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设科技
福建建设科技

陈振建

双月刊

1006-3943

fjjk@fjjky.com

0591-83714007;87890755

350025

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省建科院3层

福建建设科技/Journal Fujian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面向经济建设,宣传行业技术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省建设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石砌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

    林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泉州市鲤城区某石砌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项目为例,通过结构梳理与分析,结合业主改造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方案.在加固改造方案中,介绍了门、窗洞封堵的改造措施、墙体的面层加固和增设构造柱的加固措施,以及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措施.通过以上加固改造方案,承载上满足业主的建筑使用需求,并提升了结构抗震性能,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石砌体结构加固改造抗震性能提升

    某地下室上浮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

    吴享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工程施工期间暴雨后的上浮事故为案例,结合勘察、施工、事故现场等资料,从设计角度分析事故主要原因为后浇带过早封闭、顶板覆土未完成、肥槽回填不满足要求、基坑及周边排水条件差等导致施工期间短期水浮力超过室外地下室的抗浮承载力.针对结构损伤及变形制定了开孔泄水、堆载复位、构件加固、增加抗浮锚杆、土体注浆等处理方法,总结了地下室抗浮及修复的几个要点,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控提供参考.

    地下室上浮混凝土构件加固抗浮锚杆

    某学校公寓砖混结构的鉴定与加固

    张德和
    43-4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既有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鉴定方法,以某学校公寓砖混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就相应问题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同时对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和钢筋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进行对比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能更有效地提升砖砌体结构的各方面承载力.

    砖混结构加固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钢筋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

    某大底盘双塔结构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徐林方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底盘多塔楼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破坏较为严重.以某实际不设缝的大底盘双塔高层住宅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PKPM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着重分析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并提出对结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结果表明:塔楼与裙房之间不设置变形缝,结构方案可行;结构抗震性能达到规范要求;结构薄弱处突变区域上下两层的楼板和工程竖向构件采取加强措施.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不规则结构大底盘双塔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某商业中心酒店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范庆斌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商业中心酒店为B级高度高层建筑,其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竖向构件间断、体型收进等多项不规则项,采用了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依据不同性能目标,分别进行了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整体计算分析、楼板应力分析.通过中震和大震的分析结果,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目标,结构体系合理安全.

    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静力推覆分析型钢混凝土

    冷冻暗挖法在福州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路中的应用

    王雪艳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地铁4号线城门站与既有1号线城门站呈90°正交,其主体结构施工存在零距离下穿既有线路、穿越含弱承压水地层与大断面暗挖施工三大难点.以该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从冻结帷幕设计、支护设计、结构注浆及融沉补偿等方面分析了冷冻暗挖法在零距离下穿既有线路施工难点与对策.实践表明,采用水平冻结止水帷幕,CRD矿山法,水平注浆加固工法对该工程实施冷冻暗挖施工是成功的,可为类似工程冷冻暗挖施工提供参考.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下穿既有线路冷冻暗挖

    错层式软土基坑的大变形实例分析

    陈凤锦
    62-6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室错层布置往往导致形成分级基坑,对于分级支护的变形及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某软土地基的错层基坑大变形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整体模拟对比了地下二层基坑开挖对地下一层的巨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下二层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和土体变形大幅增长,因此对于错层基坑,应进行整体变形分析,采用分离式设计并不安全,建议地下室错层距离保持在5倍基坑开挖深度以上.

    错层基坑软土地基大变形

    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过程监测分析——以福建省儿童医院(区域儿童医学中心)为例

    梁晓劼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省儿童医院(区域儿童医学中心)项目为例,针对该深基坑的特点,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和排水措施设计,施工过程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支护桩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建筑及地表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基坑的开挖对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和周边环境影响非常小,各监测项目的观测数据在监测周期内均在设计预警值内,从而保障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本案例可供其他类似项目参考.

    深基坑施工过程监测预警值支护设计

    考虑前期填土变形时空效应下的高层山地建筑桩基偏位特性研究

    杨岳峰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Burgers粘弹性本构关系,建立了考虑前期填土变形时空效应下的数值模型,通过对高填方建筑倾斜过程的反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前期填土不同的静置时间对高层建筑及桩基的偏位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前期填土变形时间效应情况下,建筑倾斜值极小,而考虑新近填土和施工时序影响下的负摩阻力和不均匀沉降将显著增大.随着前期填土静置时间的增加,前期填方因自重作用下的剩余沉降逐步减小,建筑倾斜现象也随之减弱.其研究成果应可对高填方山地建筑变形的反演分析和建筑偏位防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Burgers本构关系高填方山地建筑建筑倾斜桩基反演分析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

    黄孝文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掺量25%、50%、75%、100%的再生粗骨料制备强度等级为C30、C45和C60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尺寸效应(边长分别为100 mm、150 mm和200 mm).试验表明:因再生粗骨料表面具有砂浆属性,与天然骨料在抗压尺寸效应上略有区别,但规律保持一致,随着强度等级和再生粗骨料掺量的不断增加,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愈发明显,其中掺量100%的C60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系数极值最大.

    再生粗骨料掺量尺寸效应强度等级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