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科学学报
分子科学学报

孙家钟

双月刊

1000-9035

fzxb@vip.163.com

0431-85099521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分子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发行分子层面的有面、无机、分析、物理化学、生物、高分子等领域高水平的研究综述、论文、快报和简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孙月秋于年祚张俊虎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转录组学是在组织切片上完成,保留样本空间信息的组学研究。空间转录组学旨在将空间信息与基因表达数据相结合,从而在组织和细胞的空间背景下量化大量基因的mRNA表达。作为生物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空间转录组能够同时提供转录组水平的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和空间位置信息,阐明细胞和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对RNA整个功能生命周期的理解,到对分子机制的描述,再到绘制不同组织区域的基因表达图谱,研究人员通过选择合适的空间转录组技术,可以实现更深一步探索生物发育过程和疾病发病机制等。近年来,空间转录组学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诸多挑战,比如样本类型的依赖性、可视化基因的分辨率、商业化的难易程度、获得详细单细胞信息的能力等。本文总结并回顾了四大类空间转录组技术,比较并分析多种研究策略的技术优势及主要挑战,以协助当前的实验设计和研究分析。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空间转录组学在多组学整合分析和疾病模型建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空间转录组空间位置组学技术多组学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荧光传感方面的研究进展

    周旋柴宇箐陆孙文卓付忠良...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具有高孔隙率和高结晶度等特点,使得MOFs材料在荧光传感领域具有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和高效性的优点。本综述主要介绍了 MOFs材料的几种常用制备方法,简述3种不同类型的MOFs材料的荧光传感,重点论述MOFs材料在小分子、金属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3个荧光传感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针对MOFs材料在荧光传感领域存在稳定性较差、荧光淬灭现象易受环境干扰等不足,提出应该在MOFs材料的抗干扰性、重复利用性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荧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检测传感

    改性Ti3C2Tx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孙萍萍郁欢张昊臻王皓恩...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Ti3C2Tx作为一种新型二维层状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力学性能、亲水性和丰富的官能团,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Ti3C2Tx作为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时,由于层间的范德华力使其片层易发生堆叠,从而阻碍了表面活性位点与电解质离子的反应,加长了离子扩散的路径,影响了其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Ti3C2Tx表面改性包括设计三维纳米结构、构筑插层结构复合材料(与单质、氧化物、硫化物和硒化物复合)、杂原子掺杂等,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其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电池性能提升策略或机制。最后,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MXeneTi3C2Tx改性钠离子电池

    利用双功能三元醇配体构建3种高核数杂金属团簇有机骨架

    王涵赵亚玲张晓英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配体4-[三-(羟甲基)甲基]吡啶(4-thmpyH3),成功合成了 3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n4ⅡMn8ⅡO2(4-thmpy)4(O2CPh)10(OMe)2(H2O)2](1),[Mn4ⅡCo6ⅡO(4-thmpy)4(O2CPh)6(H2O)4](2)和[Mn4ⅡNi6ⅡO(4-thmpy)4(O2CPh)6(H2O)4](3)。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表现为圆盘状十二核[Mn4ⅢMn8Ⅱ]零维簇。化合物2和3是同构的。化合物2中的十核簇[Mn4ⅡCo6Ⅱ]节点可以看作是4个共界立方烷[MnⅡCo3ⅡO4]组成的超四面体,每个十核簇[Mn4ⅡCo6Ⅱ]通过6个4-thmpy3-与相邻的6个十核簇[Mn4ⅡCo6Ⅱ]连接,形成NaCl型三维拓扑结构。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3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晶体结构反铁磁性

    聚吡咯/钴钼氧化物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王博丛纪元邢双喜管洪涛...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表面原位生长法,将具有高磁导率的钴钼氧化物与聚吡咯复合,用以调节阻抗匹配,并探究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示,所得聚吡咯/钴钼氧化物显示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匹配厚度为2。0 mm,频率为17。68 GHz处RLmin可达到-46。02 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4。08 GHz。聚吡咯/钴钼氧化物的吸波性能可归功于电导损耗、界面极化、偶极极化和涡流损耗等多种损耗机制的共同作用。

    微波吸收聚吡咯钴钼氧化物

    双金属混配体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化学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于瑷瑄郝存迪杨春蕾刘情...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结构、孔隙率和微环境等方面的可调性,其在多个领域备受关注。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检测不仅在生物医学和神经化学领域,而且在疾病诊断和病理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成功合成了 一系列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25(Ti-Fe)-x%NH2(x=0,25,50,75 和 100),作为检测 AA,DA 和UA 的电化学传感器。在 0。1mol·L-1 PBS(pH=7。10)电解液中,MIL-125(Ti-Fe)-100%NH2掺杂50%炭黑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时表现出最理想的性能。此外,制备的MIL-125(Ti-Fe)-100%NH2/GCE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为其在实际样品分析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金属有机框架生物分子检测电化学传感

    AIE型荧光探针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上的应用

    胡博郑露莹王瑞许堃...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具有AIE效应的典型代表TPB作为荧光探针,利用UV-Vis和FT-IR等技术表征了 TPB,以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法探究了 TPB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AIE效应。通过对不同种类9种抗生素对TPB的淬灭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四环素类抗生素淬灭TPB的程度最大,而其他种类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实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特异性识别,并以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土霉素为例,探究抗生素溶液浓度对荧光淬灭效果的定量关系,并计算出了检出限。通过对荧光淬灭机理探究发现,盐酸四环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和TPB的荧光激发光谱具有较高的重叠性,而磺胺二甲氧嘧啶等其他种类抗生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和TPB的荧光激发光谱的重叠性较小,满足荧光内滤效应。TPB荧光探针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较强,本方法在四环素的实际检测中更具有应用价值。

    荧光检测技术四苯基-1,3-丁二烯四环素类抗生素

    基于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的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邢丽华靳瑞发
    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系列基于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的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系统研究了吸电子和推电子基团对所设计化合物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吸电子或推电子基团可有效调节所设计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级(ELUMO和EHOMO),HOMO-LUMO能隙(Eg),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母体化合物HBDPP(2,5-二(二苯基硼基)-3,6-二(2-吡啶基)吡咯[3,4-c]并吡咯-1,4(2H,5H)-二酮)分子中引入吸电子基团可使ELUMO,EHOMO和Eg降低,而引入推电子基团使ELUMO,EHOMO 和Ee升高。相对于母体化合物HBDPP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引入吸电子基团的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红移,而引入推电子基团的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波长和和荧光光谱发生蓝移。另外,吸电子(推电子)基团的吸电子(推电子)能力越强,对化合物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越显著。

    二酮基吡咯并吡咯四配位有机硼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光学性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釜制备的2个4,4'-联吡啶修饰的Anderson型多酸超分子化合物

    李婷婷田爱香应俊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对称刚性有机配体4,4'-联吡啶(4,4'-bipy),在水热条件下同一反应釜中制备了 2个由Anderson型多酸诱导的超分子化合物[H2(4,4'-bipy)]3·(TeMo6O24)·(H2Mo6O19)(1)和{Cu2[H(4,4'-bipy)]2(H2O)6(TeMo6O24)}·4H2O(2)。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仪对化合物1和2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并利用FT-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分子由Anderson和Lindqvist型的2个孤立多酸阴离子和3个有机配体4,4'-bipy构成。其中多酸阴离子之间,多酸阴离子与配体4,4'-bipy之间形成的双多酸双层一维链均由氢键促成。链与链之间构筑二维层结构也是通过丰富的氢键得以实现的。同时包含Anderson和Lindqvist多阴离子的化合物在多酸晶体结构中并不常见。化合物2包含1个Anderson多阴离子以及作为修饰体的有机-金属亚单元{Cu2[H(4,4'-bipy)]2(H2O)6 }6+。其中每个单元片段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相互交替的一维超分子链。重点研究了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性质和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对亚甲基蓝染料和酸性品红染料具有光催化降解性能,对亚硝酸根离子和Cr(Ⅵ)离子的还原具有电催化活性。化合物2还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材料。

    Anderson多酸水热合成超分子化合物电化学光催化

    竹节参多糖的制备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

    朱雪鹏申蓓蕾崔梁楠孙琳...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从竹节参中分离得到总多糖,进一步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总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2个级分。中性多糖级分主要含有Glc(90。2%),为葡聚糖级分;酸性多糖主要含有GalA(43。6%),Gal(21。7%)和Ara(15。4%),甲酯化度为20。3%,为果胶类多糖。竹节参酸性多糖可有效抑制人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和犬流感病毒H3N2在MDCK细胞和A549细胞中的复制,显著降低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并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南非株和奥密克戎株感染细胞的数量。这些结果表明竹节参酸性多糖对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病毒候选药物分子。

    竹节参多糖分离纯化抗流感病毒抗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