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A-AION患者昼夜血压、外周血ACA变化与BCVA、GC-IPL厚度的相关性

    刘梅宿梦苍杨卫国黄祥訸...
    962-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患者昼夜血压及外周血抗心凝脂抗体(ACA)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96 例NA-AION患者(共 96 眼)为NA-AION组,另择本院同期50岁以上无眼科疾病的40名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昼夜血压变化、外周血ACA、BCVA及GC-IPL厚度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AION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A-AION患者昼夜血压、外周血ACA水平及BMI值与BCVA、GC-IPL厚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A-AION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BCVA、GC-IP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NA-AION组高血压、BMI≥25 kg/m2、嗜酒、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7分、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比例均大于对照组,且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外周血A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BMI≥25 kg/m2、嗜酒、PSQI评分>7分、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外周血ACA水平均是NA-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A-AION组的BCVA(LogMAR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GC-IPL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A-AION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外周血ACA水平及BMI均与BCVA(LogMAR视力)呈正比(P<0.05),与GC-IPL厚度呈反比(P<0.05);血压昼夜节律与BCVA(LogMAR视力)呈反比(P<0.05),与GC-IPL厚度呈正比(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外周血ACA表达异常及BMI值与NA-AION的发病相关.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血压外周血抗心凝脂抗体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CC、ProGRP及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路颖慧安美霞朱雯怡
    967-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展开治疗的1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A组;另抽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7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SCC、ProGRP及CEA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SCC、ProGRP及CEA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CC、ProGRP及CEA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患者血清SCC、ProGRP及CEA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C、ProGRP、CEA及三者联合诊断NSC的AUC分别为0.691、0.815、0.822、0.832.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SCC、ProGRP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SCC、ProGRP及CEA存在差异,血清SCC、ProGRP及CEA均可有效辅助诊断NSCLC,且三者联合诊断能提高诊断效能.

    非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前体癌胚抗原

    CTA联合血清MMP-9、TIMP-1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

    戴云蛟贾婕殷少龙刘晓翠...
    971-974,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血管成像(CTA)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均行CTA检查,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另选择同期至此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结果 140例患者,共检查463条头颈血管,经CTA诊断无狭窄236条、轻度狭窄66条、中度狭窄36条、重度狭窄46条、闭塞22条,与DSA对照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90.15%;CTA诊断轻度狭窄患者74例、中度16例、重度46、闭塞4例,与DSA对照CTA诊断灵敏度82.50%、特异度83.33%;研究组患者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8、33.925,P<0.05),且研究组患者随着狭窄程度增加,血清MMP-9、TIMP-1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98.37、901.001,P<0.05);MMP-9以247.14 ng/mL为临界值,阳性53例,阴性87例;TIMP-1均值(239.21 ng/mL)为临界值,阳性53例,阴性87例;以CTA阳性为基础,MMP-9、TIMP-1任一指标阳性则定义为联合诊断阳性,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80.00%.结论 CTA联合血清MMP-9、TIMP-1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应在密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A检查基础上联合MMP-9、TIMP-1水平检测.

    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成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诊断

    CCL28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

    晏远飞王兆媛刘景
    975-978,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C趋化因子配体 28(CCL28)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市雨花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本院门诊随访复查的哮喘缓解期患者50例为缓解组,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CCL28水平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CCL28水平诊断哮喘急性发作价值;比较急性发作哮喘患者不同严重程度CCL28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CCL28水平、肺功能指标与急性发作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CCL28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期CCL28水平>缓解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515.910,P<0.05).采用ROC分析血清CCL28水平诊断急性发作期哮喘的AUC、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8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88.0%.CCL28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04,P<0.05),PEF、FEV1、FEV1/FVC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12、58.305、50.403,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CL28与急性发作期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31,P<0.05),PEF、FEV1、FEV1/FVC与急性发作期哮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822、-0.843、-0.826,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CL28与PEF、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847、-0.890、-0.821,P<0.05).结论 CCL28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有望作为临床诊断哮喘急性发作的标志物,且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肺功能指标相关密切.

    哮喘急性发作CC趋化因子配体28

    白介素37下调多药耐药基因-1逆转肺腺癌紫杉醇耐药的研究

    王梦馨陈文李晨瑜李志文...
    979-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白介素37(IL-37)在抑制肺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方面的潜在作用,及其对于耐紫杉醇的A549/TAX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处理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等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IL-37 对耐紫杉醇A549/TAX细胞的影响.结果 紫杉醇明显抑制了A549和A549/TAX细胞的增殖,其中A549/TAX的耐药指数RI为16.88.100 ng/mL的rhIL-37显著抑制了A549/TAX细胞的增殖.在紫杉醇和rhIL-37联合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仅用紫杉醇处理组(P<0.05).此外,rhIL-37在24小时后显著抑制了A549/TAX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非细胞毒性浓度的rhIL-37也能显著抑制A549/TAX细胞的集落形成.经rhIL-37作用48小时后,A549/TAX细胞中MDR1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下降了约66%(P<0.05).结论 IL-37与紫杉醇联合处理可有效抑制A549/TAX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通过降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逆转细胞的耐药性,为IL-37在肺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白介素37紫杉醇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基因-1

    纳米抗体在体内外诊断和治疗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

    于艳妮周雁邵丽莹宋宇...
    985-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目前已知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最小抗体,纳米抗体(nanobody,Nb)近年来在医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对于常规单克隆抗体制备繁琐、成本高、运输保存条件苛刻而言,纳米抗体结构简单、稳定性极高,在极端的条件下仍然保留与抗原结合的特性,同时其具备水溶性高、穿透力强、免疫原性弱、排斥反应小、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等优势,使得其被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本综述将归纳纳米抗体的生物学性能和结构特征,阐明其在小分子、病原体和癌症等方面的诊断功能以及感染和肿瘤等治疗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纳米抗体的发展进行展望.

    纳米抗体重链可变区体外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