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党建引领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析

    张兆胜陈慧霞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引领资助育人工作是题中之义,同时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通过加强道德浸润工程建设、创新发展型勤工助学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现助学工作"助困—育人—成才"的育人目标.

    新时代高校党建资助育人

    高校党建组织育人的"3+2"模式——基于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

    于海燕张海娟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育人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组织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组织育人存在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对党史、新中国史的教育学习力度不够,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育人手段落后、时效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结合理论研究以及中山大学等十余所中国高校的学生,高校以党课理论学习为基础,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为重点,在实践中形成"3+2"的学生党建组织育人模式:"3"是理论育人、历史育人、创新育人,"2"为"创新育人"中的"社会育人"和"阵地育人".

    高校学生党建理论育人历史育人创新育人社会育人阵地育人

    论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的活动实效性

    魏赛丽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对象、组织者和策划者、载体、外部环境等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合作办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的因素,接着从举办特色组织活动、过好组织生活、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及以评促改等四个方面对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进行实践探索,并从政治建设、强调创新、践行服务理念等维度对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进行理论探索,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功能明确努力方向.

    基层党组织活动实效性

    红色文化视角下高校党员党性修养提升路径研究

    王旭东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开展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资源.广东南路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地域呈现,具有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拓展党性教育平台等重要作用.当前在党员党性教育中,存在认知不深、主动性欠缺、网络阵地建设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等情况.应通过编写红色党课教材、提高党员培训师资水平、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开展红色专题红色实践,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党员党性教育.

    广东南路红色文化高校党员党性教育

    运用"学习强国"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亲和力的路径

    韩中谊黎倬妍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进线上党史学习教育,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是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形式、方法创新的重要举措.坚持"内容为王"永不过时,推进权威资源的线下运用和地方延伸,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全方位创新,能够更好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习强国党史学习教育亲和力

    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陈旭华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出发,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出发,启迪学生、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把党史文化作为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食粮.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善于发挥和利用微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功效,以党史"必修课"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路径新媒体党史学习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析

    马丽娟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从价值维度而言,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于近代中国文化的历史反思,源自中国共产党重视精神作用的优良传统,所应对的是意识形态斗争不断深化的世界变局.从内容维度而言,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要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从实践维度而言,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在深入审视文化自信的价值与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把握时代特征、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灵活地组织开展多样活动,在引领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培养其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及调适

    李玉飞刘晓云刘洋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容易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探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对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突变的视角出发,采用突变理论,分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反应滞后性,探究高校学生行为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稳定量变、失稳质变和稳定恢复三个阶段中的变化,稳定量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前兆,高校学生行为状态与往常表现相同;失稳质变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不稳定,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稳定恢复阶段是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事后管理过程,学生行为回归到科学理性状态.基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特征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不同阶段中高校学生行为变化,建立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社会支持等调适机制.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高校学生行为变化调适机制

    高校资助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李诗念任文汉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我国进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即后疫情时代,这给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后疫情时代资助工作面临的变化,提出"三维"资助育人的实施路径:保障学生安全稳定的底线,助力学生成才成长的主线,让学生懂得感恩回馈的风景线,并进一步搭建育人平台,利用战疫的鲜活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总结育人实践经验,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思路,寻找新路径.

    后疫情时代资助育人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曾祥沛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疫情之下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出现新契机,呈现出网络活动场域优化、爱国主义情感表达外显、话语形式不断升级等显著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赋权下的圈层传播导致信息管理难度增加、网络舆论风暴频发下的证实偏差以及发声主体无序导致的认同危机等现实困境.为进一步凝聚价值共识,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汇聚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可以从思想引领、顶层设计、阵地建设、优化教育内容等方面发力,探索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路径.

    疫情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