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习之

双月刊

1004-4310

fyxbwk@163.com

0558-2595278

236041

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倡导理论创新与学术创新,以质取舍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李白赋的屈骚接受

    刁生虎班云雷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赋作为李白实现理想的载体,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出蜀首站与生活了十年之地是楚地,晚年流放遇赦并游历之地亦是楚地,其赋作中充满了楚文化因子,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深受屈骚影响.且由于共同的政治理想与遭遇,李白在传承屈原美政理想的同时,与其忠怨之情产生了跨时空共鸣.但由于身份境遇、所处时代、社会形态、主导文化思想等的不同,李白对屈原之自沉选择却有所保留,足见屈原与李白之间的文学和文化传承关系十分复杂,必须予以辩证审慎分析.

    李白屈原屈骚传承

    论范成大咏花诗

    何婵娟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成大现存咏花诗展现了缤纷的花事,他细致描写了花之颜色、香味、姿态、韵味,咏花诗展现了其社交活动,反映了他不同仕宦阶段的心理.创作方面,范成大承继了前人之技法,又进行了新的开拓.范成大政治地位高、文学成就大,为南宋花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范成大花事人事文化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中国实践

    吴燚盛邹阳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生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帝国主义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论述了帝国主义侵占全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轨迹,并指出帝国主义生产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列宁《帝国主义论》中透露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逻辑,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得到了创新发展和深化运用.主要表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之维、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的现实之维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之维.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生态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站稳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立场、坚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致力于建立互利共赢的生态合作关系.

    《帝国主义论》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现路径

    卞正豪杨修文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党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关键要素,政党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必要前提,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化程度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方向与建设质量.从实现路径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价值体系、运行体系和绩效体系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涵盖理论前提、内在要求、价值指向、逻辑要求和制度保障等若干问题.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形成对"两个革命"本质特征、根本目的、发展机制、制度体系的科学认知,这是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推进路径——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

    张振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内在要求.深入剖析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践困境,从明晰责任主体、构建融合模式、畅通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困境的破解思路,推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机制,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论宣城地区家训的核心思想、文本风格与当代传承

    许鹤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中,家训对家族兴盛、政权稳定意义重大.安徽宣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家训成为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的独特基因,带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意义和明显的家族思想烙印.分析宣城地区家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文本特征,不仅有利于把握皖南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有利于考察当前地方文化的发展传承,对于新时代优秀家风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宣城地区家训核心思想文本风格当代传承

    环保税与政府补助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

    魏清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环境保护税、政府补助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2018-2020 年中国A股 1253家高污染企业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和政府补助显著改善了中国企业的环保投资.以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发现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环境保护税、政府补助与环境保护投资之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影响.环境保护税显著刺激了创业期和成长期的环境保护投资,政府补助显著增加了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环境保护投资.

    环境保护税环保投资政府补助企业生命周期

    知行合一:皖北地区研学旅行发展研究

    邹蒙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党和政府对中小学研学旅行越来越重视,并将进一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皖北地区研学旅行发展迎来新的机遇.通过对皖北地区研学旅行资源的整理、分类、开发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地区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旅游+教育"新兴业态的发展,实现对新时代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的教育,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皖北地区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旅游教育

    中国传统京剧唱腔与民族唱法的音乐演绎研究——基于文化传承视角

    刘继平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传承的危机.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民族唱法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分析京剧唱腔与民族唱法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演绎方法,探讨传统京剧唱腔在现代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途径.

    京剧唱腔民族唱法文化传承音乐演绎声乐教学

    数字时代非遗传承与创新:挑战、机遇与策略

    罗运毛肖玮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民族历史的延续和民族文化认同.随着时代社会变革和数字化科技革新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其中挑战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传承后续乏人、信息传播不足、法律保护不完善等.而发展机遇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出和引领、数字科技及新媒体传播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数字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表现为将自身优势与人工智能、3D技术、虚拟现实(VR)等数字化技术实践相结合,开展多元数字媒体渠道推广,实现创新发展.

    数字时代非遗传承创新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