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位表达赤霉素降解酶基因促进木本植物小桐子成花转变

    胡颖雄明新陶彦彬徐增富...
    439-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桐子(Jatrophacurcas L.)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其营养生长过于旺盛是其种子产量低的原因之一.赤霉素在大多数多年生木本植物中抑制成花转变.为了降低小桐子内源赤霉素含量、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本研究采用拟南芥花特异性表达的AtAP1(Arabidopsis tholiana APETALA1)启动子驱动小桐子赤霉素降解酶基因JcGA2ox6在小桐子中表达.结果显示:转基因小桐子的叶片颜色变深,叶面积变小,单株总花序数目显著增多,花序变小而紧凑,且雌花和雄花变小,雌雄花数目均减少,单个花序中的雌花比例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特异性表达小桐子JcGA2ox6能促进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

    小桐子赤霉素JcGA2ox6开花多年生

    中药材白及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金亮郭方其付曼曼吴超...
    446-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干燥块茎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价格逐步走高,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白及混伪品.相对于传统的形态、理化、显微鉴定,分子鉴定较为快速、准确、客观.分子鉴定方法根据生物间的分子特征差异进行鉴定,不受自然环境、生长发育阶段等外部因素影响.本研究综述了分子标记、DNA条形码策略在白及鉴定上的应用:分子标记可鉴定白及及其近源物种,主要涉及ISSR、SCAR、SSR、SNP等标记;采用ITS2序列结合二级结构分析、ITS+ycfl序列可以鉴定白及属内及其他混伪品.本综述旨在为白及分子鉴定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白及(Bletillastriata)混伪品分子鉴定分子标记DNA条形码

    生物育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与长期投资回报的评估分析

    孙方方
    45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生物育种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尽管生物育种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如何准确评估其经济效益和长期投资回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生物育种技术的经济效益,包括其对农业产量、农民收入和食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同时,本研究还评估了生物育种技术的长期投资回报,通过对多个成功案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些分析,本研究为决策者、研究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关于生物育种技术经济效益和长期投资回报的有力证据和建议.

    生物育种技术经济效益长期投资回报评估分析农业创新

    生物育种研发支出的会计选择:资本化与费用化

    王彩吴雪青
    459-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生物育种研发支出的会计选择,具体研究了资本化和费用化这两种不同的会计方法.本研究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对公司、投资者和决策者的潜在影响.资本化有助于提高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但可能带来更多复杂性和税务问题.而费用化有助于提升短期盈利和现金流,但可能导致长期创新潜力被忽视.本研究还考察了公司规模和类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研发项目性质和可量化性等多个因素对会计选择的影响.本研究突出了监管机构的角色,提出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以协助公司更明智地应对这一关键的会计决策.

    生物育种会计选择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

    生物育种法规遵循度与执行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荣幸黄玉芬
    46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育种法规的遵循度与执行效果评估是确保食品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育种法规遵循度与执行效果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和方法学.研究包括生物育种法规的定义与分类、国际与国内法规概览,以及法规对生物育种的影响,分析了法规遵循度评估方法、执行效果评估方法以及法规遵循度与执行效果评估所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问题、数据可用性和国际合作等.通过综合研究和成功案例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启示.这些研究有助于为生物育种法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全面、可持续的方法,从而促进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生物育种法规遵循度执行效果评估方法

    绿洲灌区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崔文强杨彩红田琨
    472-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出有利于小麦、玉米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耕植模式,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免耕(NT)、传统耕作(CT)两种耕作方式,小麦玉米间作(W/M),小麦后插播冬油菜玉米轮作(W-G→M)、小麦玉米轮作(W→M)3种种植模式,测定不同耕作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的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CT相比,NTW/M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CTW/M分别高出54.96%、1.18%、13.79%;NTW/M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较CTW/M分别高出53.19%、25.99%,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净光合速率较NTW-G→M、NTW→M分别高出34.81%、32.73%,气孔导度分别高出1.02%,35.62%,蒸腾速率分别高出8.89%、30.92%;与CT相比,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TW/M分别高出8.93%、3.19%;NTW/M玉米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TW/M分别高出20.79%、7.97%,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NTW-G→M分别高出8.33%、2.10%;NTW/M小麦4叶片、2叶片叶绿素含量较NTW→M分别高出10.33%、12.55%;与CT相比,NTW/M小麦产量较CTW/M高出24.08%;NTW/M玉米产量较CTW/M高出10.16%,与轮作相比,NTW/M小麦产量较NTW-G→M、NTW→M分别高出9.56%、17.07%.因此,NTW/M处理更有利于小麦、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实现增产,是河西灌区值得推广的一种耕植模式.

    耕作方式种植模式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产量

    基于SNP芯片划分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邹成林谭华黄开健翟瑞宁...
    480-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CIMMYT玉米自交系在广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目前利用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杂交已成功选育出许多适合广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了解CIMMYT和广西玉米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关系,本研究以20份CIMMYT自交系和169份广西自交系为供试材料,以5份中国骨干自交系和4份广西骨干自交系作为参照系,利用10K玉米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开展遗传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划分参试材料的杂种优势群.研究结果表明,189份玉米自交系绝大多数杂合率均小于10%,纯合度较高.CIM-MYT 自交系相互间遗传相似性较高,与广西玉米自交系间遗传相似度较低.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将189份自交系分为PB群、SPT群、'桂单162-0810'母本群、'桂单162'父本群、'桂单0810'父本群和其他类群,其中大部分CIMMYT玉米自交系属于SPT群,大部分广西玉米自交系属于'桂单162-0810'母本群、'桂单0810'父本群和其他类群.可见,CIMMYT与广西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大多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两类自交系进行杂交能够较大概率获得优良玉米品种.

    SNP芯片CIMMYT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大豆萌发期和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孙鹏宇裴双康周永刚李海燕...
    490-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高效、准确的大豆种质综合抗旱性评价体系,筛选抗旱且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00份不同地区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分别统计萌发期的种子发芽势、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种子发芽指数和相对种子萌发抗旱指标及全生育期的6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针对萌发期抗旱评价,通过计算伤害率与隶属函数值,筛选出15份高抗旱型品种;针对全生育期抗旱评价,通过各性状抗旱指数(DI)、耐旱系数(DC)、加权耐旱系数(WDC)的数据,筛选出5份高抗旱型品种;进一步,针对不同时期的综合抗旱评价,基于各性状抗旱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淮豆16'、'贡选1号'、'贡科豆8号'等6份在萌发期和全生育期都性状优异且综合抗旱性较强的种质材料.同时,对上述大豆不同时期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抗旱评价体系与各时期不同评价方法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该方法可以对大豆种质资源抗旱能力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综上,本研究结果为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及生产应用提供方法与抗旱材料.

    大豆抗旱性萌发期全生育期

    小豆缺铁突变体分离群体叶色及产量性状分析

    晁兴晨顾忠珺万平杨凯...
    503-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小豆铁吸收代谢突变体作图群体叶色性状的变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河北801'(耐缺铁野生型)×FMY011(缺铁敏感突变体)和MY076(耐缺铁突变体)×GM352(缺铁敏感资源)的F2分离群体的叶色分离情况,测定了叶绿素SPAD值,并分析了其与单株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F2群体分离出新叶黄化和正常单株,其叶绿素SPAD值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SPAD值与单株产量、单株荚数、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缺铁引起的新叶黄化会降低小豆产量.缺铁胁迫验证田间叶色分离表型,结果显示'河北801'×FMY011群体的叶色表型与田间叶色分离符合度高,新叶黄化F2单株的F2∶3家系全部黄化,新叶绿色F2单株胁迫下其96.62%F2∶3家系表现正常绿叶或呈杂合叶色分离,3.38%新叶绿色F2单株胁迫下其F2∶3家系新叶黄化,表型不符合.MY076×GM352分离群体,田间正常叶色与缺铁胁迫鉴定的叶色一致,但田间新叶黄化F2单株胁迫下仅有36.07%的F2∶3家系仍新叶黄化,60.66%新叶黄化F2单株胁迫下其F2∶3家系表现为杂合叶色分离,3.28%新叶黄化F2单株胁迫下其F2∶3家系叶色正常表型不符合.本研究为进一步定位克隆小豆中铁吸收代谢相关基因和铁生物强化育种提供了基础材料.

    小豆(VignaangularisL.)叶色分离群体缺铁相关分析

    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鉴定

    罗佳杭晓宁汝学娟胡明瑜...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危害重庆市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于2020年,在重庆市潼南区、璧山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合川区、江津区等主要蔬菜基地利用5点取样法采集番茄根结线虫病根样品,分离根结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根结线虫雌成虫为白色柠檬形,雌虫会阴花纹接近圆形,线纹呈波浪形,没有明显的侧线,背弓高,呈梯形,顶部平滑,这些特征与报道的南方根结线虫形态特征相似;研究发现,根结线虫DNA只有用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对该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南方根结线虫的一段cDNA序列(Sequence ID:JK286281.1)一致性为93.75%.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研究中危害重庆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该研究结果对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害防治以及抗根结线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根结线虫病原种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