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筑
福建建筑

月刊

1004-6135

0591-87855358

350001

福州市北大路240号

福建建筑/
查看更多>>本刊传播、交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信息,繁荣学术,促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莆田市木兰溪玉湖新城段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探析

    吴腾达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水空间是承载着人们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场所.当前,许多地区通过滨水复兴,恢复临水区域公共活力,提升城市的品质.为此,以莆田市木兰溪玉湖新城段堤岸生态修复提升工程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现状以及剖析现状场地问题,探讨防洪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设计原则的制定、堤岸的整治策略、堤岸景观空间的打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域性文化融入等多方面对防洪滨水空间进行探究,使得防洪防汛由功能化转向景观化,营造功能景观为一体的现代滨水体验空间.

    防洪滨水空间堤岸景观修复地域特色

    新时代背景下宁德市金塔组团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实践路径探析

    陈诗源
    6-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事关社区居民医疗健康服务需要,事关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在点、量、质方面的供给,达到设施建设投入最少、服务效果最好的目的.以宁德市"金塔组团生活圈"为例,运用GIS综合交通网络构建、设施服务区分析和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等技术,对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进行定量优化、建立数据库,并就优化前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运用量化技术得到的设施布点,其完整性、便利性得到明显提升.该研究是探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点实践的新路径,为今后走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性化、数字化规划之路提供新思路.

    以人民为中心布局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定量分析技术城市体检

    规划选择视角下的健康城市实践比较与分析——以加拿大温哥华和中国厦门为例

    周歆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哥华健康城市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社会发展部分的具体阐述,而《健康厦门行动》是为防治城市居民慢性病而编制的行动计划.依据倡导性规划的规划选择模型,结合健康城市的具体实践,分析比较温哥华和厦门在健康城市规划编制上的异同,从中探讨厦门在编制健康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政策思考与建议.

    健康城市温哥华厦门倡导性规划公众参与

    基于多源数据视角下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宋雨璇刘静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为对象,对步道空间中服务设施、微博点评数据以及现场踏勘全景照片数据进行总结探索.通过微博点评数据、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步道内相关10类服务系统数据进行绩效评价.从人的行为活动出发,在步道中拍摄游客视角的全景照片,运用FCN软件对其进行客观要素的识别,从而对步道中客观指标测度及量化分析,探寻厦门山海步道空间活力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内在机制,同时分析总结现有问题,为提高山海步道人群满意度与提升步道使用效能,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多源数据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活力提升策略

    重点帮扶村规划引导贫困地区乡村发展路径探究——以布拖县洛奎村为例

    陈雪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帮扶村规划是乡村振兴时期扶贫背景下,以项目为抓手的建设型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目前尚未纳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其在编制方法上,与传统法定村庄规划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村庄洛奎村为例,通过村庄特色资源梳理与发展瓶颈诊断,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四个方面提出贫困地区重点帮扶村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时期贫困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贫困村帮扶空间产业乡村振兴

    "双碳"目标下的邵阳桃花新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究

    吴维帅欧阳效福孙锦海牛子慧...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要求.文章聚焦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梳理了近十年国内有关低碳生态的详细规划编制经验,界定了"双碳详规"概念内涵.同时,以邵阳市桃花新城为例,提出了贯穿前期分析到规划管控的全流程"双碳详规"编制方法,包括碳汇空间识别、减碳增汇规划设计、碳排(汇)核算和"双碳"指标体系构建,为中小尺度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双碳"详细规划邵阳市

    基于古城文化基因提取与特征识别的漳州修文路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张健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提高与存量规划的推进,古城特色的保护与延续,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文化基因是体现古城历史与原始风貌的载体,是城市营建的底层记忆,进而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留存与延续的强有力的工具.为此,以漳州古城修文路段为实证案例,以文化基因的挖掘为抓手,对漳州古城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在"活化古城、留住乡愁、有机更新"的理念下,提出"资源整合、基因提取、图谱构建、文脉延续"的古城更新策略.研究为协调古城"物质"与"精神"的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闽南建筑元素基因挖掘文化特征漳州古城保护更新

    厦门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林前综合体的在地性塑造探究

    郑颖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在地性塑造.社区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地性,对城市的发展和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社区商业综合体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在地性的表现形式.以厦门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林前综合体为例,探讨社区商业综合体在地性塑造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理解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在地性塑造,为城市商业发展和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社区商业综合体在地性塑造林前综合体

    闽江流域民间古厝遗存"洋厝壳"民居的数字化保护与转化应用研究

    李云琦钟艳蔡贤伟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遥感技术、数字采集技术、空间建模技术、数字艺术图绘的不断进步,以建筑遗产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迎来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崭新阶段.此次课题研究对象聚焦闽江流域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洋厝壳"民居.闽江发源于闽赣、闽浙交界处,上游多是山区,各支流汇集为干流,至福州出海.清末五口通商福州开埠,以福州南台岛为核心的闽江流域沿海乃至山区各地出现了类型丰富、样式多元的中西合璧民居大厝,方言称之为"洋厝壳"民居.基于此,课题组研究通过数字化测绘与建档、数字化图绘以及科普展览三个专题研究,在记录遗产信息的同时关注当下数字语境中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古厝数字化保护洋厝壳民居数字化创新应用

    惠安石厝民居的审美文化研究

    魏峰陈莹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惠安石厝民居是闽南传统民居红砖建筑类型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大量分布在惠安崇武一带,其石构建筑形式,独具特色.为此,以地域文化性格特征理论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个审美维度展开,探索惠安石厝民居的审美文化.从地理气候与材料匠技,展开惠安石厝民居的自然特征;从传统礼制、经济生活和精神信仰展示惠安的社会生存状态;从构造美、环境美、意境美展现惠安石厝人文审美体验;为惠安石厝民居的保护、修缮与传承提供理论上的研究与探索.

    建筑美学惠安石厝民居审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