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设科技
福建建设科技

陈振建

双月刊

1006-3943

fjjk@fjjky.com

0591-83714007;87890755

350025

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省建科院3层

福建建设科技/Journal Fujian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面向经济建设,宣传行业技术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省建设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生理论下福建山区传统村落规划路径研究——以永安市张荆村为例

    钟菁许守杰曾台鹏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福建要求所有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福建山区传统村落作为福建村庄的特殊代表,亟需厘清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路径.文章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梳理山区传统村落"人、屋、文、土、业、景"六大单元的共生关系及构建共生关系面临的困境.最后以张荆村为例,运用共生理论进行实践探索,从构建人与人、屋与屋、文与文、土与土、业与业、景与景等六方面共生关系,提出张荆村村庄规划路径,以期为山区传统村落规划提供参考范式.

    共生理论福建山区传统村落规划路径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鹭风景区设计策略研究

    饶龙妹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之后,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本文在总结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内涵基础上,以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鹭风景区为例,提出了"三境低技"(环境低冲击、生境低扰动、场境低成本)的生态型湿地公园开发理念,从空间营造、交通游径、植物种植、附属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运营策划等角度提出基于生态型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生态型湿地公园的保护、开发和规划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低影响开发生态修复国家湿地公园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探析——以厦门保利·国贸天琴社区为例

    王津帆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和健康城市理念的指导下,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社区生活圈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大量的商业住区项目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健康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设计实践,以厦门首个成片开发的住区项目保利·国贸天琴社区规划实践为例,将用地功能、蓝绿空间、公共服务等健康要素有机融入多尺度的生活圈,在宏观上塑造健康城市的本底结构、在中观上构造健康社区的轴带联通、在微观上营造社区邻里空间的生活场景,从而系统性地建构多尺度的健康社区生活圈,以期为健康城市理念的推动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健康城市生活圈住区规划邻里空间天琴社区

    基于公共空间自然可视率模拟的厦门滨东小学优化设计

    李垂举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厦门滨东小学的校园公共空间安全属性,改善建设场地局促引起的空间问题,尝试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自然可视率的基本原理对方案进行公共空间的自然可视率模拟,快速识别方案中自然可视率较低的区域,提前采取措施优化设计,消除可视水平过低的区域,提升校园平均自然可视水平,有效避免陷入校园建成后难以改变的窘境.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厦门滨东小学建筑方案在用地较为局促的客观条件下,通过增加底层架空空间和增加开敞连廊有效提升了校园公共空间的自然可视率.研究有利于改进中小学校的设计手段,提升校园公共空间自然可视水平,减少校园内潜在的不安全场所.

    校园安全自然可视率小学设计空间优化

    近现代文物建筑修缮保护设计——以文确楼为例

    涂烨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文物建筑是1840年以来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如何将其保存下来,修缮保护是关键.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确楼为例,通过建筑历史背景的调查、建筑形制的分析、建筑价值与质量的评估,提出修缮保护的原则与措施.

    近现代文物建筑修缮保护

    山地建筑设计分析

    苏锡亮
    19-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建筑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过程需要考虑众多限制条件,例如场地环境、建筑空间布置、地形地貌等因素.为推敲出更好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通过前期选址、交通和竖向设计、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合理结合、山体建筑结构形式的经济选型等处理方式,营造出建筑和环境相协调的山地居住环境.

    山地建筑建筑选址竖向设计交通设计因地制宜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上方拆复建项目的建筑设计研究

    王明君
    22-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下穿老城区建筑物并保证地铁区间结构安全的难题,可以考虑对原建筑进行拆除并复建,同时建筑设计方案需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下穿老城区建筑物的复杂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初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上方拆复建项目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建筑设计方案应符合现行的规划、消防、人防、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等规范的相关要求,并能满足地铁运营的基本需要.该研究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拆复建项目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标准化设计浅析

    郑宇鑫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绿色车站的发展目标,以福州地铁为例,对福州已运营1、2、6号线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地下标准车站的功能分区流线及规模占比,综合考虑车站客流及建设规模、造价影响,提出车站主体及附属不同区域的设计标准,并提出设备区模块化组团设计的理念,为AI自动化设计提供方向.车站标准化的研究在推进轨道交通低碳及绿色运营方面的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为地铁设计及运营节约人力物力.

    地铁车站标准化设计车站设计自动化设计

    地铁运用库上盖结构设计难点分析与工程应用

    徐洪勇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介绍地铁运用库上盖建筑开发的特点,分析了上盖结构体系普遍存在的底部刚度突变、竖向构件大量或全部转换等问题.以厦门第一个地铁上盖开发项目为例,阐述了地铁上盖结构设计的要点、难点,进行了大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并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根据项目施工存在分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同类型项目结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上盖开发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地铁运用库"鸡腿式"结构

    某厂房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修复

    李丹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安徽省某工厂遭受火灾后对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与加固修复为例,对过火后的厂房进行现状调查、结构安全性评估后,依据鉴定报告出具加固修复措施,为同类火灾建筑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修复提供工程参考、借鉴.

    火灾后框架结构厂房检测鉴定加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