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ox-LDL、sdLDL-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尚雪峰王娟张鹏轩
    1161-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ABCD-3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危组(n=77)、中危组(n=93)和高危组(n=46),另选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 150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以及观察组不同ABCD-3评分患者血清ox-LDL、sdLDL-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ox-LDL、sdLDL-C水平与ABCD3评分的相关性;发病后随访患者1年,根据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AI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IS组(n=43)和非AIS组(n=173),比较两组血清ox-LDL、sdLDL-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ox-LDL、sdLDL-C水平对TIA患者进展为AIS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血清ox-LDL、sd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x-LDL、sdLDL-C水平: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TIA患者血清ox-LDL、sdLDL-C水平与ABCD-3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AIS组血清ox-LDL、sd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A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ox-LDL、sdLDL-C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TIA患者进展为AIS的敏感度为 0.791、0.814、0.954,特异度为 0.751、0.636、0.624,AUC为 0.789、0.792、0.872.结论 TIA患者血清ox-LDL、sdLDL-C水平均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显著相关,二指标对TIA患者进展为AI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CYR61、IL-17、Klotho蛋白对Graves眼病病情的评估价值

    王方张欢付志远卜战云...
    1165-1168,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 61(CYR61)、白细胞介素-17(IL-17)、单向跨膜蛋白(Klotho)对Graves眼病(GO)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五科诊治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评估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42例及非活动期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基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TSH 受体抗体(TRAb)、CYR61、IL-17、Klotho蛋白水平及CAS评分,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GO眼病活动期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测价值.结果 活动组Klotho、TSH、FT3、FT4、TRAb、TNF-α、IFN-γ、CYR61水平及CAS评分相较于非活动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3,4.364,5.232,6.100,4.364,7.344,4.890,6.541,6.995,13.283,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TSH、FT3、FT4、TRAb、TNF-α、IFN-γ、IL-17、Klotho、CYR61合并CAS评分为影响GO眼病活动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0,1.667,1.689,1.692,1.742,1.791,1.863,1.887,1.828,1.842,P<0.05);CYR61、IL-17、Klotho联合预测GO活动期的预测价值均高于三者单一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0.827,0.817,0.866(P<0.05).结论 血清CYR61、IL-17、Klotho蛋白与GO活动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联合检测对GO病情预测效能较好,评估价值确切.

    CYR61IL-17KlothoGraves眼病

    miR-203、CREB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王亦旸宋春鸽杨玉秀马若巾...
    1169-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微小RNA-203(miR-203)、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的miR-203、CREB1mRNA的表达水平.治疗后对患者进行 3 年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命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组织的miR-203表达低于正常组织,CREB1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t=29.412、49.955,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ISS分期、miR-203表达及CREB1mRNA表达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命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03高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miR-203低表达患者(P<0.05);CREB1mRNA低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CREB1mRNA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iR-203表达水平降低,CREB1表达水平上升,二者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RNA-203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血清miR-34a、IL-1β及TNF-α联合检测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徐小倩夏勇孙卫国朱莹...
    1174-1177,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34a(miR-34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为病例组(n=88),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34a、IL-1β与TNF-α水平;病例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67)与预后不良组(n=2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IL-1β、TNF-α水平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miR-34a、IL-1β与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15、18.881、21.31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做冠修复、腐质质地软、腐质颜色为浅黄/黄色、血清miR-34a高表达、IL-1β水平升高及TNF-α水平升高均是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34a、IL-1β、TNF-α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3、0.805、0.780、0.947,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miR-34a、IL-1β及TNF-α联合检测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成为其治疗预后不良的辅助评估指标.

    不可复性牙髓炎微小RNA-34a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CYFRA21-1、CAR及IL-6联合检测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张震王光明刘玉平常娟娟...
    117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食管癌(E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7日至2023年7月20日期间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为EC的患者共计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肿瘤组织病变情况分为治疗有效组(n=62)与治疗无效组(n=3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血清CYFRA21-1、CAR及IL-6与E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三者联合检测对E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血清CYFRA21-1、CAR和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的增加、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期、血清CYFRA21-1、CAR及IL-6表达水平的升高均为影响EC同步放化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YFRA21-1、CAR、IL-6 以及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 0.989、0.726、0.727以及0.995.结论 血清CYFRA21-1、CAR及IL-6均能有效预测EC同步放化疗疗效,且三者联用预测价值更高.

    血清细胞角蛋白19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6

    1例RHD-CE(3-7)-D基因重组与RHCE变异型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唐炳娣蔡仲仁邓泳诗伍昌林...
    1183-1186,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用PCR-SSP法对RhDCcEe(RhD、RhC、Rhc、RhE、Rhe)基因型进行检测;三代全长测序技术对RHD/RHC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卡法鉴定ABO、RhD、RhCcEe血型抗原的结果为:A抗原(-)、B抗原(-)、RhD(1+)、RhC(4+)、Rhc(1+)、RhE(1+)、Rhe(4+)、对照孔(-);试管法ABO、RhD、RhCcEe抗原鉴定该患者表型为:A抗原(-)、B抗原(-)、RhD(w+)、RhC(4+)、Rhc(w+)、RhE(w+)、Rhe(4+),对照管(-);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患者不规则抗体阴性;PCR-SSP法血型基因分型RhDCcEe结果:RhD(+)、RhC(+)、Rhc(+)、RhE(+)、Rhe(+);RHD/RHCE基因结果:RHD单倍体1为外显子 1-10全缺失,而单倍体2为外显子RHD-CE基因重组融合,且确认其重组类型为RHD-CE(3-7)-D,起点在外显子2(g.20238-20312之间),终点在外显子 8(g49184-50480之间),同时RHCE基因第 6外显子存在新碱基点突变RHCE*cE(827C>A).结论 RHD-CE(3-7)-D基因重组融合与RHCE*cE(827C>A)新等位基因突变可能引起D、cE血型抗原弱表达,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RhD/cE弱抗原RHD-CE(3-7)-D重组RHCE*cE(827C>A)三代全长测序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陈昶旭陈湘芸张冰阳林冠峰...
    1187-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IE)是由我国科学家引领开拓且国外科学家竞相跟进的新兴科研领域,开发AIE 新材料和拓展AIE材料的新应用是材料科学与检验医学交叉共融的前沿热点.具有AIE效应的新型荧光材料克服了传统荧光材料聚集状态下的荧光猝灭效应的不足,其独特的发光机制和性能优势使其在疾病诊断检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已被较广泛开发应用.本文聚焦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感染性疾病及肿瘤两大热点方向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新一代疾病诊断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聚集诱导发光疾病诊断感染性疾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