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杂油气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杂油气藏
复杂油气藏

杨海滨

季刊

1674-4667

fzyqc@joeco.com.cn

0514-87762115 87762125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文汇西路1号

复杂油气藏/Journal 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定测录导一体化技术应用

    杨远刚付凡邓平黄文军...
    367-37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高效勘探开发,推广应用定测录导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优选耐高温定向工具,搭建定测录导一体化信息平台,创新"分段控制法"和"断层背景多甜点导向技术"的地质导向方法,实现定向、录井、随钻及地质导向多专业融合,形成了苏北工区页岩油定测录导一体化技术.现场8口页岩油井应用试验表明,定测录导一体化技术消除了工程上各专业之间的壁垒,优质储层钻遇率和机械钻速明显提高,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市场前景.

    页岩油定测录导一体化阜二段高邮凹陷

    南阳凹陷东部地区断裂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张志业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阳凹陷东部地区是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剩余资源量大,油藏类型以断鼻、断块等构造油藏为主,开展断裂特征刻画及其控油气作用分析对增储上产具有重要作用.以钻井、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相干体等多种检测方法识别断裂,刻画断裂剖面、平面展布特征,划分断裂级别、期次.结果表明,南阳凹陷东部地区边界断裂呈"铲状"或"座椅状"形态;次级断裂剖面上有"Y"字型、阶梯型、堑垒型等组合样式,平面上具雁列式、斜交式、网格状等组合样式.研究区发育Ⅱ—Ⅴ级断裂,且各级断裂之间剖面、平面组合样式丰富;断裂活动时期差异较大.南阳凹陷东部地区断裂体系具有沟通源储、提供遮挡、形成圈闭的有利条件,有利于油气富集保存.

    剖面特征平面特征断裂分级断裂分期南阳凹陷东部地区

    国内典型含油气盆地异常地层压力特征及成因分析

    谢方克
    380-384,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不同构造性质的克拉通、裂谷和前陆三大类盆地,搜集有关文献等资料对其地层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宏观统计分析,发现三大类盆地中均有异常压力地层存在,异常高压地层在克拉通和前陆盆地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在裂谷盆地中异常高压和低压现象都有发育.就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成因特征而言,通过对地层压力与盆地的构造活动强弱、断裂发育情况、地层沉积速率、温度场的分布以及成烃作用等的关系比较研究,认为盆地构造稳定性是异常压力形成和保存的基础,沉积速率的快慢和有机质热解生烃是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具体促发条件,这些因素对油气成藏和保存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异常地层压力盆地分类构造稳定系数沉积速率生烃作用

    沉积盆地中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罗威倪玲梅
    385-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贯穿油气储层演化全过程,是一个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基于对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前沿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期全面揭示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对含油气储层的制约,并指出今后应加强该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力求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描述到机理阐释的跃迁,推动储层成岩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快速发展.

    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油气储层流体系统裂缝变形条带

    全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在SN地区的应用

    杨鹏程谢天义张海洋唐安琪...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SN地区地下构造破碎,断裂发育,同时受大范围多期次辉绿岩穿层侵入的干扰和影响,致使该区大部分地震资料品质极差,断层断点不清晰,地层产状不真实,构造解释难度大.全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不仅包括来自地下不同方位的地震-地质信息,同时也可以根据断裂在不同方位和倾角的响应,结合地质沉积特征,开展基于地质构造的地下优势倾角叠加成像,对构造复杂区断裂进行更好的识别,提高圈闭落实程度.

    断裂发育地层产状不真实全方位角度域偏移倾角叠加圈闭落实

    涠西区块薄砂体储层预测中测井耦合分频反演方法及解释

    赵天沛雷蕾郝伟航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涠西地区的三角洲平原—前缘薄层砂体,利用测井耦合分频反演方法开展储层预测.该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建立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振幅与频率(AVF)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深入挖掘研究区测井岩性敏感自然伽马测井及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的低、中、高频信息,得到包含全频段信息的高分辨率储层反演结果.在反演剖面上砂体发育特征清晰,泥岩薄夹层横向展布清楚,河道砂体横向上厚度存在明显变化,预测砂体厚度与测井解释厚度误差控制在1%左右.相较于传统反演方法,测井耦合分频反演方法有效提高了薄层砂体厚度计算的准确度.

    分频反演自然伽马测井BP神经网络储层预测

    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工作状态及埋置质量控制方法探索

    何伟刘力铭力量石添尹...
    407-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日趋增加,勘探难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当代地震采集设备的技术进步,新一代无线、单点节点仪器系统正在加快脚步替代传统有缆仪在可变观测系统、高道数、高覆盖次数的油气勘探项目中使用.鉴于此,立足于新的SCRXYB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分别从施工前设备调研、对比试验、尽职调查,施工中节点仪标准化埋置、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反馈与跟踪、质量评比与奖惩,施工后设备回收、数据整理、总结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节点仪状态及埋置质量控制方法的总结,由此在SCRXYB三维施工中取得了节点仪一次埋置合格率提升、埋置质量整体提升、施工效率提升、数据准确率提升等显著成果,形成了一套详细、完善且具南方复杂山地采集特色的节点仪状态及埋置质量控制方法.

    节点昆腾I-nodal工作状态质量控制

    塔河强底水砂岩油藏水驱曲线对比分析及稳定水驱段识别

    刘学利郑小杰吴居林闫长辉...
    417-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河油田A区三叠系强底水砂岩油藏埋藏较深,天然能量充足,夹层分布复杂,开发后期底水锥进现象突出,产量递减迅速,含水上升变化特征显著,常规水驱曲线的应用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针对水驱曲线的应用问题,首先统计了塔河油田A区油藏的含水上升变化特征,对各井的含水率变化曲线形态进行了划分,总结了4种主要含水上升模式;随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水驱曲线的应用效果,发现水驱曲线稳定水驱段的选择存在较大误差.因此,为了精确识别稳定水驱段,采用水驱曲线的导数曲线来识别稳定水驱段,能够极大地减少误差,由此建立了塔河油田A区的水驱模式图版.统计结果显示以导数曲线识别的稳定水驱段进行曲线拟合的精度高于常规水驱曲线的直线段平均拟合精度.

    强底水砂岩油藏水驱曲线含水上升变化特征稳定水驱段识别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小井距加密挖潜策略研究

    邓景夫吴晓慧张瑞刘建国...
    426-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油田由于平台资源的限制,采取大井距开发,由于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导致储层控制程度低、平面注采对应状况较差问题凸显,针对此问题,在单砂体级次储层解剖的基础上,引入非连通率概念,提出一种适用于储层横向变化较快油藏的单砂体级次井网控制程度表征新方法,克服了注采对应率等指标仅反映采油井连通状况,而无法全面、真实反映注采井间注采连通状况的局限性,进而建立了5类砂体不连通模式:双向有注无采型、双向有采无注型、单向不连通型、单点不连通型和单点连通型,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各类不连通模式的小井距加密技术界限:双向有注无采型、双向有采无注型加密界限为非连通率大于30%;单向不连通型加密界限为非连通率大于40%;单点不连通型加密界限为非连通率大于60%;单点连通型加密界限为非连通率大于70%.以此为基础在渤海SZ油田开展了平面缩小注采井距的小井距加密矿场先导试验,加密后水驱动用程度提高13%,采收率提高4.5%.研究成果为海上油田井网控制程度的定量评价及提高控制程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储层解剖井网控制程度新方法非连通率不连通模式小井距加密

    水平井试井曲线线性流段影响因素研究

    邓琪张宏友刘杰雷源...
    432-437,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渤海油田水平井试井曲线多解性强,部分井水平段线性流不明显等问题,利用水平井试井模型,分析了水平段位于储层中部、顶部及斜穿储层三种布井方式下的试井曲线变化规律,得出重点研究对象为水平段位于储层中部与顶部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井储系数、表皮系数、厚度、渗透率以及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Kv/Kh)对水平段线性流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实际曲线中的"假线性流"与"短线性流"出现原因.研究表明井储系数小于1 m3/MPa时,随着井储系数增加,相同布井方式下,线性流出现时间差异不大,但不同布井方式之间存在差异;当水平段位于储层顶部时,线性流出现时间滞后0.8~1个对数周期;当厚度大于20 m,且水平段位于储层顶部时,试井曲线在早期出现受顶部边界效应引起的"假线性流",持续时间在1~5 h.实例应用结果对于正确认识水平井试井曲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指导渤海油田水平井试井施工设计与结果解释.

    水平井试井水平段线性流布井方式渤海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