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港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港工技术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港工技术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贾立新

双月刊

1004-9592

ggbjb@fdine.net

022-28160808-3327

300222

天津市大沽南路1472号

港工技术/Journal 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宗旨、特色、重点栏目简介 《港工技术》办刊宗旨:为提高港口工程的设计质量、技术水平和工程效益服务。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港口工程的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工作的科技研究人员以及有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港工技术》特色:航务工程系统设计方面的专业性期刊。介绍港口、航道、修造船厂、海岸及海洋工程、通航建筑物的设计技术及具有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学术成果等。 《港工技术》主要栏目:海岸动力、平面工艺、结构、地基基础、工程勘察、综合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离泊波浪标准的试验研究

    宋文涛夏艳军柳淑学李金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泊船舶的离泊波浪标准是保证船舶系泊安全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在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安全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不同吨位油船、LNG 船和散货船进行了较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的系泊试验研究,分析了船舶缆绳拉力随波浪周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以估算缆绳最大拉力的经验计算公式,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给出了较长周期波浪作用时离泊波高随周期变化的折减系数.研究成果可以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较长周期波浪模型试验系泊系缆力离泊

    基于CFD-PBM模型疏浚管道加气减阻数值分析

    周智佳邬德宇周禹赵建豪...
    7-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浚管道泥浆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对管道排距有很大影响.基于颗粒动理论的Eulerian模型和PBM模型,对疏浚管道三相流输送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经网格无关性及模型有效性验证后,分析了管道加气输送对管道内浆体流动特性以及管道压力损失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加气输送后对固态颗粒的沉降现象有所改善,顶部低浓度区域更小,特别在加气量较少时随着加气量的增多效果显著,但增加到一定量时趋于稳定;管道加气后使得管内浆体流动更为规则,高速流动区域增大,但管道中心区域流速变小;管道加气后减阻效果较好,管道压力损失梯度随加气量增加而减小,后渐趋平稳,输送中粗砂时尤为明显,建议加气量为3%~4%之间最为合适.该研究结果可为管道输送研究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疏浚管道加气输送PBM模型减阻

    船闸工程输水系统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何海程基伟盛禄达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模拟和分析京杭运河微山三线船闸工程的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压力特性、通航与泊稳水流条件及局部水流条件等,为输水系统型式及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建立的三维数学模和VOF模型,模拟了输水系统三维水动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最大设计水头4.0 m条件下,阀门双边4~7 min匀速开启时,闸室充水惯性超高在0.20 m以内,满足规范要求,消能室及消力塘型式能使廊道高速水在平立面上碰撞掺混消能充分,整体上流态相对较好.对于2 000 t船舶不同停泊位置,各充水工况闸室最大水面比降为1.18 ‰,出现在闸室上段中部,换算最大纵向静水压力为31 kN,满足规范要求.

    船闸工程输水系统数值模拟水动力特性

    内河型临港经济区规划探讨

    刘景华姚苑平赵彬彬彭佐康...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内河水运事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各地也掀起依托港口建设内河型临港经济区热潮.现阶段我国内河型临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支持国内内河型临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弥补其经验不足问题,开展内河型临港经济区规划研究.文章在分析内河型临港经济区特点的基础上,并以顺德内河型临港经济区规划为例,总结内河型临港经济区产业、港口和空间的规划建设思路,最终提出内河型临港经济区产业规划上应准确认识内河港的属性特点,形成适应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价值组合";港口规划上应注重河港和海港的联动,构建组合港;空间规划上强调内河型临港经济区空间要素的包容性,构建"港+产+城+N"空间体系.

    内河港临港经济区组合港港产城协调

    福州港某全电动码头设计关键技术简析

    王景灯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9号泊位工程是福州港首个零排放全电动码头,项目以建设绿色低碳港口为设计理念,设计围绕码头功能近远期规划、工艺设备的全电动技术、陆域形成的弃土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技术、水电管网的共沟技术等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环保、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了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项目的关键技术具有适用性与先进性,可为同类型水运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零排放全电动码头弃土建筑垃圾水电共沟

    关于内河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调度方案的研究

    潘用何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关电子闸口在很多外贸型的内河码头都建有多年,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内河码头依然是人工办单调度引导闸口车辆,而内河码头建设智能闸口调度方案面临的问题可能比沿海大码头来得更多,高额的建设费用投入带来的效益提升不够明显.本文针对内河集装箱码头有别于沿海大码头的业务流程痛点,分析内河集装箱码头提收箱业务流程中推进智能闸口调度方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方案实施的流程优化效益分析得到相关的效益价值.

    内河码头提单设备交接单提箱收箱派位

    港口干散货堆场防风抑尘网减风抑尘效果研究

    高杨王荣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风网是控制起尘与扩散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多孔屏障,在其背面可形成低风速区,从而减少粉尘运动,对于港口散货粉尘的起尘与扩散具有良好的制约作用,其防尘效果已广泛得到公认.本次研究依托洋浦港三期散货码头工程防风(抑尘)网各布置方案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防风网、抑尘网的风速折减特性以及不同布置型式、网高的防风(抑尘)网风速的折减效果并通过比选推荐出经济、合理的防风(抑尘)网布置方案.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帮助.

    防风抑尘网减尘抑尘效果平面布置物理模型

    港口大型物流仓库层高及层数设计要点

    蓝起宏
    41-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如今沿海港区土地资源愈发紧缺的形势下,在港区范围内建造大型物流立体货架仓库是节约土地资源并能够最大化利用土地的有效手段.物流立体货架仓库的建设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仓库层高及层数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结合对已设计建成的工程实例的对比,综合物流工艺、货架布局及尺寸、垂直交通组织以及消防设计等多方面因素,对仓库层高及层数提出较合理的设计数据.结论为层高约为8.00 m,层数不大于三层,高度控制在24.0 m以下的多层物流立体货架仓库在工艺、消防、使用功能、施工及工程造价等各方面均较为经济合理.

    大型物流仓库物流工艺货架高度消防设计垂直交通

    FMCW雷达感知的装船机溜筒防碰滤波距离值拟合

    曹尚杰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FMCW(调频连续波)雷达回波的雷达散射截面滤波后存在的距离值突变超过阈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装船机溜筒防碰撞经滤波后的距离值线性回归拟合方法.该方法利用安置在装船机溜桶平台海侧、陆侧、南侧、北侧四面的八台ARS 408-21 调频连续波雷达形成纵向与前向检测区域,在一个测量周期内采集目标距离与速度数据,借助雷达返回数据的各项状态位滤除非法回波,并引入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完成对突变超过阈值距离值的纠正.结论指出,与传统的采用微波雷达与编码器进行装船机溜筒防碰撞相比较,所提方法能在复杂工业场景以及多普勒模糊情况下,提高雷达分辨能力与测角精度,可抗杂波干扰、多径反射干扰及电子干扰等,通过雷达返回数据的各项状态位滤除掉非法回波,更为有效保护装船机溜筒及所在平台.

    距离值拟合防碰滤波装船机溜筒FMCW雷达感知

    粮食筒仓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王雪敏靳杨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筒仓不仅是重要的粮食存储设施,也是粮食转运的关键环节.粮食筒仓内配备着复杂的工艺系统及其附属设施、机械通风系统、除尘系统等用电设备,因此粮食筒仓的电气设计对保障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粮食存储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粮食筒仓不同区域的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设计,不同类型负荷的动力配电设计,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和接闪器布置,接地系统设计进行要点分析和思路介绍,为类似工程电气设计提供参考.

    粮食筒仓电气设计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设计动力配电设计接闪器布置接地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