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析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科学学报
分析科学学报

陈洪渊

双月刊

1006-6144

fxkxxb@whu.edu.cn

027-68752248

430072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分析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三校共同主办的分析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及时报道我国在分析科学领域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科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动向,推动我国分析科学学科的发展,它的任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贯彻“双百方针”,追踪世界分析科学发展新动向,充分反映当代分析科学新成就,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四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红花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曦烨阿都沁夫韩晓静姜明洋...
    373-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花在临床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 ury,A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A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灌胃8 mL/kg的酒精以建立AALI模型,给药组大鼠以4.29 g/kg/天的剂量灌胃红花提取物.利用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鉴定与AALI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研究红花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调控机制.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发现,灌胃后红花提取物减轻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红花组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红花提取物具有肝保护作用.通过分析火山图,共鉴定出30种与AAL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这些生物标志物中,红花可以对21个标志物产生回调效果.研究发现,红花可能通过对脂肪酸、磷脂、胆汁酸、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的调控作用从而对AALI产生治疗效果.本文为红花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红花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基于质谱的鳙鱼不同组织中内源性肽的分布研究

    王晓妍施文正潘旖旎张维冰...
    38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痕量内源性肽作为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通常与细胞生长、物质代谢、免疫遗传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并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由于不同组织与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其中的内源性肽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质谱技术对鳙鱼不同组织中的内源性肽加以研究,并探讨其种类与分布特征.基于磁固相微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技术,联合使用聚合物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Fe3O4@SiO2@PAA和Fe3O4@PEI对样品中的内源性肽进行选择性富集,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血液和不同脏器中的内源性肽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并通过基因分析揭示其潜在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鱼脑中内源性肽的种类最多,而鱼肠中相对较少.质谱鉴定结果也说明鳙鱼体内不同组织与鱼血中的内源性肽存在很大差异,其种类与功能存在共性与个体差异,且差异性内源性肽与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所关联.这一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鱼类不同组织中内源性肽的生理功能及生物过程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空间蛋白质组学、不同组织的功能研究以及病毒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鳙鱼内源性多肽分离富集蛋白质组学

    基于抗坏血酸调控氧化铈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检测研究

    潘蕊黄伟华李佳娜王丽丽...
    38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有+4价和+3价两种形态,其中Ce4+能与过氧化氢反应,使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溶液显蓝色.由于抗坏血酸(AA)能还原Ce4+,抑制其催化活性以及TMB的氧化,从而使溶液的颜色较浅.而抗坏血酸氧化酶可催化氧化AA,阻碍了其对Ce4+的还原,使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恢复.利用这种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定量检测,在12 U/L~400 U/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04),检测限为3.2 U/L.该研究为基于氧化铈纳米酶的比色方法在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检测及相关应用提供基础.

    氧化铈抗坏血酸氧化酶纳米酶比色分析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

    张子豪谭智毅麦晓霞林海...
    395-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合物的进样方式、萃取溶剂的选择、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以及淋洗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在浓度0.05~2.5 μg/mL范围线性良好,具有检出限(0.1~1.2 mg/kg)和定量限(0.3~4.0 mg/kg)低,稳定性好和萃取效率高,以及基质效应不显著等优势.通过用不含目标物的空白燃料油配制0.10、0.50、2.50 mg/L浓度水平的试样考察方法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5.5%~115.4%)和相对标准偏差(RSD≤6.2%).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实现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另外,劣质船用燃油存在不少的酚类和FAME类物质,高浓度苯酚、甲酚、二甲酚、对枯基苯酚、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可能是导致船舶油泵损坏的重要原因.

    船用残渣燃料油酚类脂肪酸甲酯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防脱发类化妆品中非那雄胺等35种禁用原料

    陈硕张丽蓉肖紫芬毛林芳...
    404-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防脱发类化妆品中是否违禁添加禁用原料,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防脱发类化妆品中非那雄胺等35种禁用原料的分析方法.待测样品经饱和氯化钠溶液分散,乙酸乙酯提取,氮吹后以30%乙腈溶液复溶;选用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色谱柱(100 mm× 30 mm,1.8 μm),乙腈-水流动相体系,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精华液、洗发香波两个基质中,35种组分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样品在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3.2%~11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9%.检出限为0.05~6 μg/kg,定量限为0.2~20 μg/kg.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防脱发类化妆品中35种禁用原料的测定分析,为防脱发类化妆品中违禁添加的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防脱发类化妆品禁用原料违禁添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种植物提取物的14种标识性成分

    黄炜东
    41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种植物提取物的14种标识性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过8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采用 Phenomenex Kinetex F5(100 mm × 3.0 mm,2.6 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4种标识性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LOD)为0.1~16.0 μg/kg,定量限(LOQ)为0.3~53.3 μg/kg.14种标识性成分在4类基质和3个质量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6%~119.0%,相对标准偏差为1.1%~9.7%(n=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化妆品中多种植物提取物的标识性成分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化妆品植物提取物标识性成分

    磁性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28种农药

    柯威高吭王昭强吕纪忠...
    42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3O4纳米粒子修饰的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O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力计、X射线衍射多种方式表征,并确定Fe3O4粒子附着于MWCNTs-OH,形成直径约100~300 nm的纳米颗粒,这使得材料的磁力强度最大达到了 5.48 emu/g,证明了其具有良好的顺磁性.以此为基础,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扫描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28种农药(如甲拌磷、甲草胺和甲氰菊酯等)的方法.实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解析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震荡混匀时间为10 min、材料使用量为10 mg和乙酸乙酯作为最佳解吸溶剂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方法检出限为13.5~300 ng/L,定量限为44.8~1 000 ng/L,证明了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优点,适用于水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测定.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农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选择离子扫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印染废水中的21种禁用染料残留

    胡贝贞陈勤伟赵佳胤陈瑶...
    427-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印染废水中包括中性染料、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4类共21种染料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采用基于苯乙烯基-二乙烯基苯为基体并键合N-吡咯烷酮亲水基团的HLB小柱和弱阳离子交换WCX小柱串联富集水样中的染料并实现一步式净化,采用T3色谱柱分离,串联四极杆质谱在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重点研究并优化了质谱条件、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和样品净化条件.结果表明,21种染料在10~1 0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0,方法定量限为1.0 μg/L,加标回收率在75.6%~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4.25%~10.34%.该方法简便、快速,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基质复杂的印染废水中21种染料的日常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印染废水禁用染料残留

    MC-LR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鱼肉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徐潇颖李帆刘柱梁晶晶...
    435-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 MC-LR磁性分子印迹微球(Fe3O4@MIP)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鱼肉中的8种微囊藻毒素(MCs).以MC-LR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在磁性纳米颗粒外包裹SiO2,在其表面合成对MCs有特异性识别的MC-LRFe3O4@MIP.并对其磁性、吸附性能和特异性进行检测.将MC-LR Fe3O4@MIP作为磁性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在优化条件下测定鱼肉中8种MCs,该方法在0.1~10 μg/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出限均为0.05 μg/kg,定量限均为0.15 μg/kg,平均回收率在74.8%~9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4.5%之间.结果表明,利用MC-LR Fe3O4@MIP能实现鱼肉中MCs的绿色、高效、特异性检测.

    磁性分子印迹微球(Fe3O4@MIP)鱼肉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四甲基联苯胺催化荧光法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

    董娜戴兴德张爱菊张小林...
    44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荧光法测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活性.在pH 4.5的乙酸盐缓冲液及37 ℃水浴条件下,GOD作用下的葡萄糖定量生成H2O2,当有Fe2+存在时,H2O2氧化TMB生成具有较强荧光信号的TMB氧化产物(TMBox),TMBox荧光强度与GOD活性有关联.分析过程分3个阶段:创建H2O2标准曲线方程;完成酶催化反应和TMB荧光反应;测定TMBox荧光强度.结果表明,GOD活性检测范围为 3.33×10-5~3.33×10-3 U/mL,检测限(3v/k)为 1.11×10-6 U/mL.所建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法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利用TMB催化荧光法测定了食品添加剂中GOD的活性,加标回收率在94.60%~102.0%之间.

    四甲基联苯胺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催化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