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型BCM-100H丙烯聚合催化剂在Horizone装置应用及高性能产品开发

    张祖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BCM-100H催化剂生产较高MFR(熔体流动速率)产品时聚合物细粉较多,不利于装置运行.本文考察了改进型BCM-100H催化剂在Horizone装置的工业应用,并与原催化剂及进口催化剂进行对比;使用该催化剂首次在该装置上开发 3个高MFR高刚性高抗冲共聚产品K8740H、KH39M和KH75M.结果表明:改进后BCM-100H催化剂活性,氢调敏感性,共聚能力等性能基本不变;聚合物粉料中≤0.15 mm细粉减少约80%,聚合物等规指数(绝对值)提高0.5%,优于进口催化剂;K8740H弯曲模量和常温冲击强度分别是1.36 GPa和 8.51 kJ·m-2,优于进口同类产品;KH39M和KH75M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是1.57 GPa,6.00 kJ·m-2 和1.59 GPa,5.84 kJ·m-2,优于国产同类产品;对助剂进行了筛选优化,可将产品弯曲模量提高 5%~10%.产品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 1.72 GPa和 5.72 kJ·m-2,超过进口同类牌号水平.

    聚丙烯催化剂Horizone高刚性高熔体流动速率

    煅烧温度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铌氧纳米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余彪李鹏南云
    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结构的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可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于此,本文报道了 TiNb24O62 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相应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850℃下煅烧所得到TiNb24O62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是由于其纳米纤维由粒径为 8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迁移和电子的传输.具体来说,在0.4 C时,在850℃下煅烧所得到TiNb24O62 纳米纤维可提供243.5 mAh·g-1的充电比容量,同时,其也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5 C下充电可逆容量可达142.0 mAh·g-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Nb24O62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电化学性能

    喷砂工艺对光吸收层反射率的影响

    孔壮孙勇黄永刚孟凡禹...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喷砂工艺对光吸收层反射率的影响,对钛合金(TC4)进行喷砂粗化处理.研究了沙粒目数对基体表面形貌、粗糙度以及涂层反射率的影响,并以最低反射率为目的对喷砂工艺进行正交优化.结果 表明,最佳的喷砂工艺条件为:目数:150 目、时间:45 s、压力:0.4 MPa.此工艺条件下,光吸收层的反射率为0.28%.

    粗糙度反射率光吸收层钛合金喷砂

    相容剂对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苏龙余兴兴夏建盟刘建军...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纤维与分子链缺乏活性基团的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等)亲和性较差,共混改性时难以形成有效的界面粘结,而使用相容剂能有效改善两相的界面粘接,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文以 4 种不同型号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本身特性,含量以及工艺参数对玻纤增强聚丙烯(G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配方中相容剂为PC-3,比例为3%时力学性能提升最高,而加工工艺为转速350 rpm,喂料100 kg/h时性能最优.

    相容剂聚丙烯力学性能玻璃纤维

    生物炭对稀土尾水中NH4+-N和NO3--N的吸附特性

    杨智周丹黄顺香杨志...
    14-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级渗滤耦合生物系统"是目前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山尾水应用广泛、效果稳定、成本可控的处理工艺,滤料的筛选是工艺升级优化的重点.本研究以木屑、花生壳、稻壳生物炭作为吸附型滤料,研究生物炭对NH4+-N和NO3--N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在 500℃的热解温度下的吸附性能超过300℃,其中,500℃的稻壳生物炭(RBC500)对NH4+-N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平衡吸附量达到25.06 mg/g.同样,500℃的花生壳生物炭(PBC500)在NO3--N的吸附上表现最优,其平衡吸附量为0.82 mg/g.动力学拟合表明RBC500对NH4+-N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NO3--N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拟合表明RBC500对NH4+-N、NO3--N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主要为单分子化学吸附.本研究使用的生物炭对NH4+-N和NO3--N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常用滤料陶粒和沸石,可以作为渗滤耦合生物处理工艺吸附型滤料.

    离子型稀土尾水生物炭吸附氨氮硝态氮

    负载型多级孔FeMnRu/HZSM5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氯苯的研究

    何润田刘红兵王晓光乐俊超...
    1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多级孔负载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烟气中氯苯催化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所有合成的催化剂中,结晶配方为 SiO2∶Al2O3∶TPAOH∶H2O=60∶0.3∶0.26∶1500 的 50 wt.%FeMn-10 wt.%Ru/HZSM5 催化剂(命名为50FeMnRu/HZSM5(0.26))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而多级孔分子筛 HZSM5(0.26)本身并没有活性,并且 Fe/HZSM5(0.26)、Mn/HZSM5(0.26)的催化活性很低;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 Fe/HZSM5(0.26)、Mn/HZSM5(0.26)和 Ru/HZSM5(0.26),50FeMnRu/HZSM5(0.26)保留了HZSM5(0.26)的多级孔结构,并且具有更大的平均孔径,这有利于反应物扩散阻力的降低,并增加了活性成分的分散性,从而增强了催化活性;并且,50FeMnRu/HZSM5(0.26)具有更低的还原温度以及更高的氢气消耗量,这表明其具有更强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氯苯氧化能力.

    氯苯催化氧化多级孔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

    粉煤灰浆体的管道输送性质研究

    周利娟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管道输送粉煤灰比铁路、公路、船运等传统运输方式在经济上更可行,本文主要研究浓度、沉降、粒径对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管道输送浓度是管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对管道输送流速、输送阻力、管径的选择、运行费用都有很大的影响.从流变特性试验结果分析,浆体浓度越大,其流变特性越差,从沉降特性试验结果分析,当浆体浓度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升高时,浆体沉降速度逐渐减缓,当浆体浓度在50%~55%时,沉降速度显著减缓,浆体稳定性较好.

    粉煤灰粘度粒度分布浓度管道输送废物利用

    载铁颗粒活性炭对染料废水厌氧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睿郑一尊许美兰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染料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处理染料废水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微生物协同代谢,存在降解速率缓慢的缺点.为此,本研究制备了载铁颗粒活性炭复合材料,并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中,以改善该废水的厌氧生物降解性能.材料的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颗粒活性炭表面已成功负载了铁;模拟染料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结果显示,以Fe3+与Fe2+比例为 2∶1 制备获得的载铁颗粒活性炭可显著强化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性能.

    染料废水厌氧生物降解碳基材料载铁颗粒活性炭色度

    冷热原油交替输送管道停输策略及再启动安全性分析

    许继凯黄鑫姚志成孙广宇...
    27-3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道停输安全性与沿线油温、土壤温度场等紧密相关,为了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在运行温度不低于油品最低安全温度条件下,采用冷油停输无疑能保证更好的经济性,因此确定短时停输与长时停输的管道内油品温降,对制定再启动方案以及停输检修计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以东临复线历史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仿真软件建立了冷热原油交替输送管线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仿真效果.之后以东临复线冷热油交替输送的安全停输为研究目标,分别对比了冷热油长短时停输的安全性以及再启动采用冷油和热油的安全性和流量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冷油与热油停输的安全性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春秋夏季两者均满足进站油温要求,冬季则最好采用冷油进行停输.再启动采用冷油会引起混油段温度较低,流量恢复过程较慢,并需要大量进口原油进行再启动,对沿线土壤温度场影响较大.

    管道模型顺序输送冷热油交替停输再启动虚拟仿真

    氮掺杂中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刘晨潘聪王鹏张渝...
    31-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目前针对清洁能源的研究越发紧迫与重要.伴随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市场对储能器件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其中锂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向备受青睐.双层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充放电行为只涉及物理变化,过冲与过放均不会对其电化学性能产生影响以及速充放电等特点备受市场的期待.本工作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氮掺杂中空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氮掺杂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加快离子的传输,在1 A/g恒电流充放电时,比电容可达76 F/g,循环2000次的电容保持率达到98%.

    超级电容器中空碳材料氮掺杂多孔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