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体育科技
福建体育科技

徐正国

双月刊

1004-8790

0591-87712714

350003

福州市福飞路151号

福建体育科技/Journal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体育学术研究性杂志,刊载国内体育科技论文,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教练员、体育教师及广大体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疗导引的历史探寻、现代实践及时代价值

    丁省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医疗导引为研究对象,对医疗导引的概念内涵、发展演变与其健康中国背景下的现代实践和时代价值进行探析。医疗导引是导引的一种重要技术类型,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主动性肢体活动(包括自主按摩)、呼吸锻炼和意识调节为基本手段,以防治疾病和促进功能康复为主要目的养生技法体系。医疗导引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内涵与形式不断丰富,不仅形成了"一病一法、辩证施功"的技术特征,科学性和普世性也进一步增强,新世纪以来更是成为健身气功和中医康复学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背景下科研工作者们借助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医疗导引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了医疗导引在改善人体健康水平和治疗相关疾病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新时代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医疗导引具有突出的健康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大力推广、普及和研究。

    医疗导引健康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养生文化时代价值

    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基于2017-2018年CLHLS-HF数据实证分析

    聂丹宁史曙生邱汪澈
    7-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我国老龄化观念已逐渐转变为积极老龄化理念,在不同领域的政策中进行了结构布局与政策支持,推进体卫融合理论、科技与实践。目的 关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体育推动老年群体自我认同的提升。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HF)2017-2018 的调查数据,通过SPSS分层模型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究社交活动和代际支持在二者中的调节效应。结果 研究显示,参加身体活动的程度越高,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可能性就越低(B=0。315,p<0。001)。老年人为满足社交需求,身体活动与社交活动的交互作用可能呈负向显著(B=-0。056,p<0。001)。代际支持在身体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B=0。03,p<0。001),进一步验证了运动疗法提高认知功能水平的积极影响。结论 本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可以通过增加身体活动开展的程度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达到缓解脑缺血,延长健康大脑寿命的效果,进而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认知功能身体活动社交活动代际支持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外马拉松风险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田祥成林友良刘贻乐高科第...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法,聚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两大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和Origin Pro等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外马拉松风险研究的发文量与时序、作者合作网络、发文机构网络、地域分布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国内马拉松风险研究多以国家政策、大型赛事举办和各类风险事件为导向,近年来研究虽进入快速增长,但数量与质量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且其受关注度呈下降趋势。国内研究体系不完善,研究作者、机构间联系疏松、合作较少,总体呈离散分布。国内研究范围狭窄,研究思路和方法缺乏多样性,主要集中在赛事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等宏观层面研究,对马拉松赛事举办颇为关注;国外研究集中在流行疾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宏观层面的风险和马拉松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和疾病等微观层面的风险,更关注于运动员和运动参与者的身心健康研究。未来我国马拉松风险研究应扩大研究视角,深化领域合作交流;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科学研究方法;关注国际前沿,掌握研究发展动态;追求宏观发展,加强微观层面探索。研究旨在拓宽国内学者视野,加强马拉松赛事风险研究体系构建,为我国马拉松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沿借鉴,促进国内马拉松健康成长,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

    马拉松风险CiteSpace计量学分析中外对比

    吡咯喹啉醌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徐鑫镁林景鸿邹文杰汪亮...
    23-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寻找关键标志物,揭示PQQ在缓解运动疲劳中的代谢途径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反复力竭游泳构建运动性疲劳的小鼠模型,进行为期两周的PQQ补充干预,剂量为每日10 mg/kg,利用色谱与质谱联合技术对小鼠血清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并对筛选出的关键代谢物及其相关的代谢路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反复力竭后,运动性疲劳小鼠与正常安静小鼠相比,血清中有 32 种差异代谢物;(2)反复力竭后,补充PQQ小鼠,与没有补充PQQ的小鼠相比,血清中有10 种潜在差异代谢物;(3)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揭示了两组小鼠中共有的4 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包含N-乙酰-L-苯丙氨酸、柠檬酸、木糖醇及L-脯氨酸;(4)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主要的差异代谢路径包括由柠檬酸参与的三羧酸循环中的乙醛酸循环支路和木糖醇参与的糖醛酸途径。结论:PQQ 在维持运动性疲劳小鼠的正常血清代谢水平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所具有的作用机制或许与调控柠檬酸、木糖醇、L-脯氨酸以及 N-乙酰-L-苯丙氨酸等关键代谢物及其所属的代谢通路存在紧密关联。

    运动性疲劳血清代谢组学吡咯喹啉醌

    刃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明亮冯海清林剑虹邱惠晶...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刃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刃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腰扭伤患者60 例,观察组30 例采用刃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0 例采用针刺双侧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VAS)、下背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评分(JOA)、腰部各个方向关节活动度、腰部肌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各个方向活动度、腰椎各个方向力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各个方向活动度、各个方向肌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前屈、后伸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左右旋转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JOA评分升高程度、腰椎前屈活动度、后伸活动度、腰椎前屈肌力、后伸肌力提高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左右旋转肌力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 26。67%、60%,高于对照组3。33%、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刃针和针刺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效,但刃针疗法疗效优于针刺运动疗法,其方法安全简便,不需要留针,用时短,痊愈率、显效率高,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

    刃针急性腰扭伤后溪穴随机对照试验

    程序衔接角度下试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完善——兼议体育仲裁独立性

    戴璐嵘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仲裁是专门以体育纠纷为对象的争端解决方式,具有普通仲裁的费用低、操作灵活和高效性的特质。中国建立的体育仲裁制度因为在设立及运行各环节中行政权力的分量过重,导致了其无自觉的政治倾向,当事人地位实质不平等以及立法技术有待提高也是现有体育仲裁制度的缺陷,改革成为应要之举。本文以体育仲裁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现存的中国体育仲裁所存在的几种明显弊端,辅以对仲裁独立性的证明,尝试从诉讼和仲裁的程序衔接角度入手,选择受理案件、司法审查和涉外适用三个角度来研究体育仲裁的发展进路,最后提出具体而全面的完善方案。

    体育仲裁现有缺陷独立性程序衔接涉外适用

    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运用与核心议题——《体育教学杂志》刊文再析

    姜俐如关清文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1997 年以来《体育教学杂志》(JTPE)刊发的696 篇论文的研究理论基础、方法运用与核心议题进行探析,力图揭示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向与议题演变。研究发现,国际体育教学研究以自我决定论、自我效能感、社会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主要研究理论基础,指引国际体育教学研究者采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和混合设计研究,针对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差异""理解式教学法""个人和社会责任""超重与肥胖""学校体育活动综合计划"和"体育素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探索,对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理论遵循、方法选择与议题选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体育教学学校体育JTPE文献综述

    体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伦理审视及规制

    李秋月李博植可怡苏画...
    51-5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体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审视和规制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伦理问题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是个重要关注话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探讨体育领域中智能技术应用的技术伦理问题,并结合现实伦理挑战和"体育特性",提出以"夯实技术基础,培养专业人、明确责任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伦理制度,加强法律监督"为中心的伦理规制策略,为体育行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关于体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伦理思考和规范指导,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体育领域技术伦理

    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国家射击队运动心理服务研究

    王丽芹赵大亮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检验国家步枪队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心理服务效果,本研究基于运动心理服务范式,从服务理念、工作同盟的建立、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提供运动心理服务,并使用整体满意度的方式评估服务效果。使用自编满意度评估量表的评分显示,运动员对本次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果表明,本次运动心理服务达到的预期效果,运动员在奥运上的优异表现进一步支持了运动心理服务的有效性。

    奥运会步枪运动心理服务

    基于结构、功能和专项特征分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

    张丽琴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运动专项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提出损伤的防治策略,为柔道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方法:以38 名内蒙古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和功能评估等方法,从结构、功能和专项特征方面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及原因。结果: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是膝关节、腰部和肩关节,常见的损伤类型为韧带肌肉损伤、关节扭伤、错位与半脱位,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身体素质差、动作模式不正确、带伤参训比赛。结论:柔道运动员膝关节胫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腘绳肌拉伤较为常见,训练中需注重动作模式的优化,增强下肢的稳定性与控制力,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训练,强化臀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腰部损伤主要为腰肌劳损、腰部扭伤和腰椎间盘突出,应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注重多裂肌、腹横肌等核心稳定肌群的强化训练,训练后及时手法松解腰部肌群,避免发生慢性腰肌劳损;柔道运动员肩袖损伤、肩关节损伤以及肩部骨折较为常见,训练中应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平衡协调性,强化后缩外旋力量,加强深层稳定肌群及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柔道运动损伤专项特征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