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植物育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植物育种

张启发

双月刊

1672-416X

mpb@sophiapublisher.com

0898-68966415

570206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分子植物育种/Journal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重测序的槟榔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齐兰杨耀东黄丽云杨玉娟...
    1501-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槟榔是海南重要的热带特色经济作物,栽培品种'热研一号'全基因组已经公布,为InDel标记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利用果实为长椭圆形的槟榔材料的重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在1号染色体上选取42个InDel位点设计引物,筛选出16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4份槟榔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评价,每个标记的信息多样性(PIC)值变幅为0.115 0~0.414 5,平均值0.325 8,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3组,一份来自云南的卵形果单独聚类为第Ⅲ组,来自台湾的2份资源与斯里兰卡的3份材料聚类为一个分支,大部分材料划分到第Ⅱ组,均为来自海南的栽培品种,表明国外收集引进的资源拓宽了海南栽培槟榔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开发的InDel标记能有效地揭示不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反映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将来可有效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关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槟榔基因组重测序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

    锥栗农家品种'油榛'栽培群体的SSR变异分析

    叶树涛方周李颖林吴钧剑...
    1508-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榛'是福建省建瓯市广泛种植的优良农家品种之一.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油榛'栽培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索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由10个SSR引物组合对锥栗农家品种'油榛'栽培群体的30个植株进行PCR扩增,共计扩增出26个条带,多态性条带26个,多态性条带占比100%,30个植株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115 4~1.000 0之间,平均为0.877 2,表明锥栗农家品种'油榛'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了解'油榛'栽培群体30个植株的亲缘关系,对30个植株进行聚类分析,其中YZ5、YZ1单独各聚为一类,其余28个植株聚为一类.研究结果为在锥栗农家品种栽培群体中进行优树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锥栗农家品种油榛SSR遗传多样性

    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万泰香占'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唐梅孙富陆建康卢宏琮...
    1514-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育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供生产应用,研究该品种与其亲本的遗传相似性,为今后亲本的育种选择提供参考.以'泰国丝苗'为母本、'田东香'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万泰香占',于2017年与2018年参加广西恒茂联合体区试广西桂南稻作区晚籼组试验中的区域试验并于2018年同步进行了生产试验.利用香味基因Badh2-E7标记对'万泰香占'及其亲本进行检测;利用48对SSR引物对'万泰香占'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54.8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深两优5814'减产5.90%;2018年生产试验的产量为462.0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减产2.92%.稻米品质达部标二等.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0130号).'万泰香占'和'田东香'含有Badh2-E7香味基因,而'泰国丝苗'未含有Badh2-E7香味基因.'万泰香占'与'泰国丝苗'、'田东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47 5、0.756 8.优质香型常规稻新品种'万泰香占'分蘖力强,米粒细长,饭味浓香适口,适宜在桂南、桂中北作早、晚稻种植.'万泰香占'具有香味及亲缘关系更倾向于父本'田东香'.

    香味常规稻万泰香占选育遗传分析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
    1521-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指导玉米育种工作,本研究以16个新选育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通过NC 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并对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选育自交系17Q372和17Q253可以提高杂交组合产量,1618和17Q619能使杂交组合株高和穗位高降低,17Q372和17Q116能提高杂交种的出籽率,17Q260-3和17Q253有助于提高籽粒长度;组合1628x'郑58'在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SCA效应值最大,具有高产潜力;通过对21个自交系的11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得出在育种工作中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秃尖长、穗行数和出籽率等6个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3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以80个杂交组合的SCA效应值为依据,1628、M1002、1618、Q508、17Q402、17Q416及17Q253等7个自交系可初步划分为SS类群,1503、17Q862、F2222、17Q116、17Q372及17Q305等6个自交系划分为NSS类群.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新选育自交系开展种质改良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玉米(ZeamaysL.)配合力遗传参数优势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高粱登记新品种主要性状综合分析

    李岩余忠浩周伟刘慧...
    1532-1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登记高粱品种数量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为厘清近几年高粱品种性状演变趋势,为高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登记通过的171份高粱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5年间登记高粱新品种数量超过5个的13家育种单位中,有10家是种子企业,共选育高粱新品种126个,占全部品种的73.68%.所有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并且除生育期和淀粉含量外,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表明这批品种变异幅度较大且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对高粱品种共12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生育期、单穗粒重、千粒重和抗丝黑穗病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在高粱高产品种选育中可着重改良上述4个性状以达到高产的目的.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遗传贡献率为62.39%,包含了这批品种大多数的遗传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全部品种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40份高粱品种,以杂交种居多;第Ⅱ类群包含17个高粱品种,生育期适中;第Ⅲ类群全部为晚熟品种;第Ⅳ类群高粱品种均为特用高粱,利用部位为茎秆,所以株高较高,可用于笤帚的加工.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生育期(0.959 4)、千粒重(0.957 5)、单穗粒重(0.955 9)对产量影响最大,这一点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高粱品种登记制度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姚兰陈冠龙李涛孙保娟...
    1543-1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191份茄子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性状,综合应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以期能筛选性状优异的茄子种质,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91份茄子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506~2.045,均值为1.425,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较质量性状高;变异系数变幅为14.47%~55.94%,平均36.15%,性状变异均大于10.00%,说明供试茄子种质资源较丰富.相关分析表明,表观色泽性状间相关性极强,尤其是叶脉色和果萼色;产量性状单果重与叶纵横径、果纵横径等长度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5.10%.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表型综合值(F值),发现最高10%F值的材料在产量、果实外观品质相关性状上显著优于最低10%F值的材料,最终筛选出6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材料(F>0.700),可作为优良种质材料在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5处将191份茄子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划分为4个类群,综合各类群的F值均值和最值,表明第Ⅲ类材料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选育茄子产量和外观性状的优质亲本材料.供试茄子种质资源变异程度高且多样性丰富,通过综合评价筛选性状优异的茄子种质,为茄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茄子种质资源表型评价

    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种'浙大649'的选育

    石子建徐建祥黄倩许玲...
    1559-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新品种'浙大649'是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联合选育的油蔬两用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含油量50.89%、硫甙含量20.82μmol/g、芥酸含量0.73%、油酸含量67.3%,菌核病抗性等级为低抗LR,具有分枝力强、抗倒伏、耐低温等优点.丰产性好,连续两年参加浙江省联品试验,产量分别为3 340.5、2 839.5 kg/hm2.'浙大649'摘薹后的菜籽产量2 626.3 kg/hm2,菜薹产值13 393元/hm2,净收益增加6312元/hm2,菜用具有营养丰富、清脆爽口、叶大茎少等优点.本研究从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菜用表现和栽培技术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浙大649',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浙大649栽培技术品种选育油蔬两用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高油酸花生品种综合分析

    任丽郭敏杰苗建利邓丽...
    1568-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开农1715'为例分析品种的丰产稳产性,本研究对其参加的两年全国北方片区花生区域试验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Genstat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获取各试点每个基因型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数据的BLUP值更接近于真实育种值;'开农1715'产量表现最好;26点次增产,最高增幅39.17%;适宜在北方片区的山东、河南和河北等地种植.因此,'开农1715'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农作物品种提供一个可靠的评价方法.

    花生开农1715BLUP值GGE双标图丰产性稳产性

    铁线莲属不同品种花色表型数量分类

    袁明霞宋微刘换换朱骏...
    1575-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确定义铁线莲属不同品种花色表型数量,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铁线莲育种基地内120种铁线莲盛花期的萼瓣为研究材料,利用高精度光栅分光测色仪测量L*、a*和b*数值,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Q型聚类分析虽可以将供试120种铁线莲品种花色分为浅紫色系、蓝紫色系、红紫色系、白色系、深紫色系、浅红色系和浅绿色系等7类,但不能完全区分相近色系.为使分类更为准确,结合ISCC-NBS色名表示法共获得27个颜色名称,以淡紫、中紫、深紫和深紫粉为多,主要分布于浅紫色系、蓝紫色系、红紫色系、深紫色系和浅红色系中.并通过整理不同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分析花色表型分布特点,构建的数据库以期为品种鉴定及花色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的数据信息.

    铁线莲属花色表型数量分类

    不同施肥土壤微生态环境和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差异分析

    苏初连邓爱妮范琼冯剑...
    1585-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腐殖酸功能肥驱动蕉园土壤生物学的变化特征,为应用腐殖酸功能肥维持蕉园土壤生态功能和保障香蕉安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pH值小于4的典型蕉园酸化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常规追施复合肥为试验对照(NFP),无追肥处理为空白对照(CK),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追施腐殖酸功能肥香蕉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及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NFP相比,FDG 土壤pH值提高0.51个单位,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有益菌群相对丰度增加,镰刀菌属(Fusarium)等致病菌群丰度显著减少,香蕉枯萎病发生率减少14%,根部发病程度减少.腐殖酸型功能肥料有效消减土壤酸化障碍因子,激活土壤酶活性,减少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平衡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提高了香蕉根系生态环境质量,减少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是优化香蕉产业施肥结构的可行施肥措施.

    腐殖酸型功能肥料土壤酶活性香蕉枯萎病微生物种群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