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服装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服装教育
纺织服装教育

邱高

双月刊

2095-3860

fzjy@dhu.edu.cn

021-62379916

200051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纺织服装教育/Journal Textile and Appare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纺织教育》(Textile Education)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东华大学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纺织教育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有国际、国内刊号的学术期刊。期刊创建于1986年,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刊。期刊长期坚持宣传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反映各类各层次的纺织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宏观探讨和实践交流于一体,紧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纺织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竭诚为广大纺织服装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纺织行业新型工业化建设

    孙瑞哲
    1-6页

    纺织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

    张春明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单一、"本-硕"阶段培养模式缺少有效衔接、科研训练缺少项目依托、学科与平台资源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以青岛大学纺织类专业为例,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路径.该体系以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作为双创教学主航道,以导师课题组、实验室为共研共创主阵地,以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互帮互促、创新成果共建共享、学业发展同向同行"为内涵,落实了对纺织类专业人才四年不断线的进阶式培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拔尖创新人才纺织类专业本研共建培养体系专创融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纺织学科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探索

    张政覃小红李明许福军...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进一步助力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通过深入分析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中可能出现的培养方案制定、分流与退出机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在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工作中开展一系列设计和探索,从培养目标、学制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阐述纺织学科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

    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纺织学科

    "服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

    王旭卢晶李亚娟何海洋...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应用是推进教育公平化和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以"服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组建课程团队、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式、建设课程资源以及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服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内容.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践和课程反思,规划未来课程建设目标,以期打造高质量"服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服装材料学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课程资源

    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端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陈磊窦冠显赵健荆妙蕾...
    28-3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案例教学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材料与化工领域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聚焦该领域内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研究成果.基于"高端产业用纺织品"课程,依托国内外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的顶尖科技成果,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的特点,构建课程案例库,基于"高端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课程评价机制,以期为材料与化工领域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助力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端产业用纺织品案例教学材料与化工领域纺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

    "镜前造型与摄影"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米平平郝丽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艺术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线上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服装表演专业的特殊性,如学生表现的及时反馈、教学现场演示与互动等,不能单纯依靠线上教学实现.因此探索服装表演专业"镜前造型与摄影"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能性,一方面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当下教学环境的改变与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促使师生双方借助线上平台资源的优势,探索新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运用线上教学的灵活性、个性化和线下课堂的现实性、实践性,有效提升服装表演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镜前造型摄影线上线下混合式服装表演专业

    国际化引领下创新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以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化实践为例

    李继云石秀金钱辰黄利利...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生态环境的支持.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国际化办学,多源引进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实现国际化引领的创新教育良性反馈机制,打造不断壮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际化教育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实现办学国际化,构建国际化引领下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

    国际化创新教育生态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纺织新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

    张佩华程隆棣胡吉永付少举...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纺织新技术"课程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课程作为立德树人"主战场"的作用.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纺织学科特色、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对象的特点,在课程教学目标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有效提升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纺织新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案例

    "服装工效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李艳梅孙光武陈晓娜梁帅童...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服装工效学"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实现路径,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基于具体案例将爱国教育、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伦理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自信、科技自信、工匠精神等,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装工效学课程思政元素案例设计教学实践

    "艺工文"融合深化"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田苗张向辉肖平张昭华...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服饰演化史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具象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女装结构设计不仅要符合审美需求,还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并具备舒适工效性能,但目前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尚缺少艺术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将艺术审美和服饰文化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的科学思维融入"女装结构设计"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体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解决服装工程技术复杂问题、实践时尚创新理念的综合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路径,并为其他服装专业课程提供参考.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艺术审美工程技术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