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赵素文

双月刊

1673-9884

0591-83780448 83781832

350025

福州市西门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优化研究

    吴鸣鸿崔佳慧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同样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目标设置层次不够明显、内容设置简单重复、课程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教师衔接意识淡薄,需要从课程目标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课程评价一体化和教师队伍一体化等路径进行优化.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

    红医文化赋能立德树人的路径探究——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为例

    邱伟彬吴炜圣翁健玲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红医文化渗透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资源及拓展实践活动,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针对当前红医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在"输入端、吸收端、输出端"中的不足,努力将"内容链、科技链、实践链"三链融合,实现"输入-吸收-输出"全过程有力衔接,探索红医文化赋能立德树人的路径,对于医药卫生类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育人红医文化立德树人路径

    乡村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科教扶智路径研究

    王姿燕陈曦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扶贫时代,科教扶智是实现反返贫的根本要求.关注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代际造血功能,必须从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切入口着手.文章以支持性教育理论和成长型心智理论为基础,从扶助家与业提供学生个性品质的根本性支持、提升场景创造力服务多元个性品质发展、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境涵养学生个性品质等方面分析科教扶智对学生个性品质的作用机理,并从中发现不同扶贫主体协同不足削弱支持性教育环境育人功能等问题,提出以科教扶智协调组织、长短期衔接的智慧培训等予以应对.

    科教扶智支持性教育理论乡村个性品质影响机制

    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及启示

    黄奇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从接收管理、教学管理、校内与社会管理及就业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的接收管理具有开明性,但严格限制学生数量,注重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方面,唐朝开设特色课程,打造多元专业群;校内与社会管理方面,严格管控,打击违法乱纪;就业管理方面,创办"宾贡"科举,保障学生就业.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完善外国留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留学生管理经验启示

    杜威教育目的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周佳斌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中国批判以科举入仕为目的的旧教育的背景下,民国学人不仅引入和传播了杜威教育目的论,还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本土解读、运用和重构,促进对教育目的的重新思考和审视.杜威教育目的论与中国教育理想有一定契合之处,回应了中国本土长期关切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观念与实践的转变,促进中国教育目的中关于实用目的与道德目的、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知与行等重要二元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适应国内教育制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杜威教育目的论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和批评,因时势不同拥有不同境遇,教育仍需在其独立性和工具性之间寻找到平衡.

    杜威教育目的论早期传播本土探索

    近二十年我国数形结合思想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陈婷邱爱萍周凤燕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0-2022年CNKI数据库中研究数形结合思想的1044篇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就该领域近二十年的发文量变化趋势、作者与研究机构、热点关键词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可视化,梳理出数形结合思想研究的三类聚类标签,并就第三类聚类标签结合初、高中学段的圆锥曲线、不等式、一次函数三个知识点展开具体内容分析.对未来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提出三点建议:培育数形结合思想研究的学术共同体;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形结合思想的评价体系.

    数形结合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美国节肢动物教育课程的特点与启示——以《和节肢动物一起冒险》为例

    康健秋禹娜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肢动物教育是使用节肢动物活体或相关材料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我国节肢动物教育起步较晚,而欧美等国已有 150 多年的发展历史.本研究分析了美国初中节肢动物课程指南《和节肢动物一起的冒险》的特点,发现其内容覆盖生物学学科核心概念、教学重视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互动强调环境友好和安全规范、评价兼备多元形式和多重维度.我国需在初中增设相关主题校本课程、调整探究模式和评价方式、规范获取来源和操作标准、参与节肢动物公民科学项目.

    节肢动物教育初中生物学生物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

    我国高校地理学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及趋势

    叶青陈郁青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较准确地了解我国高校地理学课程思政研究领域,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 2018-2023 年(截至2023 年 5 月 23 日)发表的 436 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研究热度不断增强,但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认知内涵和实施教学两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研究视角趋于分散细化,转向实际教学应用,存在尚待展开深化的研究主题.基于此,提出未来高校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建议.

    课程思政高等教育地理学CiteSpace

    朋辈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吴镇聪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权益,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基本仍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网络安全教育主体仍较为单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泾渭分明,学生作为网络安全自我教育主体的作用被忽视.融合朋辈教育形式与网络安全教育两者的特点,开展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活动,有助于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朋辈教育高校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文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探析——高校文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李薇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理工大学《文创产品策划与创意》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可通过建构"层次化+梯度式"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初步实现集理论应用、思维训练、技能实操、价值转化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该模式具有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实操能力、拓展社会实践参与等应用成效,为探索高校文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加强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

    《文创产品策划与创意》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