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感光学会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感光学会

佟振合

双月刊

1674-0475

xb@mail.ipc.ac.cn

010-82543683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Journal 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影像科学和光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刊登有关信息科学及信息材料,包括信息储存和记录、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及信息显示材料等;光/电化学及光电子技术,包括光/电转换及储存材料、电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纳米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以及化学和物理发光等领域;光生物,光医学及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中的有关问题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精准诊断与治疗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沿进展

    李书琪朱绍成
    3-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作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综述了Gd-EOB-DTPA增强MRI技术在早期发现、精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以及评估治疗反应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Gd-EOB-DTP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对CRLM的检测敏感性,尤其是在直径≤1cm的小病变中.此外,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组学为CRLM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影像特征,辅助临床决策.本文归纳总结了Gd-EOB-DTPA增强MRI在CRLM诊疗中的特异性影像表现及优势,为进一步优化患者管理和指导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钆塞酸二钠肝转移瘤磁共振成像结直肠癌影像组学

    高原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脱适应期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研究

    刘丽枝柴青芬刘超王永辉...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高原脱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对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减缓高原脱适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方法.方法:选取驻训于4000 m高原3个月的官兵80例,分为两组:A组(n=40,直接返回平原)和B组(n=40,阶梯式返回).同期选取平原(海拔100m)训练官兵40人作为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年龄等均与试验组相匹配.于返回平原前(第0天)及返回平原第2天及第15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右心室基底段横径(diameter of the right ventricle,RVD)、右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评估右心室腔结构;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right ventricular tei index,RV-Tei)评估右心功能;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igh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strain,RVFWS)评估右室心肌纵向形变能力.结果:返回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A组与B组右心室功能显著下降(RV-Tei指数:A组0.42±0.03,对照组0.31±0.02,P<0.05;B组0.40±0.02,对照组 0.31±0.02,P<0.05;A 组 0.42±0.03,B 组 0.40±0.02,P<0.05);心室腔扩大(RVD:A 组 4.47±0.36,对照组 3.61±0.30,P<0.05;B 组 4.21±0.58,对照组 3.61±0.30,P<0.05;A组4.47±0.36,B组4.21±0.58,P<0.05),右室心肌形变能力下降.B组改善更明显.返回第15天:与第2天相比,A、B组心室腔较前缩小,B组改善更明显(RVD:A组4.40±0.37,B组4.12±0.60,P<0.05);B组的RVOT及A、B组右心功能已恢复至平原水平.结论:从高海拔阶梯式下降返回至平原有助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右心结构及功能,降低高原脱适应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高原脱适应右心室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3.0 T MRI动态增强+多b值DWI对直肠癌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及与血管侵犯的关联性探究

    冯涛许双燕刘洋洋宋雪...
    17-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3.0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包括动态增强(DCE)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其在直肠癌良恶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成像参数与直肠癌血管侵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3.0T DCE-MRI和多b值DWI检查,以肠镜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确诊标准,比较DCE-MRI和多b值DWI与常规MRI在鉴别直肠癌淋巴结性质方面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成像参数与血管侵犯状态之间的关联.结果:在122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确认恶性淋巴结43例(35.25%),良性淋巴结79例(64.75%).DCE-MRI和多b值DWI在诊断直肠癌淋巴结性质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MRI(P<0.05).此外,血管侵犯阳性组在T分期、CEA水平、Ktrans值和Kep值方面显著高于阴性组,而ADC值则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ADC值与血管侵犯阴性相关,而高T分期、CEA水平、Ktrans值和Kep值与血管侵犯阳性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Ktrans值和Kep值对预测直肠癌血管侵犯具有一定价值(AUC分别为0.791、0.848、0.874).结论:DCE-MRI和多b值DWI在鉴别直肠癌淋巴结的良恶性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并且这些成像参数与血管侵犯的存在密切相关.特别是,ADC值、Ktrans值和Kep值能够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的血管侵犯风险,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直肠癌良恶性淋巴结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血管侵犯

    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脑组织谷氨酸代谢浓度变化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相关研究

    曾真姚涛何静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脑组织谷氨酸代谢浓度变化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间136例早期认知损害患者(观察组)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1H-MRS扫描数据.比较两组及观察组内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患者的NAA/Cr、mI/Cr、Glx/Cr比值.结果:观察组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I/Cr、Glx/Cr显著高于对照组.ROC分析显示,NAA/Cr、mI/Cr、Glx/Cr均可用于诊断早期认知损害.在观察组内,随着认知障碍加剧,NAA/Cr降低,而mI/Cr、Glx/Cr升高.1H-MRS结果显示,NAA/Cr与认知障碍程度负相关,mI/Cr、Glx/Cr负相关.结论:基于以上发现,NAA/Cr、mI/Cr、Glx/Cr的变化不仅可用于早期认知损害的诊断,还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认知功能损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前额叶白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相关性

    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杜文静王昱锦
    29-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心脏彩超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体检的9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5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Philips CX50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入选对象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超相关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彩超参数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Logistic 回归显示,LVEF(OR=0.787,95%CI=0.690~0.898,P<0.001)、左心室 GLS(OR=0.362,95%CI=0.223~0.587,P<0.001)、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OR=1.189,95%CI=1.056~1.338,P=0.004)、左心室 Tei指数(OR=13.317,95%CI=1.007~176.105,P=0.013)均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脏彩超参数LVEF(曲线下面积(A UC)=0.878)、左心室GLS(AUC=0.892)、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AUC=0.836)、左心室Tei指数(AUC=0.778)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各参数联合检测时AUC可达0.986,灵敏度为96.84%,特异度为92.63%.结论: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老年门诊体检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客观评估与早期筛查.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脏彩超老年门诊健康体检诊断价值

    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肿块体积测量中的价值研究

    吴先华韩江涛卿建兵蒋冬梅...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肿块体积测量中的价值,为超声检查技术选择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分析临床特征、超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估2D超声和弹性成像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D超声和弹性成像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与病理组织学结果高度一致,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分别为 0.82 和 0.80,Spearman 相关性(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r)分别为 0.84和 0.80,均 P<0.01.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肿块最大径、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内原位癌及钙化情况对术前2D超声测量有显著影响(均P<0.05),钙化情况对术前弹性成像测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均可准确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且弹性成像受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影响较小.

    超声弹性成像乳腺癌体积

    高频超声与脂肪肝指数联合评估在健康体检中诊断脂肪肝的价值

    耿烨李艳艳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测定的肝脾指数与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联合应用在健康体检中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诊疗体检二部健康体检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80例为MAFL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对象临床资料,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测定肝脾指数,并计算FLI.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MAFL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FLI对MAFLD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在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FL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OR=1.415,95%CI=1.224~1.635,P<0.05)与 FLI(OR=1.060,95%CI=1.009~1.114,P<0.05)为诊断 MAFLD 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肝脾指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70)、FLI(AUC=0.892)对MAFLD诊断效能良好,而联合检测时诊断AUC达0.950.结论:高频超声测定的肝脾指数与FLI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AFLD的诊断效能,可为健康体检中的早期筛查提供有力工具.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高频超声肝脾指数脂肪肝指数健康体检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列线图预测模型

    张露萍李晋月杨忠
    48-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及胎盘厚度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迟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孕检并分娩的单胎孕妇330例,孕周范围为32~40周.其中,迟发型FGR组(观察组)143例,无FGR组(对照组)187例.采集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以及胎儿静脉导管、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并测量胎盘厚度.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项参数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FG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据此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了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正曲线和收益曲线.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胎儿的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umbilical arterysystolic/diastolic velocity ratio,UA-S/D)、脐动脉阻力指数(umbilical artery resistance index,UA-RI)和脐动脉搏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值显著增高,而大脑中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middle cerebral artery systolic-to-diastolic velocity ratio,MCA-S/D)、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middle cerebral artery resistance index,MCA-RI)、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iddle cerebr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MCA-PI)、静脉导管加速度(ductus venosus acceleration,DV-a)、静脉导管峰值流速(ductus venosus peak velocity,DV-S)以及脑-胎盘比(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值显著降低,同时胎盘厚度较薄.这些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 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UA-S/D、MCA-S/D、MCA-RI、CPR 以及胎盘厚度是迟发型FGR发生的最有价值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此,构建了迟发型FG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了0.992,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校正曲线表明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拟合良好.此外,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使用该模型可以获得正的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的多因素预测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迟发型FGR的发生风险,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视化的参考依据,有助于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胎儿生长受限多普勒超声列线图预测模型

    CTPA图像测量指标、BNP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郭飞高圆圆朱林齐琦...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测量指标、B型脑钠肽(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CTPA扫描的APE患者86例,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APE危险分层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41)、中危组(n=27)和高危组(n=18).比较三组患者的CTPA图像测量指标(包括主肺动脉与胸升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右心室与左心室内径比值(RVD/LVD)、上腔静脉直径(SVC)等)与外周血中BNP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A/AO、RVD/LVD、SVC、BNP水平与APE危险分层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PE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PA/AO、RVD/LVD、SVC、BNP水平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APE患者的PA/AO、RVD/LVD、SVC、BNP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PE危险分层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分层、PA/AO、RVD/LVD、SVC及BNP升高(OR=1.889、2.036、2.092、2.002、BNP及2.104)均是APE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A/AO、RVD/LVD、SVC、BNP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76、0.862、0.883、0.907、0.987,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CTPA 图像测量指标、BNP水平与APE患者危险分层相关,对APE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CT肺动脉造影B型脑钠肽预后

    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Meta分析

    刘一帆胡潇张舒强蒋逆立...
    62-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影像组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鉴于影像组学能从标准医学影像中提取大量微观特征,本研究意在评估其作为一种全面、快捷、无创的诊断方法的潜力.方法: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影像组学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4日.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对纳人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作者信息、结节情况、分析软件等数据,并使用Meta-DiSc1.4和State16.0 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7篇文献,共9361例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影像组学的诊断指标,包括合并敏感性(sensitivity,Sen)0.87、特异性(specificity,Spe)0.82、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5.12、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0.17、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32.51和SROC曲线下面积0.9174.结果表明,影像组学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诊断工具,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未来,影像组学有望成为甲状腺结节精准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地域分布不均和研究异质性,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结果.

    影像组学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