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分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分子通报
高分子通报

黄志镗

月刊

1003-3726

gfztb@iccas.ac.cn

010-62588926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高分子通报/Journal Chinese Polymer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以专论、综述为主,报道高分子科学领域中概念、理论、技术、科研的新进展、新动向,并介绍国内外学校、研究所与工业部门的研究与开发情况,以及新书、杂志与学术会议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然及人工合成水凝胶在医用止血敷料上的研究进展

    彭园园吕丹罗锋杨奉玲...
    71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血事件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也给医务人员的诊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已有越来越多的止血材料被开发应用,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复杂出血状况的止血.水凝胶被成功合成后,它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引起生物材料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对水凝胶在止血方面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原材料的角度分类,概述了常见的天然多糖、天然蛋白质及人工合成水凝胶,总结了其原材料的特点、止血相关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水凝胶在止血领域的应用.

    组织黏合剂组织黏合水凝胶止血机制出血模型生物医学

    智能响应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易江南田珮向玮琦王邦奎...
    725-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响应材料是一类能够响应外部环境微小变化,并通过物理化学过程实现自组装、相变或形态变化的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智能响应材料对溶液浓度、pH、温度、电磁波(包含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等外部因素变化的响应机理,阐述了微球状、纤维状、膜状与三维网状等微观结构的结构类型与功能特点,并探讨了其在药物释放、医用敷料与靶向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智能响应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发展前景与研究重点.

    智能响应材料响应机理药物释放医用敷料靶向治疗

    刺激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欧阳溢凡黄梦婷陈雅娟陈艳...
    742-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作为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能已成为最有前途的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s)之一.而使用聚合物对MSNs表面进行功能化,可实现智能和可控的药物传递特性,即在pH、温度、光、酶、超声或氧化还原等特定环境刺激下释放,从而提高其治疗效率、减少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在药物控释和肿瘤等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响应性MSNs在药物靶向输送和肿瘤等疾病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响应性MSNs在生物医学应用,特别是DDSs应用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刺激响应性聚合物靶向释放

    纳米纤维基膜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郑雅心孙菲刘高峰刘国金...
    757-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含油废水的排放不仅对经济产生影响,也会破坏和扰乱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正在致力于开发各种润湿性膜材料,以便将油和水实现高效分离.其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因具有润湿性可控、孔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净化和油水分离领域.因此,本文从润湿机理入手系统综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在油水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常规润湿膜(超疏水膜和亲水-水下疏油膜)、特殊润湿膜(刺激响应膜和不对称润湿Janus膜)和其他多功能复合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不同润湿性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纳米纤维材料在该领域存在的局限性,为后续纳米纤维膜材料在油水分离方向的发展提供思路.

    油水分离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超疏水亲水-水下疏油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改性分离膜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余冲罗建平曾小平王大威...
    76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分离技术是目前在水处理中运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但是分离所用的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和使用寿命.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含有高度分支结构及大量末端基团,将其引入分离膜中可以使膜具有较高水通量、较高截留率和较强抗污性等优势.目前PAMAM改性分离膜已经在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 PAMAM改性超滤膜、纳滤膜、正/反渗透膜及其在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研究发展方向.

    聚酰胺胺超滤膜纳滤膜渗透膜水处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工业化制备和构效关系综述

    徐建军
    776-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乙烯是具有最简单结构的柔性碳氢高分子.商品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的拉伸强度可达3.6 GPa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最高的商品化纤维,略高于商品化的碳纤维T1000.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从UHMWPE纤维的溶液冻胶纺丝法开始,介绍了制备高强UHMWPE纤维的原理、不同纺丝生产技术和国内UHMWPE纤维的发展,并详细讨论了影响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结构-性能关系,介绍了研究UHMWPE纤维微观结构的常用方法、以及从纤维的优异性能衍生出的一些典型应用,以期对UHMWPE和其他新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冻胶纺丝微观结构伸直链晶体力学性能

    连续静电驻极纳米纤维基空气滤材开发

    刘延波王强郝铭胡晓东...
    792-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聚偏氯乙烯(PVDF)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二氧化钛(TiO2)和氮化硅(Si3N4)的混合物为驻极体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静电驻极来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通过研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表面形貌以及过滤性能,掺杂了纳米颗粒的PVDF@TiO2/Si3N4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要强于未掺杂纳米颗粒的PVDF纳米纤维膜,当掺杂的纳米颗粒的浓度达到5%时,所制得的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最优.在对掺杂纳米颗粒浓度为5%的PVDF@5%TiO2/Si3N4纳米纤维膜驻极过程中,当PVDF@5%TiO2/Si3N4纳米纤维膜驻极后,其纤维的直径和孔径都会有所减小,同时其过滤效率也会进一步增加,达到99.93%,相较于未驻极之前的性能,提升了 7.40%.本文还测试了将驻极之后的纳米纤维膜放置后的性能,经过放置后,其电性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但最终依旧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势.为提高放置后的纳米纤维膜的电性能和过滤性能,本文对放置后的纳米纤维膜进行了二次驻极实验,结果表明,驻极之后的纳米纤维膜放置时间越久,其恢复到最佳电势所需要的时间也会越久,但其过滤效率依旧可以达到99%以上,同时所需的时间均在7 min内,实现了充电7 min,即可达到长时间工作的目的.

    驻极处理无机掺杂空气过滤纳米纤维膜

    环状梳形聚合物在稀溶液中的链构象

    林铭涛彭尔康丁明明
    802-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形聚合物已成为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的新材料,但是,开发这些应用的先决条件是准确表征梳形聚合物链结构与分子参数的关系.本文采用布朗动力模拟方法探究了环状梳形聚合物链尺寸与结构特征参数的依赖关系,获得了溶液中链构象的一般描述.结合Flory理论,我们发现环状梳形链与线状梳形链类似,只有在高接枝密度时,侧链-侧链间排除体积的影响才足够显著.此外,拉伸因子可以很好地捕捉环状梳形聚合物构象变化的本质,其中回转半径与拉伸因子满足标度指数关系.本文揭示了环状梳形链尺寸与分子参数的依赖关系,明确了拉伸因子是描述链相对尺寸的可靠参量.

    环状梳形聚合物布朗动力学链构象

    基于主/侧链结构设计的偶氮苯聚醚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黄宇胥娥熊璐璐况涵钊...
    808-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偶氮苯结构的有序化引入可赋予聚合物快速可逆光响应行为,但要进一步提高偶氮苯类光致变色聚合物材料的变色均匀程度与可控性,还需进一步设计偶氮苯基聚合物链结构及功能结构的排列方式.本文通过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llyl glycidyl ether,AGE)开环聚合制备具有不饱和侧基结构的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poly(allyl glycidyl ether),PAGE).利用Thiol-ene点击化学和酯化反应将对二羧基偶氮苯接枝到聚醚侧链上,合成具有光敏特性的支化聚醚结构.探究点击化学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根据反应条件与接枝率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设计,获得具有快速光致构象转变的偶氮苯(azobenzene,Azo)接枝聚醚(Azo-g-polyester).具有偶氮苯侧链的PAGE材料(PAGE-OH-Azo)具有良好的光响应性.在连续紫外光和蓝光照射下,液相PAGE-OH-Azo体系展示出快速可逆的颜色变化,且这一过程循环稳定性较好.本工作通过设计并优化主链与侧基结构获得变色性能稳定且优异的聚醚材料,为拓宽含偶氮苯结构的聚醚在光活性聚合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开环聚合聚醚光致变色偶氮苯顺反异构

    "新工科"背景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杰董淑强盛钧杰王声恒...
    823-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实验为例探讨了复合材料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引入企业教学资源,依托线上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借鉴"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制作大赛"的竞赛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规划设计方案、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从而给出科学合理的复合材料制品设计报告;并通过液化石油气复合材料储罐设计、笔记本电脑外壳设计等两个教学案例,展示了学生的整体设计流程.此类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开发能力.

    新工科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