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育种产品的物流优化与冷链管理研究

    乐冰滢
    5057-5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优化与冷链管理对于确保生物育种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它们帮助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本研究分析了生物育种产品的特性,强调了它们对温度和湿度条件的敏感性以及储存和运输中的特殊要求,并探讨了物流优化策略,包括物流网络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和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冷链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案例,探讨冷链在生物育种产品中的作用和技术创新,以期为温度敏感产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生物育种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优化与冷链管理,旨在为供应链管理和生物育种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生物育种产品物流优化冷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

    新疆葡萄砧木叶片解剖结构观察及抗旱性评价

    丁祥钟海霞王西平宋军阳...
    5064-5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新疆葡萄砧木叶片进行抗旱性评价,本研究以'Beta'、'SO4'、'5BB'等25种不同砧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等手段,使用Image J软件删除对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利用SPSS25.0软件对砧木的抗旱性进行聚类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能准确评价砧木抗旱性能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下表皮、角质层等厚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抗旱能力也有所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能力较强的砧木品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抗旱性较强的砧木品种:'SO4'、'河岸4号'、'Dogridge'、'Doult'、'自由'.抗旱能力中等的品种:'山河4号'、'河岸2号'、'河岸3号'、'河岸5号'、'河岸7号'、'河岸9号'、'河岸10号'、'Gloirede'、'188-08'、'Beta'、'Stdoarge'、'101-14MG'.抗旱能力弱的品种为:'110R'、'5C'、'5BB'、'11039'、'山河 3 号'、'Harmony'、'山河1号'、'Ganzin'.本研究为新疆地区抗旱砧木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品种抗旱性鉴定奠定理论基础,后期还需结合抗旱田间表型和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葡萄砧木叶片解剖细胞学抗旱性评价

    哈密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及光合荧光响应

    杨鸿基魏立星康江芳马新超...
    5075-5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哈密瓜对低温胁迫生理及光合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前期选出的耐低温品种'比斜克齐'为试材,通过4 ℃低温处理,测定哈密瓜幼苗第二片真叶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含量、SOD、POD酶活性变化、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SOD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POD活性一直升高.低温胁迫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Pn呈下降趋势;Gs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胞间CO2浓度上升,气孔限制值下降,Fm、Fv/Fm、Fv/Fo明显下降,Fo、Fv先上升再下降.此外,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哈密瓜抗寒品种的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也随之增强,光合作用减弱,胞间CO2浓度上升,叶绿素荧光下降.本研究结果为哈密瓜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哈密瓜低温胁迫生理响应光合荧光特性

    地果不同发育时期质地和营养品质分析

    王继玥刘政宏姜连叶林...
    5084-5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果的果实发育过程,采用质构仪测定了 4个发育时期(盛花后20,50,100和150d)果实的质地参数(硬度,胶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5种有机酸含量以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地果成熟过程中,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重均不断增加,颜色也由棕色逐渐变成深红色.果实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内聚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弹性和回复性没有明显规律.果实的糖分和VC含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和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烟酸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地果果实的总黄酮含量与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正相关,总多酚含量与硬度、胶着性极显著正相关,与咀嚼性显著正相关,烟酸含量与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极显著正相关,与回复性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含量与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地果果实不同时期的质地参数和营养品质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果实发育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地果果实质地营养品质

    外源脱落酸对钩藤中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周浩强玮敖雯雯路星星...
    5091-5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外施ABA对钩藤中活性成分钩藤碱(RIN)和异钩藤碱(IRN)合成与积累以及生物碱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RIN和IRN生物合成对ABA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6月龄的钩藤为材料,外施不同浓度的ABA,利用HPLC测定不同浓度脱落酸处理后钩藤叶中RIN和IRN的含量积累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STR、TDC、SGD和G8H等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00 μmol/L的ABA溶液最适于促进钩藤叶中生物碱的合成积累,处理后2 d两种生物碱含量就比对照提高了 1倍;同时,qPCR显示合成途径中SGD、TDC、G8H和STR家族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因此,合理外施ABA溶液有助于促进钩藤活性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提高钩藤的经济效益,对钩藤药材的高效优质种植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阐明钩藤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钩藤基因表达萜类吲哚生物碱脱落酸

    红麻、厌氧混合菌群及红麻骨炭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

    陈常理马前安霞尉吉乾...
    5098-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厌氧混合菌群、红麻种植及红麻骨炭粉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洒菌后盆栽薄膜覆盖封闭、盆栽无薄膜覆盖封闭及大田无薄膜覆盖封闭进行处理,通过对盆栽水稻收割后的株高等10个性状进行考种调查及对三套方案各处理的水稻糙米重金属Cd含量进行检测,并检测各处理在洒菌时(前期)、收割时(后期)土壤Cd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无薄膜封闭处理比有薄膜封闭处理后的农艺性状较好,性状大小顺序为HYT>HY>Y>CK,干谷产量与对照相比,HYT的产量增加49.65%,HY增加35.45%,Y的产量增加21.24%;各处理对谷子糙米Cd含量降低具有一定作用,糙米Cd含量高低顺序均为HYT<HY<Y<CK,与对照CK处理相比,其中盆栽无薄膜封闭的HYT处理降低了 93.13%,HY处理降低了 83.26%,大田无薄膜封闭的HYT处理降低了 63.36%,HY处理降低了 34.91%;三套试验的各处理对土壤重金属Cd都具有一定的降低转移能力,有薄膜封闭处理为Y降低转移能力最强,其次是HYT.盆栽无薄膜封闭处理和大田无薄膜封闭处理均为HYT降低转移能力最强,HY次之.各处理土壤镉金属形态中的可利用形态均降低,并且不可利用形态增加,从而降低植物对其的吸收.盆栽无薄膜封闭处理和大田无薄膜封闭处理的变化趋势相似.

    T-Abs菌红麻红麻骨炭粉水稻产量Cd含量

    丛枝菌根接种对黄檀的抗旱性影响

    邓创王志高朱锦茹姚良锦...
    5107-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可以通过与植物共生来增强植物抗性的微生物.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檀(Dalbergia hupeana)的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MX)、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YT)、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GN)、三个菌种等量混合接种(MIX)和不接种(CK)共5个处理,模拟自然干旱条件下,探究丛枝菌根对黄檀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黄檀的总生物量、株高和根系生长;(2)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3)综合评价各个菌根处理的黄檀抗旱性为MIX>GN>YT>MX>CK.从而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强黄檀的抗旱性.

    丛枝菌根真菌黄檀干旱胁迫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三种云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燕兴齐海钧白玉娥娜苏勒玛...
    5115-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沙地云杉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白扦为试材,设置5个营养液浓度和1个对照处理,探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三种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云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白扦和红皮云杉虽然有波动升高,但总体还是呈下降趋势.C1下三种云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有提高,沙地云杉在C5下的抑制最为明显.(2)营养液浓度相同下的三种云杉做比较,除C5外,沙地云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显著高于红皮云杉和白扦.(3)不同浓度营养液对三种云杉根长生长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C1下对根的生长有一定促进随后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4)利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三种云杉的各项指标,三种云杉中沙地云杉对营养液的反应效果最明显,其次为红皮云杉,再次是白扦.本研究系统的比较了沙地云杉、白扦、红皮云杉在不同营养液浓度下的各项指标.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三种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三种云杉初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情况,为当地云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云杉属营养液种子萌发生长指标

    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与实践

    李雅礼唐华园黄群策李新奇...
    5124-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介绍了以普通核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其探索历程,阐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价值.从2015年成功创制出符合水稻核雄性不育系标准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Gt1s、繁殖系Gt1S及其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以来,已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理论与应用体系,选育了 G3s等一批第三代杂交水稻优良不育系和R17-1等一批优良恢复系;通过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培育出'三优1号'等一批强优势苗头组合在生产上示范推广.研究表明,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生产应用将改变水稻遗传改良和生产格局,由此开创水稻育种和生产新局面.

    第三代杂交水稻籼粳杂种三优1号普通核雄性不育系

    三种主要植物激素的合成代谢与信号转导调控水稻株高的研究进展

    李金玫吴斌张先文
    5132-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株高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研究表明,半矮化有利于水稻的抗倒伏与丰产性能,并且与赤霉素合成基因SD1突变有关,因此推测激素是调控株高的重要因素,阐明激素在植物内的合成代谢途径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s,GAs)、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三种主要植物激素在水稻中的合成代谢途径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其在调控水稻株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提供新的信息和线索.

    水稻株高激素合成代谢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