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分子影像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

季刊

1674-4500

xbbjb104@fimmu.com

020-61648176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ImagingCSTPCD
查看更多>>《分子影像学杂志》(ISSN1674-4500;CN44-1630/R),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国家正式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0.75。 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等收录。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等。本刊不收审稿费,稿件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侯鹏飞韩雪王红琚超...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和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对帕金森病(PD)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D的患者38例作为PD组,另招募同时期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作为对照(HC)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QSM和APT序列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取所有受试者黑质区域的磁化率值(MSV)及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两种参数联合诊断时的预测概率,采用ROC曲线比较分析单一成像技术及两种成像技术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比HC组,PD组双侧黑质的平均MSV值升高,平均MTRasym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SV值高于受影响较轻侧(P<0。001),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TRasym值低于受影响较轻侧(P<0。05)。使用双侧黑质MSV和MTRasym的平均值,APT、QSM以及QSM联合AP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873、0。897,使用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SV和MTRasym值,QSM联合AP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 QSM和APT对PD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单独使用QSM或APT相比,QSM联合APT对PD的诊断效能更高,能够为PD的准确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定量磁化率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病理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

    李汝锐曾辉冯结映赖文佳...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NB)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术后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病例的MRI特征,探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经超声引导下CNB诊断的乳腺DCIS(含微浸润)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MRI检查,对比分析术后未升级DCIS和术后升级为IDC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强化特征等。结果 术前CNB诊断为DCIS 104例,手术后仍为DCIS(含微浸润)64例,病理升级为IDC 40例,升级比例(病理学低估)约为38。5%。未升级DCIS组肿块病变18例,非肿块病变46例,升级为IDC组肿块病变19例,非肿块病变21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特征方面,病灶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时,未升级DCIS主要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质强化;术后升级为IDC主要表现为区域分布,集簇强化。病灶表现为肿块样强化时,未升级DCIS组边缘清晰,术后升级IDC组多为边缘毛刺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上,术后未升级DCIS主要为平台型,其次为渐增型,而术后升级为IDC则主要为流出型,其次为平台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MRI成像对于CNB证实的DCIS是否存在手术后病理学升级具有潜在价值,有利于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升级空芯针穿刺活检动态增强磁共振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大小与FNA-Tg测值的关系

    陈易来陈煜东詹维伟周伟...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大小与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测值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96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疾病相关的颈部淋巴结136枚,以穿刺细胞学结果或石蜡病理为金标准,将颈部淋巴结分为良性和恶性。对患者的颈部可疑淋巴结进行超声评估,测量淋巴结在最大切面上的长轴和短轴,对淋巴结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和FNA-Tg测定,FNA-Tg样本使用ECL分析仪(Cobase 602,瑞士罗氏)和ELEXSYS TG II试剂盒测定Tg数值。所有患者穿刺前2周内均完成甲状腺功能的血清学检测,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大小与FNA-Tg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136枚可疑淋巴结中,89枚(65。44%)和47枚(34。56%)分别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和良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FNA-Tg的测值水平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中位数631。550 ng/mLvs 0。056 ng/mL,P<0。001),FNA-Tg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截值为2。71 ng/mL,FNA-Tg/sTg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截值为6。50 ng/mL,淋巴结大小与FNA-Tg的测值及诊断结果无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FNA-Tg测值结果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的大小本身不影响FNA-Tg的测值及诊断结果。

    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癌淋巴结超声

    磁共振ESWAN序列对建立脑微出血病变等级制度的定量研究

    宋诗倩吕月琴张琼方阮雯乐...
    24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磁共振三维增强多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相位值(PV)完善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的分级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ESWAN序列扫描的100例患有CMBs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29例脑内无异常影像表现且无其他基础疾病的健康志愿者。根据病变诊断结果将CSVD组分为CMBs组、腔隙性脑梗死(LI)组(CMBs单独合并LI)、脑白质病损(WML)组(CMBs单独合并WML)、LI+WML组。将局限于两个脑区内且LI的病灶数小于3个的定义为散发LI,否则为多发LI;Fazekas I级定义为轻度WML,否则为重度WML。采用医院后处理软件勾画并测量CSVD组各CMBs病灶以及健康组红核与黑质的PV值,分析CMBs病灶PV值与健康红核黑质的差异以及LI、WML病变发生状况与CMBs PV值的关系。结果 CSVD组各脑区CMBs病灶与健康组红核、黑质的平均P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599,P<0。001);不同WML病变程度、LI病灶个数时CMBs平均PV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P=0。027、0。047)。根据影响程度初步将CMBs I级定义为PV值>-0。74,CMBs II级定义为PV值-0。81~-0。74,CMBs III级定义为PV值-0。84~-0。81,CMBs IV级定义为PV值-0。89~-0。84,CMBs V级定义为PV值<-0。89。结论 CMBs病变与LI、WML病变程度相互影响;磁共振ESWAN序列的PV值能量化反映CMBs的病变程度,以此为依据建立CMBs的病变等级制度,有望取代目前相对主观的人工计数评估方式,辅助实现CMBs早期病灶的精准检出、CSVD疾病初期的快速诊断。

    脑微出血三维增强多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磁共振定量诊断

    高分辨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亚厘米肺纯磨玻璃结节腺体前驱病变与微浸润腺癌的价值

    徐振宇杨云竣段锐郭莉...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表现为亚厘米肺纯磨玻璃结节的腺体前驱病变和微浸润腺癌(MI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亚厘米纯磨玻璃结节患者共计68例(75个肺结节),包括6个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6个原位癌及43个MIA,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腺体前驱病变组(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和微浸润组(MIA),将其分为训练组54例(60个pGGN),验证组14例(15个pGGN)。采集临床资料(年龄、性别)、CT定性参数(边界、毛刺、分叶、支气管异常征、内部血管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征)及定量参数(最长径、最短径、平均CT值、最大CT值、最小CT值)。利用ITK-SNAP软件对每个纯磨玻璃结节行手动分割并导入AK软件进行影像特征提取。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训练组中两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特征模型及联合模型。通过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各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使用Delong's检验比较各模型之间的差异。采用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联合模型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性,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联合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结果 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训练组AUC=0。857,95%CI:0。764~0。951,P<0。0001;验证组AUC=0。84,95%CI:0。592~1。000,P=0。0071),高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0。835,95%CI:0。735~0。935,P<0。0001;验证组AUC=0。82,95%CI:0。563~1。000,P=0。0145)和临床特征模型(训练组AUC=0。764,95%CI:0。636~0。864,P<0。0001;验证组AUC=0。63,95%CI:0。347~0。913,P=0。3677)。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预测观察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高分辨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有助于术前鉴别表现为亚厘米肺纯磨玻璃结节的腺体前驱病变和MIA,提升肺结节诊治及管理水平。

    影像组学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磨玻璃结节腺体前驱病变微浸润腺癌

    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汤敏闫天慧杨倩孙慧...
    25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评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关联,识别相关风险因素,为CIS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连续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9例及健康志愿者90例,分别作为卒中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技术测量多个部位内脏脂肪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腹膜前脂肪厚度、右肾后周脂肪厚度、内脏脂肪体积及左右肾脂肪囊厚度等多个内脏脂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AT的OR值为2。258(1。805~2。834),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OR=1。004,P=0。013)、EAT(OR=4。040,P<0。001)对CI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IMT、EA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82,有较高的敏感度,确定其临界值分别为1275 μm、17。54 mm。结论 超声测量多部位内脏脂肪参数与CIS有关,IMT、EAT是CIS的独立影响因素,IMT、EAT值越大患CIS的风险越高,其中EAT的诊断效能更高;当超声检测的EAT超过临界值时,临床可以通过早期指导或干预以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

    脂肪内脏脂肪测量超声检测缺血性脑卒中

    封闭隔离环境暴露对海员脑功能影响的静息态fMRI研究

    褚者者张建平蔡知远陈双红...
    26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海上封闭隔离环境及暴露年限对海员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预防职业环境暴露对海员脑功能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8月招募30名长期从事海上作业的男性职业海员作为海员组,年龄19~29岁,工作年限1~11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采用Magneton Skyra 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匹配无海上作业经历的普通被试3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18~28岁,Magneton Skyra 3。0 T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从OpenNeuro公共数据库下载。计算两组静息态ALFF、fALFF和ReHo指标,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脑区ALFF、fALFF和ReHo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ALFF、fALFF和ReHo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和出海年限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海员组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小脑脚1区的ALFF值较高,左侧嗅皮质的ALFF值较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以及右颞级颞上回的fALFF值较高,右侧枕中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中央前回的fALFF值较低;右侧海马旁回ReHo值增高,右侧颞下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中回ReHo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海员组右侧中央后回ALFF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呈弱正相关(r=0。369,P=0。049),右侧枕中回fALFF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呈弱负相关(r=-0。370,P=0。048)。结论 长期职业封闭隔离环境暴露对海员多个脑区的脑功能活动造成影响,海员右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与工作年限存在弱正相关性,右侧枕中回的fALFF值与海员的工作年限呈弱负相关。

    封闭隔离环境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海员

    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王丹任瑞民任雯陈秀斌...
    2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3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153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灰阶超声图像手工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组学特征,LASSO特征降维后采用3种机器学习方法建模并选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对模型性能评估,采用Hosmer-Lemeshow适合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并绘制校正曲线,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探讨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模型性能表现最优,此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95%CI:0。787~0。928)和0。832(95%CI:0。708~0。936),校准曲线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 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具有术前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精准诊疗。

    膀胱肿瘤影像组学病理分级

    MRI诊断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价值及影像学特征

    李小军黎学兵陈钇地姚鹏...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RI定量指标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3年4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接诊的疑似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162例。患者检查前均先休息30 min后行MRI扫描,并对对内侧髁、外侧髁T1、T2、T2*值及髌骨脂肪含量(FF)值进行测量。在MRI扫描后1周内行膝关节镜检查,根据镜检结果是否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3)与对照组(n=69)。比较2组各MRI指标,并以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常规扫描对关节软骨变性检出率仅为66。67%,半月板退变检出率为61。53%。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腔隙狭窄、关节积液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9。47%、92。86%、93。33%。观察组患者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对膝关节退行性该病诊断截断值分别为1018。92、39。27、22。34、994。71、39。91、22。74、79。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892、0。619、0。813、0。904、0。917、0。791(P<0。05)。结论 MRI常规扫描对关节软骨变性、半月板退变检出率较低,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均可用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MRI诊断价值ROC曲线分析

    超低剂量胸部CT不同重建算法对肺炎定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陈伟婷马光明何立宇杨璐...
    28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超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滤波反投影、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等不同重建算法对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uAI-Discover-NCP)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7月~2023年12月就诊的43例肺炎复查患者,采用个性化超低剂量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40%强度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不同强度DLIR(DLIR-M、DLIR-H)、在DLIR-H处理上叠加E2的边缘强化(DLIR-H+E2)重建图像,共获得5组图像。测量5组图像空气、肺组织、胸主动脉、左肩胛下肌、胸10椎体的CT值、噪声值,计算信噪比。2位医师对5组图像肺整体质量及肺炎显示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将图像导入CT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独立分析,记录肺炎指数、肺炎体积及肺炎体积百分比、肺炎质量及肺炎质量百分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定量参数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 5组图像在肺实质、胸主动脉、左肩胛下肌、胸10椎体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织噪声及信噪比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LIR-H组的图像噪声最低、信噪比最高,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对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高(Kappa=0。811~0。894),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肺炎显示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IR-H与DLIR-H+E2组整体图像质量、肺炎显示主观评分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肺炎定量参数(肺炎指数、肺炎体积及肺炎体积百分比、肺炎质量及肺炎质量百分比)组间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剂量扫描条件下,影像辅助肺炎定量分析结果不受重建算法的影响。与滤波反投影、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40%相比,高强度深度学习图像重建能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明显提升图像质量,在临床诊断有较大的优势。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图像质量肺炎人工智能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