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宝群

季刊

1674-3512

ecitxb@163.com

0794-8258893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东华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它们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学院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有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本刊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政、法、艺、教等学科研究论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支持对重大学术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与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出场逻辑、主要内容、价值意蕴

    钟小芳章征科
    30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赓续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核心内容,吸收了中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精髓,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家风的优良传统,推动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向上向善为发展方向,突出品德教育;以兴家强国为核心要义,涵养家国情怀;以爱党爱国为价值旨归,擘画梦想蓝图;以榜样激励为有效途径,注重言传身教。这些主要内容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动力源泉。

    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陆象山"心同理同"说及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

    彭坚夏妍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象山的"心同理同"说最早见于《杂说》,其根源可以追溯至儒家学说的"心""理"思想,主要内容涵盖了"心""同""圣人"和"异"四个方面。陆象山的"心同理同"说以心为本,高扬主体的自主性,将理纳入心之中,强调心与理同一;同时,他的"心同理同"说以圣人为前提条件,并强调时空差异。坚持文化主体性、坚持"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陆象山"心同理同"说对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启示。

    陆象山"心同理同"中西文化交流

    ESG表现、研发投入和照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杜运潮兰佳豪谢明哲
    315-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企业的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表现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和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以2018年至2023年中国沪深A股108家照明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照明上市企业ESG表现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照明行业上市企业的企业价值;企业的ESG表现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间接提升企业价值;研发投入在照明上市企业ESG表现和企业价值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替换变量法及时间滞后法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回归结果保持一致。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ESG表现对特色行业影响的研究,还为企业通过优化ESG实践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ESG表现研发投入企业价值照明上市企业

    动态能力对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汤淑琴汤培成游艺
    325-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型新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动态能力对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调节效应模型以检验环境动态性和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江西省206份科技型新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环境动态性对机会识别能力与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但是对资源整合能力与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此外,创业导向对动态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与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厘清了数字情境下动态能力与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变因素,丰富了新企业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理论。

    动态能力科技型新企业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创业导向

    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垃圾分类治理策略分析——基于地方政府的双重约束

    张维张帆
    33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分类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和居民是主要的参与者。基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和任务多的双重困境,结合地方政府参与程度差异和环境治理责任,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和模拟仿真方法对地方政府和居民在垃圾分类治理中的互动路径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居民和地方政府均衡各自的策略收益后,双方行为呈现不同的演化路径;居民策略受垃圾分类成本、货币奖惩、声誉奖惩和环境收益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策略受强参与投入比例、对辖区民众评价的重视程度和治理成本等因素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聚焦垃圾产生环节,降低居民分类成本;营造诚信沟通氛围,为地方政府和居民共同应对垃圾围城困境构建信任基础;兼顾个体差异,引导地方政府实施柔性垃圾分类治理。

    垃圾分类演化博弈环境治理模拟仿真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论左翼文艺运动三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周建华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是左翼文艺运动三大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生动地反映了从革命文学论争到文艺大众化讨论进程中的左翼文艺运动历史风貌,对于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范型作用。"革命"竖起了左翼文艺的道德标杆,确立了革命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伦理优势;"无产阶级"标明了左翼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明确了革命文学的主体及思想立场;"大众化"初步型构了无产阶级文艺范式,解决了革命文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与方法。"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以其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形象地演绎了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形成的关键历史进程,揭示了无产阶级文学最终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逻辑关系左翼文艺运动

    军旅情结与英雄重构——从石钟山小说集《李庄呼叫黄河》看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的新变

    徐雪涛
    357-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旅作家石钟山以其连续的创作,为不同时代的"革命历史故事"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经验,在审美实践方面促进了当代战争小说的发展。他最新创作的小说集《李庄呼叫黄河》以父辈与子辈的人生变动为叙述契机,确然无疑地昭示出他创作理念的新变:首先,石钟山没有对"起源神话"进行刻意的政治追溯,而是巧妙地将军旅情结作为推动人物命运转折、促进小说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次,石钟山设置了两代军旅群体的不同人生经历,以革命后辈的生命历程与人生选择暗示出新的价值归向;最后,在对"革命与人"的深刻思考下,石钟山通过对战争英雄晚年境况及其与子辈矛盾冲突的描述,实现了对传统军旅英雄的解构和新军人形象的再造。

    石钟山《李庄呼叫黄河》军旅情结英雄重构

    以歌为媒:论苏区红色歌谣传播网络的建构与生成

    刘文辉
    36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歌谣是苏维埃革命最重要的宣传手段,也是苏区文艺最主要的形式。唱歌是苏区军民最日常化、最仪式化的集体生活方式。革命者通过革命文艺团体的演出、革命报刊(含墙报)的登载、红色课堂传唱以及歌集(本)、歌单的出版与翻印等方式建构了立体灵活的红色歌谣传播网络,使苏区处处飘荡着激昂的歌声。革命者以歌为媒,重建了乡村民众的公共生活,营造出轰轰烈烈的革命场面,塑造了激情如火的革命共同体。

    红色歌谣传播网络媒介

    舞台革命:1927-1934年的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

    邓红张诗瑶
    374-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戏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革命事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在内容上呈现直面现实、服务革命的特点;在形式上采取了丰富多样的戏剧形式;在组织上不断完善发展。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不仅推动了苏区文艺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力量,也为延安时期戏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中央苏区戏剧运动红色戏剧

    高校艺术教育中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意蕴

    姜大伟李宇婷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拓展;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强化课程建设;四是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加强社会美育影响。

    红色文化高校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