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硅酸盐矿石中五氧化二磷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麦纪战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具备大型仪器的实验室,硅酸盐岩石中五氧化二磷测定方法主要有磷钒钼黄光度法、磷钼蓝光度法[1-3]和锑盐钼蓝光度法[4],前二均已被列为国家标准方法(GB/T 14506.9-93).本文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的实验操作繁简、用时长短、试剂配制用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5],得出最适用于测定五氧化二磷的检验方法.综合分析,锑盐钼蓝光度法是更为操作简便、准确、实用的方法,能更好地满足样品的检验需求.

    硅酸盐五氧化二磷测定光度法对比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的创新设计

    王芬华孙连伟王崇侠黄江胜...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冲溶液是一种能使体系pH值稳定的溶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均设置了该实验内容.但根据实践教学发现,传统的实验内容只是设置了单一浓度条件,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变化,这样的设计存在不直观、设置条件单一等问题,达不到本实验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重新设计了这部分实验内容:采用指示剂的显色变化代替pH试纸来检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增设不同浓度、不同缓冲比的缓冲溶液及使用精密pH计,考察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以上创新设计,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又可以通过多因素的实验设计,系统地掌握不同的缓冲条件对缓冲容量的影响.从而达到本实验的教学目的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缓冲作用创新设计pH值

    绿色发展理念下聚氨酯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于油水分离的综合实验设计

    周小英汪卓颖蔡雯斐金秀月...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频发的海洋漏油和大量废弃塑料的有效处理,已成为全球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设计并实施了一项综合实验,旨在制备聚氨酯多孔材料并探索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潜力.该实验以热塑性聚氨酯塑料为原料,用水辅助热致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聚氨酯多孔材料;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角仪表征其结构与性能;通过油吸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聚氨酯多孔材料在油水分离方面的潜力.该实验内容较新颖,综合性强,涵盖了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同时突出了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聚氨酯多孔材料油水分离综合实验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重构探索

    李洁李迎春王文生付一政...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研了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构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类实验-探索创新类实验"三层次递进式、"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设计了适应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及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做中学"实验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新工科教育三层次递进式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仿生智能材料"教学为例

    李明田崔学军肖丽丽王莹...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工科实施课程思政需要特别关注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以"仿生智能材料"课程为例,针对专业选修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现实难题,立足课程育人目标,探索了在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教学方法,分享了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经验,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带入课堂之中,为提高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课程思政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仿生智能材料思政元素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童晓青陶梅平徐彩丽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指导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提出课程思政目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相结合,深挖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实施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信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物理化学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创新精神第二课堂

    新工科背景下以应用为导向的石油工程《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钟珣
    2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长江大学物理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结合当前新工科时代背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呼唤,通过加强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培育团队协作及实践能力;引入翻转课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新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生物质能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钱黎黎李斌顾衡胡亚敏...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着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教学理念.本文以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生物质能课程设计》为例,基于OBE理念,从毕业要求出发反向设计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力求提高学生文献研究、解决问题、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探索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可以更有效地对接毕业要求,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为实践类课程的专业认证和教育改革提供指导.

    OBE理念课程设计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生物质

    浅析生物化学《糖代谢》教学中基于课程科研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李根亮刘会婷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他们就业和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生物化学是医学和生命科学各专业的基础实验性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本文探讨了在生物化学《糖代谢》一章教学中实施课程科研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和实践价值.我们把大学生培养与科研课堂、课题参与、生产实践、企业研发等分阶段依次结合,并结合《糖代谢》章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们构建了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科研育人模式,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和实践人才的需求与传统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育人产出之间的矛盾.通过实施课程科研教学模式,我们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素养.

    生物化学糖代谢课程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OBE教学理念与BOPPPS教学模式下药理学课程思政"金课"教学设计探索——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陈晶杨吟宇伍雅倩邓凤君...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OBE教学理念和BOPPPS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医药学教学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德技兼备的医药学人才的必要途径.药理学作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需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成果产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将基于OBE教学理念及BOPPPS教学模式,探讨药理学课程思政"金课"教学设计,旨在为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参考,培养具有高技能和高素养的药品生产技术人才.

    OBE教学理念BOPPPS教学模式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