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顾明远

双月刊

1672-5905

gdsz@chinajournal.net.cn

010-58807942

100875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内

教师教育研究/Journal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全方位地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读者对象为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工作者,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强国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战略行动

    汪明义张渝浠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作为教育之基的师范教育,特别是在数量上占据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绝对优势的地方师范大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需要地方师范大学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使命,从战略承诺、战略选择、战略实践几个方面做出整体性的战略行动规划.在世界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今天,建设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新型师范教育尤为重要.

    教育强国战略行动地方师范大学新师范

    复原力赋能教师职业生活的逻辑与实践进路

    马晶晶王兆璟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升教师职业动力、激发教师职业活力、在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础上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复原力作为一个多维的并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动态发展概念,为理解教师个体在社会中的复原及发展搭建了理论框架.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复原力以调试教师职业压力为基本逻辑,以增进教师情感能量为本质内核,以助推教师内生发展为目标指向,以重塑教师职业生态为价值旨归.新时代背景下,复原力要高效赋能教师职业生活,成为教师的职业资本必须要有实践的变革策略和战略规划,即通过主体动能层面、资源层面和风险层面的联动和协同,形成强大的教师复原力系统,进而作用于高质量发展.

    复原力教师职业生活赋能逻辑实践进路

    尊重教师的价值意蕴与历史逻辑

    罗丽君王皇星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尊重教师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涉及注意、遵从、积极评价与适宜的行为举止四个要素,帮助尊重主体克服自爱和自大的主观偏好,客观认识自身片面性与人类局限性;作为来自他人的重要社会支持,满足尊重客体基本心理需要,减轻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情绪工作可能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具有"尊则谦谦"与"尊则自许"的主客体价值.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尊重教师作为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重道""循礼"的集体记忆,从一种"互动模式"到"不言自明"的社会规范或秩序,从生成经验性"知识"到传承为一种"客观现实",逻辑上经历了惯习化、制度化与合法化的过程.

    尊重教师价值意蕴历史逻辑

    教师自我关怀:概念诠释、价值意蕴与内容框架

    裘指挥杨丽媛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自我关怀是提升教师幸福感和专业动力的关键要素,它对预防职业压力、缓解职业倦怠、降低离职率以及维护身心健康、增强复原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自我关怀是教师善待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教师通过有效地认识与反思自我,主动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的活动,对身体、心灵、精神和职业等各方面积极修炼,以平衡个人生活与职业,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其价值包括:培养教师的积极情感、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自我关怀的内容框架包括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两个一级维度,情感、认知、调节、个人自我关怀和职业自我关怀五个二级维度.

    教师自我关怀善待自我自我发展

    制度伦理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政策偏好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256份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

    包水梅刘航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制度伦理视角,运用NVivo12 软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56 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总体上越来越重视制度伦理,公正性和发展性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存在的问题是人本性维度重视不足、实质公正需要加强、教师职业伦理需要进一步规范.未来的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政策应加强人文关怀,重视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与待遇提升;关注实质公正,注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健全教师职业伦理研修和管理机制.

    高校教师管理政策公正性发展性人本性

    大学教师知识"重混"指数测量——基于7国33.7万条大学教师简历的实证研究

    林松月刘进祁瑞敏
    33-4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教师的知识重混既有利于促进学术职业发展,也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混需求相契合.本文构建了三重知识重混理论框架,采集了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 7 国 33.7 万名大学教师简历,首次对大学教师学科重混、院校重混、国别重混进行实证测量,并构建知识重混综合指数.研究发现,全球大学教师在过去40 年知识重混的趋势不断强化;大学教师知识重混在不同学科、学历阶段、职业阶段及国别、院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表现出"学科簇"等具体重混特征;排名靠前大学的教师知识重混水平更高;中国大学教师的知识重混水平与其他6 国存在显著差距.现阶段中国大学教师在学缘结构、国际化等方面需改进,且应尽快构建面向重混的大学教师评价新体系.

    大学教师知识重混学术职业简历分析法

    成人达己——创生感对乡村教师工作投入的促进作用

    姚伟伟马卉媛徐洋刘春荣...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肩负着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使命,却因为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占比多、家校沟通存在困难等现实原因,需要持续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工作动力减弱,不能持续高效地投入工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从教师内部资源层面出发,探讨创生感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开发了以心理学团体辅导结合生活故事叙事写作的干预方式.研究一结果显示:创生感对教师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创生感与教师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二结果显示:创生感的干预方案有效,且干预效果较为持久可靠.

    乡村教师工作投入创生感教师自我效能感干预

    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感知风险及其与实施意愿的关系

    何声清綦春霞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领域对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日趋热烈,但有关于教师对这一新兴教学方式的感知风险常被忽视.本研究以率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北京、上海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感知风险及其与实施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感知风险排序是耗费时间、耽搁进度、自身难胜任、不适应考试、妨碍效果及破坏体系;初中教师的感知风险高于小学教师;感知风险能够消极预测实施意愿;学段在感知风险和实施意愿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上述消极预测作用在小学教师中更大.据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消除教师的感知风险.

    项目化学习感知风险实施意愿调节效应

    情感的流动:教师热情对青少年阅读乐趣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PISA(2018)数据的多层次模型探析

    汪茹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热情对学生阅读乐趣的影响机制,并应用多层次分析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学校层次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PISA 2018 数据,发现个体感知的教师学科热情、教学热情与学生阅读乐趣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此影响效应对于弱势学生群体来说更为凸显,教师支持在教师热情与阅读乐趣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学校层次,教师学科热情氛围对学生阅读乐趣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学校层次的氛围变量存在着跨层的正向调节效应.为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需提高教师的学科与教学热情,培育和维护一个充满热情的教师教科研环境,多途径发展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能力.

    教师热情情绪濡染学习情绪多层析分析

    高质量教师的供给迟疑: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双重数据验证

    张新亮石艳王娜章则名...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教师的需求需要高质量教师的供给,但作为高质量教师的供给侧,高水平师范院校本科生从教意愿不高和从教行为推迟的就业迟疑现象,暂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足够关注.基于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行政数据和在校生调查数据,研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描述了本科生从教意愿和行为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男性、学术能力强、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个体,毕业后推迟进入教师行业的可能性更高.外向型人格、职业认同感和教育信念强烈、参与支教活动的在校生,选择进入教师行业的意愿更高.关注并解决高质量教师的就业迟疑现象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教育政策的精准性,另一方面要强化高水平师范院校职前培养的职业认同和实践能力.

    职业选择教师职业师范院校学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