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制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制与经济
法制与经济

崖巍巍

月刊

1005-0183

fzyjj@126.com fzyjj2006@163.com

0771-5655887 13788680060

530026

广西南宁市民主路21号

法制与经济/Journal FaZhi Yu JingJiCHSSCD
查看更多>>《法制与经济》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管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期刊。本刊融新闻性、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荣获“广西优秀期刊”称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矫正目标导向下罪犯劳动制度的完善

    何显兵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罪犯劳动的根本目的是矫正,惩罚和效益不宜作为罪犯劳动的目的,罪犯劳动遵循个别化原则更有利于实现矫正目的.坚持罪犯劳动的矫正目的,应落实罪犯取得报酬的权利,合理设定劳动报酬标准并合理分配罪犯劳动报酬.劳动是罪犯的义务也是权利,当前罪犯劳动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建立罪犯平权劳动保障机制.

    矫正罪犯劳动劳动报酬劳动保障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国际变革与启示

    何炼红刘丁勤
    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期刊的公共性与独特激励机制是其开放获取的内在动因,利益分化下的出版商版权垄断则是开放获取的直接诱因.大量研究机构发布开放获取政策转向替代性的知识获取模式,以应对学术期刊定价持续上涨的困境.然而,开放获取的推进存在内外阻力,不仅具体的开放获取模式存在实施困境,而且出版商也对开放获取进行抵制.经过长期发展,具体的开放获取模式逐步完善,出版商与公共利益的矛盾也趋于缓和.汲取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国际经验,我国应注重学术期刊治理的利益疏导,推动学术期刊获取途径向多元化发展.

    学术期刊垄断开放获取知网垄断版权独占许可开放科学

    双轨制立法视角下的预防刑法

    王耀忠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风险难以预测,后果难以把控.以自由刑法应对传统风险、以预防刑法应对现代风险的双轨制刑法立法符合我国两种风险并存的实际,在为自由刑法减负的同时有助于对预防刑法的过度扩张进行限缩.预防刑法不应过度侵入行政规范的领域,行政刑法中兼有的预防刑法与自由刑法的相关条款不能充分应对两种风险并存的现状.自由刑法与预防刑法并行的双轨制在逻辑上可以明确自洽.预防刑法条款在设置上可配置相关行政性处罚条款,让"预防刑法"条款在压缩行政违法的同时又可为其留有适用空间.

    积极预防理念预防刑法自由刑法双轨制刑法立法

    论"可以量刑情节"的适用困境及其出路

    陆诗忠
    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具有"可以量刑情节"的犯罪分子能否从宽处罚,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犯罪竞合""逆向量刑情节""盈余的社会危害性".当犯罪分子所实施的犯罪不属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且案件中所存在的"同向量刑情节"能够使得司法机关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时,司法机关应当对犯罪分子予以减轻处罚.对犯罪分子能否"免除处罚",最为关键的是判断案件本身是否符合我国《刑法》第37条的规定,即"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影响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调节比例大小的因素应包括量刑情节本身和"犯罪的性质".据此,对若干典型"可以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应当重新解读.

    "可以量刑情节"适用困境理论出路

    民航飞行员离职后档案材料移转争议的司法认定

    郝秀辉
    57-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航空行业劳动争议中,对飞行员离职后档案材料移转的司法认定争议较大,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飞行员档案材料的范围和作用认识不清,二是对民航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司法适用理解有误.飞行员的现实表现材料(安保评价)、飞行技术档案(飞行记录簿)、飞行执照关系、空勤登机证、体检鉴定档案(健康记录本)和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等,都属于飞行员的档案范畴.《劳动合同法》中的"人事档案"应作扩张解释,方符合档案的法定内涵和范围.有关飞行员档案管理的民航行政规范文件可直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不应作为不予受理的依据.

    飞行员飞行技术档案劳动争议司法认定

    生态修复责任实现的路径选择

    刘静然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修复责任体现的是一种生态本位观,是保护生态利益和减少生态环境损害的一种责任承担.生态修复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新形式,具有一定的惩罚功能和消除损害功能,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生态环境秩序.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来看,生态修复责任已成为环境司法承担责任的主要方式.生态修复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生态修复责任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适用具有正当性.因此,生态修复责任的实现,需要化解现有难题,通过完善相关立法、明确生态修复责任的具体标准等路径,指导生态修复责任的落实.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责任生态修复的标准

    情感计算的法哲学追问与隐忧

    钱继磊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以理性计算至上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情感是生物人与智能人最后区隔的疆域.人工智能通过计算侵入情感领域,意味着算法帝国对生物人最后疆域的侵夺,这将使人类彻底失去与智能人区隔的屏障.同时,情感计算使算法通过复杂的技术和强大的信息捕捉、识别、处理、判断等能力打破了人之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界限,从而为实现全面、彻底地模仿、预测生物人乃至控制人类情感提供了可能.情感计算最终可能会将生物人的主体地位置于动摇、丧失和颠覆的未知风险之中.情感计算不仅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更隐蔽、更复杂、更牢固的新不平等性的产生,而且在强人工智能或超强人工智能成为现实后,或许将使生物人在整体上被作为理性情感共存体的智能人全面超越,进而陷入被物化、客体化的新型"奴役"之中.情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更可能是潜藏的颠覆人类自身的"利维坦",它可能带来的隐忧值得人类认真对待.

    新兴科技时代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法哲学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审关系

    孙记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审关系是认罪认罚理论研讨的原点,也是现实操作的支点.厘清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诉审关系应该先分析大陆法系诉审关系的一般原理,再以之为参照来衡量.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审关系与普通刑事案件的诉审关系并没有实质性差异.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尚未完成以及刑事诉讼具体制度设计模糊,导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审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异化,产生了一定的诉审冲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审关系的优化需要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为其创造条件,需要从检察官和法官的观念转变、检察权在认罪认罚中的准确定位、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与法官在量刑建议审查上的谦抑等方面着手.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诉审关系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认罪协商

    个人信息保护中告知同意规则的适用异化及其规范路径

    孔令勇谢美宁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告知同意规则是基于信息化时代的人格权保障以及民法领域的古老原则"契约自由"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民法典》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立法都明确确立了告知同意规则.但司法裁判数据显示,当前个人信息侵权纠纷层出不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告知同意规则在落实过程中,过于形式化的先定性调整模式以及信息处理者天然的地位优势,导致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告知同意规则甚至沦为信息处理者的免责工具.因而,告知同意规则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一方面,要对其进行结构性实质化改造,无论是"同意模式"还是"调整模式",都要进行模式转化,实现从一刀切的静态同意向灵活的动态同意转变;另一方面,要从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的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双方入手,缩小双方天然的信息差.只有告知同意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当中的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其平衡数据利用和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个人信息保护告知同意规则适用异化

    股东会决议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制度的问题与出路

    阳东辉张露
    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东会决议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存在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之虞,目前《公司法》还没有明确规定股东会决议可以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但司法实务中往往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进行扩大解释以对这一制度予以承认和适用,这一做法的妥当性存疑.司法实践中股东会决议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案件面临审查标准模糊和举证责任分配不明的问题,应将公司经营出现重大困难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股东会决议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的大股东免责事由,并将举证责任赋予有滥用控制权之嫌的大股东.

    资本多数决加速股东出资义务到期公司经营重大困难到期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