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1005-1422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Journal Guangdo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1页

    生产力是向量——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的表达

    满青霞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尺度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可将生产力放在人类解放的宏观背景下,引入向量类比研究生产力.在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不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是人们以往实践活动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生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其方向与人类解放的方向一致,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是评判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引入向量类比生产力,为评价社会进步提供客观的发展尺度和普遍的价值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意义.

    生产力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量

    课程思政视域下武术课程以武化人的创新实践

    赵建伟孙宁宋旭民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化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习武爱国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能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目前高校体育类课程对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形式主要采用武术套路教学.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以蔡李佛拳为载体,实施武术教育的课程思政改革,启动了"以武化人"的实践探索.实践证明,提高以武化人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水平、构建以武化人理念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有效提高以武化人教育教学效果,能够促进武术技能养成与思想品德塑造的统一,推进体育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助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事业.

    课程思政武术教育以武化人

    算法推荐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嬗变及其应对

    张幸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推荐是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资源配置的全新方式.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也在悄然发生着嬗变,教育主体将逐步扮演主导者、创新者和掌控者等多重角色,实现身份和功能的全新转变;教育客体也将在目标导向、服务需求等方面表现得更为自主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因此,要明晰算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并牢牢把握智能算法为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创造的契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使其回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中,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算法推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嬗变优化

    论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策略

    韩丹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家书是最鲜活的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文学性、政治性、先进性等多样性特征.互联网时代,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显迫切,但高校主流文化的网络影响力仍受到网络多元价值的冲击.基于此,把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红色文化育人与网络育人相统一.针对当前红色家书在高校的传播现状,提出利用网络活用红色家书、深挖红色家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建红色家书传播矩阵等策略,促进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红色家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论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

    钟静盈
    29-3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育人理念是基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格局而提出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产学研协同育人和德智体美劳育协同育人.协同育人理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之需,在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和兼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式上协同育人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具有契合性,但是目前仍存在协同育人主体认知尚不明确、协同育人主体权责不够清晰和协同育人评价指标难以界定的困境,依此针对性地提出评价主体要联动育人、评价过程要有效沟通、评价指标要相互渗透和评价制度要协调配合四个现实路径.

    协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三全育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

    步德胜柳逊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构建起各方主体协同参与的合力机制.为探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中国知网筛选出代表性学术文献,运用Cite Space 5.8.R1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共现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主要关注"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高校党建".基于分析结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建设应适度关注主体合力建设、客体合力建设、内容合力建设、途径合力建设、环境合力建设五个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CiteSpace

    课程思政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郭华鸿
    41-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文化为课程思政厚植了深厚的文化基因,现代教育理论为课程思政建构了科学的理论根基,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探索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实践条件.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前提是要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异同,掌握科学推进课程思政"方法论";关键是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能力,构建合力育人"共同体";重点是构建"五位一体"大思政课程体系,夯实课程育人"主战场";根本保障是建立健全组织激励机制,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

    课程思政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联合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探索

    甘国强李萍薛克敏严思梁...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对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形数值模拟"课程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学时短、信息量大、课堂抬头率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薄弱等问题,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和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将学校课堂与企业生产现场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工匠精神、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课件,并对比分析了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且以此为基础,面向学生进行了课堂教学达成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校企联合教学,以企业生产实例为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从实践中解决问题,极大地解决了学生抬头率低、参与热情低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和学生积极性大幅提高,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也为后续本模式在其他工科专业课程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翻转课堂数值模拟雨课堂课程思政生产现场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刘琼张雷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是最好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径.从内容构成、教育载体、教学方法、实施路径、基础引导五个角度,探索新时代高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用党史学习教育指导和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方法借鉴,更是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思政课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