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与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与环境科学
林业与环境科学

曾令海

双月刊

1006-4427

gdfid@sti.gd.cn

020-87028081

510520

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33号

林业与环境科学/Journal Guang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推广林业科研成果,交流林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经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报导林业 科学动态,进行林业学术交流,为促进广东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实验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美丽异木棉适生区与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黄君玥朱报著张卫华徐放...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为园林观赏植物,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通过探究其适生区分布可为科学引种栽培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基于 854 个美丽异木棉的自然分布点数据和 26 个环境因子数据,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美丽异木棉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并探讨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AUC训练集和测试集平均值均为0.9 以上,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美丽异木棉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于我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南部和云南省南部、四川盆地南部、台湾沿海等地区,总面积为60.2 km2.由模型结果可知,影响美丽异木棉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最冷月平均气温5℃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1 500~2 500 mm的地区最适合美丽异木棉的生长.

    美丽异木棉适生区环境变量MaxEnt模型

    新丰江库区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关玉亮张卫强殷祚云甘先华...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对新丰江库区内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保护,研究基于新丰江库区内9 块样地实地调查数据,利用濒危植物优先保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的 10 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新丰江水库库区内共有野生木本植物147 种,隶属53 科84 属,其中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7 种,隶属6 科7 属;(2)通过对7 种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的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共10 个指标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值计算,发现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为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小果柿Diospyros vaccinioides>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黏木Ixonanthes reticulata>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观光木Michelia odora,其中薄叶红厚壳、观光木、格木、小果柿和软荚红豆为濒危种,黏木和吊皮锥为渐危种;(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0 个指标进行综合权重计算,发现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顺序为薄叶红厚壳>小果柿>软荚红豆>格木>黏木>观光木>吊皮锥;(4)根据优先保护等级,薄叶红厚壳、小果柿、格木、软荚红豆、黏木、吊皮锥和观光木7 种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均属于Ⅰ级、即最优先保护植物.

    新丰江库区野生珍稀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层次分析法

    广州市风景游憩林树木空间分配特征研究

    魏玉晗胡柔璇许东先赵庆...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风景游憩林常见树木空间分配特征,揭示风景游憩林树种空间分配策略规律,为提高风景游憩林景观健康和生态效益提供依据,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以 900 m2 样方为单元,在广州随机设置风景游憩林群落样方,利用手持激光雷达扫描仪进行每木调查,测算三维绿量和林下游憩空间量,再进行不同区位和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空间分配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位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空间分配特征相似.城郊风景游憩林根据不同观赏游憩功能需求以及不同树种的空间分配特征来配置;树冠三维绿量和林下游憩空间存在总体协同但局部矛盾的关系,三维绿量的增大能有效提高树木的生态效益,但同时也可能压缩了林下游憩空间,减少了居民享受树冠带来的降温减热等效益.

    风景游憩林三维绿量遮阴降温林下游憩空间量空间分配

    不同改造模式下马占相思林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分析

    苏纯兰严朝东刘颂颂曹洪麟...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和乡土阔叶树种套种对华南地区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林龄25 年)地表凋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的影响,以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内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 种间伐强度:0、30%、60%,编号为A、B、D,间伐后以相同措施均匀套种 49种乡土阔叶树种,以不间伐、不套种的马占相思纯林为对照(编号C).改造15 年后,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在各样地设立12 个凋落物收集器,采集凋落物;采用环刀法采集表层土壤(0~20 cm).用浸水法和烘干法研究凋落物、土壤的持水能力.不同改造模式下马占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生物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0.72~1.18 t·hm-2、17.70~28.64 t·hm-2、136.46~234.37 t·hm-2、113.32~195.37 t·hm-2,均呈现A>B>D>C,且不同改造模式差异显著(P<0.01).通过回归拟合发现,累积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显著的三次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显著的倒数关系;累积失水量与失水时间呈显著的三次关系,失水速率与失水时间呈显著的倒数关系.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为 19.63%~26.85%;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为 13.94%~19.6%;总空隙度的变化范围为38.27%~43.84%;土壤容重变化范围为1~1.09.研究还发现,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越高,土壤保水能力越好.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和乡土阔叶树种套种对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从林分质量和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间伐与套种相结合的模式在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更新与演替、提高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等方面更具优势.

    马占相思间伐强度凋落物土壤水文效应

    广东省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生长表现

    许伟兵李炜桢李兆佳王伟璇...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树种生长发育特性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5 个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 16 a生和 7 a生林分生长变化,以期为丘陵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 个树种间 16 a生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造林后7 年内的生长表现,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在8~16 a生长速度下降明显;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等则生长较快.通过聚类分析将 15 个树种分为三类,南酸枣、荷木、黧蒴、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属于速生树种,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青冈Quercus glauc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翻白叶树、红锥属于中等速生树种,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属于慢生树种.研究通过对比各地树种的生长表现,提出丘陵地区树种选择和应用建议,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丘陵地区适地适树树种选择森林质量提升

    不同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袁汕刘祯马春花傅志强...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 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出苗率除贮藏2 个月与3 个月的种子间相差不大以外,其他也随贮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其他处理,种子的贮藏期可达 220 d.常温、蜡封液A(吗啉脂肪酸盐果蜡)、塑封、蜡封液B(RQT-G-4 水果保鲜保湿增亮剂)处理的种子在贮藏了 101 d时,胚芽生长缓慢,保存了 162 d后失活,且蜡封液A、塑封、蜡封液B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温处理.4℃低温处理和使用蜡封液C(橘子保鲜剂)蜡封处理的种子贮藏表现次之,相较于常温等处理,这两种处理延长了约一个月的保质期.(2)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79℃超低温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处理,其幼苗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平均下降幅度最小,贮藏效果最佳;蜡封液C处理种子的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显著高于常温处理;常温处理效果最差,说明其幼苗生长能力受到最大影响,而其他贮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贮藏方式对高州油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但成本高,蜡封液C蜡封处理效果次之,相较于常温处理能延长约 1 个月的保质期,成本低,在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高州油茶种子贮藏种子萌发种子生长指标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特性及迁地保护的生长研究

    洪文君刘俊王炳宇曾德华...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的适生区域,培育种子苗,并把野外自然种群更新小苗迁至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保护地块,观测种子苗和野外更新苗生长及进行物候监测.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200 mg·L-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GGR提高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为 43.3%和92.31%.(2)6 a生的生长监测结果显示,迁地保护的两种类型苗木成活率均在95%以上,野外林下更新幼苗和种子苗的苗高和地径净生长量均随着苗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前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54.81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5.89 mm;后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48.75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3.72 mm.在第3年—第6年期间,海南假韶子保持着较高的高增长、冠幅增长和地径增长.(3)通过物候观察,海南假韶子2个自然种群幼苗已经在迁地保护区开花结果,始花年龄为5 年,花期2月底—4月,果期5-7月,其花期和果期均比野外植株早一些.基于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假韶子的迁地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

    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迁地保护种子发芽特性生长量

    配比施肥对交趾黄檀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何亭青洪舟徐大平麦宝莹...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氮磷钾(NPK)配比施肥对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筛选NPK施肥的最佳配方,以交趾黄檀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 3 因子4 水平配方施肥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交趾黄檀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氮、磷和钾肥对苗高和茎、叶、总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但对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和磷肥对地径、根直径、叶面积、根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磷对苗高、地径,茎和叶生物量、叶面积、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大于氮和钾;磷和氮对高径比、根直径的影响程度相当且均大于钾;氮对根生物量、总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磷和钾.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苗木质量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T6(N2 P2 K2)、T7(N2P3K2)、T10(N2 P2 K3)、T11(N3 P2 K2)均是较为适宜交趾黄檀幼苗生长的施肥组合.施肥能够促进交趾黄檀幼苗生长.交趾黄檀幼苗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 P2 K2,施用量分别为 300,80,70 mg·株-1,即氮的施用量处于较高水平,磷和钾的施用量处于中等水平时对交趾黄檀幼苗的生长及根系发育效果最好.

    交趾黄檀配比施肥生长特性主成分分析

    翁源县古树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苏洋岑嘉欣黄夏宁宋凯...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 株,隶属于20 科24 属29 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10 a,平均树龄为 170 a;树高主要集中在11~16 m,平均树高为14.1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0~1.00 m,平均胸径为0.89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0~16.25 m,平均冠幅为14.19 m.从生长状况上看,生长势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的古树分别有356,16,5,56 株.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古树在 8 个镇区均有分布,呈聚集型分布,存在6 个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且聚集古树15 株以上的集聚区.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是影响翁源县古树种类组成的重要原因.

    翁源县古树资源特征空间分布特征

    3个色买提杏品系果实采收特征及差异的研究

    彭彬蒋靖张效丰李葛...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买提杏Armeniaca vulgaris'Saimaiti'是新疆栽培果树中的重要品种,为了明确不同品系色买提杏果实采收特征及其差异,研究以 3 个常见色买提杏品系的果实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果实形态特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pH、色度(LAB)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核密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系果实特征差异显著,果实直径、纵径、侧径、单果重均显示克孜勒色买提<色勒克色买提<木格亚格勒克.可溶性固形物是重要采收标志,分别为克孜勒色买提(14%~15%)、色勒克色买提(18%~20%)、木格亚格勒克(18%~23%).硬度分化不明显,集中分布于 21-30.L值表现为克孜勒色买提杏(58.30)>色勒克色买提杏(56.27)>木格亚格勒克(52.61),A值表现为木格亚格勒克(14.60)>克孜勒色买提(13.47)>色勒克色买提(11.52),B值的分布范围在 39.82~46.20.综上所述,不同品系的杏果实采收特征差异明显,克孜勒色买提杏果实的品质相对较差.

    色买提杏果实特征品系可溶性固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