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习之

双月刊

1004-4310

fyxbwk@163.com

0558-2595278

236041

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倡导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以质取舍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联女作家与中国女性发展理论

    李丹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世纪前接受教育的一些女性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并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抗争,成为"出走的娜拉";在经受磨砺的过程中,不论身兼何职,写作则成为她们表达心声的途径;底层的生活经历和进步的观念促使她们加入左联,从而得以突破早期"小我"的囿限而融入"大我"的洪流,在文学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左联女作家的独立意识、融入主流并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创新精神,构成中国现代妇女史中的宝贵遗产,为新时代女性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左联女作家独立意识融入主流中国女性发展理论

    汉代乐府诗与民间教化

    白振奎王璇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观风俗,知薄厚"的教化理念统摄下,作为汉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汉乐府诗的不少作品表现了对社会鲜明的教化内容,大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倡导家庭伦理,具体包括爱情婚姻伦理、兄弟相处之道;二是为汉代妇女树立时代女性的典范,其中描写了坚贞专一的罗敷、胡姬及持家有方、待客有道的陇西健妇等;三是对世人立身行事进行告诫与劝勉,具体包括告诫世人审慎远行、游子自重自爱,劝诫世人立德修身、谨慎自保,劝勉世人惜时奋进等各个方面.必须清楚一点,乐府诗发挥教化百姓作用,并不单纯是诗歌文本在起作用,而是诗歌、音乐乃至舞台表演综合作用的结果.

    汉代乐府诗教化

    清代前中期旅外文献考略

    胡晓博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前中期的旅外文献虽然在数量上、涉及范围上均无法与晚清时期相比,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清代前中期对外交往的格局,以及清人对周边世界的观察.出于册封等原因,清代前中期的旅外文献主要为清廷使臣及随行人员撰写,涉及的区域为琉球、安南与朝鲜等.除个人行纪、诗文外,此类旅外文献还涉及域外国家的风俗、制度等.它们所记的世界在地理上虽是域外,但文化层面上仍是域内.

    清代前中期旅外文献琉球安南朝鲜

    中国式现代化和儒家文化的未来

    李元旭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对于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适应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需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儒家文化本身蕴含着现代性基因,只有继承乃至"复兴"儒家文化才能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问题.而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理论和实践分野以后,也出现了"儒家资本主义"和"儒家社会主义"的分歧.与儒家资本主义相比,儒家社会主义肯定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契合和结合,但是儒家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儒家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儒家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未来,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但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以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兴盛和繁荣,而不可能是单纯的儒家文化"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儒家文化儒家资本主义儒家社会主义中华文化立场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人的发展研究述评

    郭晨娟吴文新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人的发展这个论题,学界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结合的人的发展研究仍有深入探讨的空间,亟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国内外学界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的发展之关系、关于人的发展与文明之关系和关于人的发展这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作系统梳理,把对人的发展研究和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人的发展进行研究展望.

    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的发展文明形态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

    贺小桐周文静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分析农村人口空心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安徽省 2016-2021年 6年面板数据,对安徽省 16个地级市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人口空心化现状及发展特征,并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解析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逐年上升,且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时空分异特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粮食产量、乡村学校数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收入比是影响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未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关键.

    乡村振兴人口空心化测度影响因素治理路径

    国家队运动员身份混同引发的商业代言法律争议

    王晓贞齐俣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队运动员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身份混同这一复杂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对身份法律性质的认识谬误、多重身份规范适用冲突等诸多法律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家队队员参与商业代言活动所引发的相关法律争议,提出相关治理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和落实保障运动员合法身份权益建言献策.具体来说,应坚持确立身份规则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明确国家队运动员身份权利的内容与边界,以及试行运动员商业开发活动招标制度.

    国家队运动员身份混同商业代言法律争议

    比较视野下域外适用的运行过程及其限制机制

    王腾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国法域外适用体系建设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要抓手,因其关涉到主权与国家权力的空间范围,以及全球治理效能,理应明晰其合理边界.美国法域外适用呈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态势,限制措施多来自于完备且有效的国内法机制,一定程度上防止域外管辖权的过度行使.欧盟法域外适用则更加谨慎,以国际法为主要限制,但仍在遵守习惯国际法管辖权标准的基础上寻求扩张化解释.通过比较美国、欧盟域外适用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既有限制模式,分析其底层逻辑架构,探索主权限制机制与相称性原则的适用渠道,创新域外适用合法性判断的两步测试方案,助力实现我国域外适用法律设计的合法、合理、有效.

    域外适用运行限制

    尹良莹的蚕业研究与实践

    郭坤杰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尹良莹,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桑蚕学家.他立志学蚕,潜心钻研蚕学知识,注重将理论学习与科学试验、蚕桑实践相结合,抗战期间他领导了四川省的蚕业改进和蚕丝教育工作.通过梳理尹良莹在蚕业史研究、蚕丝教育、蚕丝业改良等方面的理论成就、治学方法、实践成效,以期对当今中国蚕桑学发展提供借鉴,推进蚕桑产业重回经济发展的"主赛道".

    尹良莹桑蚕业改良近代中国

    水灾环境下近代皖江地区民生研究(1840-1911)

    乔松涛金城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皖江地区频繁水灾导致农业歉收、绝收,灾民众多,甚至出现人口伤亡,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清廷与皖江地区州县官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民生:调拨钱粮赈济灾民,抢修溃决圩堤,消退积水,补种粮食作物;对灾区施行缓征与蠲免,减轻皖江灾区经济负担;以修圩堤为重点展开工赈,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圩区农业生产.但是,清廷因面临各种日益加重的危机,在应对皖江地区水灾上已是疲于应付.

    晚清水灾环境皖江地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