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脑与电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脑与电信
电脑与电信

吴汉荣

月刊

1008-6609

dnydx@163.com

020-83547151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国际科技中心B108室

电脑与电信/Journal Computer & Telecommunication
查看更多>>《电脑与电信》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办,全国发行的省级期刊,原名为《广东电脑与电讯》,2003年改名为《电脑与电信》。从2006年起,本刊主要刊登计算机、互联网、通讯、电子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章,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和介绍外国先进技术的论文。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电脑与电信》为月刊,每期定价6元,全年共72元。您可从邮局邮购,也可以直接从编辑部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下综合管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谈举张立辉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监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局限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F103ZET6单片机和LabVIEW软件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利用RN8302b芯片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系统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预测,通过对采集的电气参数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异常情况.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LabVIEW进行图形化界面设计和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远程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界面实时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了电气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电参数STM32单片机BP神经网络LabVIEW

    完全学分制视域下高职学习成果兑换系统的设计

    成澜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全学分制是高职课程学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完全学分制的学习成果兑换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认定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无纸化和信息化,提高了认定效率.该系统综合研究相关流程和软件技术,实现了权限管理、兑换规则设置、学分兑换和课时预支申请,同时有三级审核和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实现了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

    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学分兑换学时预支Django框架

    应用KANO模型的在线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林育曼
    64-6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提高在线视频学习的效果,通过分析识别用户对教学视频设计要素的需求,优化在线教学视频资源设计,从而提高视频设计质量.通过梳理与分析相关在线教学视频设计文献,确定了16项视频画面设计要素,运用KANO问卷调查并结合Better-Worse系数分析,建立了用户满意度分布矩阵,识别用户对视频设计要素的需求类型及优先度.研究提供交互式字幕(弹幕)、清晰易读的学习内容文本、"全文+关键字突显字幕"、解释性插图、清晰的解说音频、用户可控制的交互设计、真人解说等设计效果.最后结合视频画面设计的各个维度及用户需求类型和优先度,提出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优化建议.

    教学视频用户需求Kano模型

    基于DeFi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创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代旭石连栓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教育形态的重大变革,DeFi开始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文章阐述了DeFi及数字教育资源的研究概况,广泛借鉴DeFi的技术基础,即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结合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共创共享面临的资源质量低、共享意识差、共享效率低、产权难保护等现实挑战,构建了基于DeFi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创共享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价值内涵,以期用DeFi的去中心化等特征赋能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创共享,助力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共创共享生态系统.

    数字教育资源DeFi共创共享模式构建

    基于LoRa的智慧校园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高如正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室是学生长期学习的地方,其内部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是使用手持设备不定期到每个教室进行人工测量,不仅效率低下,且不能实现实时监测.部分智能的联网空气监测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网,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不易于推广.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协议组网的智慧校园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教室部署空气质量传感器,经长距离LoRa无线网络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上报到网关,网关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显著提升教室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部署传输距离远、实施简单、传输可靠,实现了对教室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及预警.

    空气质量LoRa网关

    基于新工科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周翔
    79-8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创新.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以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所面临的挑战.接着,提出了"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思路,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且详细阐述了进阶式项目课程组的具体构建内容与实践应用.实践表明,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在本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新工科智能科学与技术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教学:构建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新体系

    吴国涛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体系革新,运用开源Arduino平台为软件基石,融合智能家居实物为硬件实训平台,重塑实践教学框架,设计了一系列层次递进、开放灵活的实践教学环节.经由这些环节,力促学生创意思维与实操技能的培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能.详细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机制等内容,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践教学体系Arduino平台智能家居系统创新思维培养

    基于"CDIO+BOPPPS"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梁伟娟谢晶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得出该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要求脱轨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构建基于"CDIO+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内容,并探讨了"CDIO+BOPPPS"教学模式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提供新视角.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为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CDIO+BOPPPS教学模式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一平台、三联动、三段式"实习指导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袁劲松吕晓军梁士杰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平台、三联动、三段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顶岗实习指导模式.该模式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导师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全面监控与指导;通过学生、企业导师、学校导师的三方联动,确保实习过程的专业性与有效性;通过实习前的计划准备、实习中的指导管理、实习后的总结评价三段式管理,形成完整的实习指导闭环.此模式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实习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该模式对于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改革,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其他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了借鉴.

    顶岗实习实习指导协同育人

    OBE理念指导下的SAIEC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为例

    张荣华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学生竞争力严重不足.针对该问题,以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为例,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基于OBE的SAIEC模型教学方法设计,通过调研课程目标、分析目标实情、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联合培养为主的五大教学设计实践方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学生能够真正灵活掌握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实践技术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OBESAIEC模型网络攻击与防御教学设计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