和人才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等.亟须建立反洗钱信息共享系统以突破"信息壁垒",充分利用机器学习等前端科技优化监测系统,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加强反洗钱人才培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商业银行基层反洗钱

    信托公司标品业务面临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王芊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信托行业的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难以支撑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亟须积极拓展标品业务,使信托公司获取新的发展动能.作为标品资管业务的"后来者",信托公司在开展标品业务时面临诸多困境.在资金端,机构资金来源不稳定,直销渠道募资较为困难;在资产端,存在以非标思维开展标品业务的问题,金融市场资产配置能力偏弱;在管理端,业务审批决策机制和标品交易系统尚需完善.信托公司亟须找准自身定位,提升投研能力,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发掘标品信托产品需求,从而实现标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资管业务标品信托资本市场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