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疯狂英语(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疯狂英语(理论版)
疯狂英语(理论版)

吴明华

季刊

1006-2831

ce198@sina.com ce_teachers@hotmail.com

020-86569000-121

510405

广州市1913信箱

疯狂英语(理论版)/Journal Crazy English PRO
查看更多>>《疯狂英语教师版》是一本专为全国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服务的学术期刊,以传承学术、促进交流、启发教学为宗旨,将中国英语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摆在首位,展示国内外英语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英语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并向英语教师提供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为英语教师创设一个施展才华、交流借鉴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at College 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Nativization of English

    李冬青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Influenced by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vization of English,the dominant status of native speake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ave been challenged.The nativeness principle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intelligibility principle,which guides the selection of pronunciation models in the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s.Although it is still inappropriate to thorougbly abandon the native speaker model in a short time,teachers need to embrace the new paradigm of intelligibility and then to raise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their local value and wider context.

    关于对材料专业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与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

    马明星王志新穆云超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国际化教育改革浪潮,材料专业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与评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中原工学院材料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生课程为例,探索双语课程改革和研究生英语应用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双语理论教学与英语实践应用的特点,相互激励,共同发展。

    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材料专业评价机制

    “空中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姜颖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下最热门的业态无疑是“互联网+”,各行业都积极与互联网融合,那么——互联网+教育=?南昌三中以先进理念为引领,结合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利用学习数据分析、课堂即时评价和智能推送等技术,探索建立了“空中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空中课堂就是只要有网络,老师随时随地就能上课,学生只要家中有联网的电脑和耳机就能参与课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精准化教与学以及丰富的互动工具,线上激励体系促进师生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发生。

    互联网+空中课堂精准化教学

    多模态理论在高职空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小琴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我国民航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和崛起。对空乘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学生由于生源质量不理想,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如何将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提升以适应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高职英语,尤其是ESP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多模态理论指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图像、声音、语言、动作、表演等多种手段和符号模态结合在一起来学习语言文化。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空乘英语课堂教学,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

    多模态理论高职ESP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策略研究

    邓卉易绍春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抵御外来西方文化霸权的精神来源和其成为国之栋梁的要求就是要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极其不自信。人类文明中主要交流工具便是本土语言,不但发挥了当今时代赋予的基本功能,而且也是人类文明随中华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在课堂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策略,目的是大学生通过课堂平台树立自身文化自信,为以后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树立自身文化自信提供参考资料。

    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军事特色“产出导向法”大学通用英语教学模式创设研究

    崇斯伟刘晓华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大纲首次提出学员必须同时具有掌握通用英语和军事英语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通用英语的学时大大减少。这对通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大学英语通用英语的有效教学,并解决学员英语使用率偏低,学用分离的突出问题,成为目前大学通用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如何创建全新的通用英语教学模式为高年级军事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本文探究的出发点。本文将大学通用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结合军事院校实际,探索建立具有军事特色的大学通用英语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军事院校大学通用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军校大学通用英语教学质量。

    新大纲产出导向法大学通用英语军事特色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应用

    陈燕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国文学史是为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学科。这门课程时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加上学校为该课程开设学时少的情况,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的。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讲座转移到翻转课堂,而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后讨论拿到课堂上,不仅能够解决外国文学史课程内容繁多,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困境,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

    翻转课堂外国文学史教师角色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李琰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引入了信息技术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在国际一体化的环境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化为应用型英语教学,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在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作用下,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再是应试产物逐渐成了自身的语言技能。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展开研究,根据优化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促进英语学习效率优化的措施。

    网络环境大学教育英语课堂教学优化

    Oral Fluenc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肖飒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When it comes to the delivery of speech,it usually relates to the fluency.To be more specific,how to orally 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 smoothly and clearly.And acquiring the increased fluency is a highly ranked goal among L2 speakers.This essay will concentrate on two major aspects of fluency.The first part will discu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ral fluency and the following part will provide som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fluency in the classroom context.

    The Microgenegtic Method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na

    刘清华杨佑文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This paper took papers concerning microgenetic method in the field of SLA that published during 2003-2017 at prestigious journals for foreign language as the research target to find out its path of developing,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is method and its developmental trends.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paper could help in gain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ethod and encouraging scholars to solve research problems at the help of thi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