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关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李梅珍

月刊

1005-3239

ggsjvip@126.com

0311-87661870

050051

石家庄市华安街80号

公关世界/Journal Public Rel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基于SPSS的统计分析

    王东琦马蓝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应围绕教学内容特点和测评技术难点,通过有效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实践教学与创新,让学生掌握测评问卷的设计、分析、数据处理、实施测评以及结果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能力和对测评方法使用的综合能力.

    人员测评课程实践SPSS统计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融通发展路径探索

    辛妍李闯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显现出多元深刻的价值.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视角,将目光聚焦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深层剖析高职院校内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明确融通路径构建意义与价值,提出针对性融通路径创新策略.

    产教融合地方院校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融合发展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情境体验式"思政课发展理路研究

    杨金玲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思政课的深入推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本文基于大思政课的背景,探讨了高职院校"情境体验式"思政课的发展理路.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情境体验式"思政课的策略与建议.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思政课程向更高层次、更深层次发展.

    大思政课高职院校"情境体验式"思政课发展理路

    "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过程化评价改革研究

    于琳白玉杰宋萍萍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过程化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数据分析方面提出了高职课程过程化评价体系改革思路,给出了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平台搭建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本文旨在使课程的过程化评价更加全面、透明、公正,为课程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课程过程化评价多元化评价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周庆平李恩华闫梦若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信息化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胜任力理论,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包含5 个维度、37 个胜任力指标,并结合胜任力指标要素点,提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胜任力理论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路径研究

    陈琳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此,高校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学生在思政课中进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度,结合实际案例提高思政课的生动性,采用趣味化教学方法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并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强思政课的现实关联性,从而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思政模式研究——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例

    李永梅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智慧思政教学模式已显示出巨大育人潜能,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办学宗旨.本文基于模式探究视角,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特点,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智慧思政教学意义,全面探究我国高职院校智慧思政开展现状,深度挖掘潜藏智慧思政育人问题,如教师素养不足、线上线下脱节等,基于此,针对性提出创新高职院校智慧思政育人模式策略.

    数字经济高职院校智慧思政模式探究

    以红色文化经典融入提升思政育人效能

    王长和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经典作为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先进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具有引导大学生以拼搏奋进姿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政育人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红色文化经典传承和融入的重要任务,改变红色文化经典素材类型单一、融入与转化创新性不足等困境,以红色文化经典丰富"思政理论课+课程思政"第一课堂的红色文化内涵,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红色文化环境创设,营建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经典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大学生行为习惯塑造的积极作用.

    红色文化经典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文化育人

    高校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徐笑良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单位,必然要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来培养人才,从时代需求出发,推动法治教育进一步发展,探寻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培养出"德""法"兼备的人才.

    法制教育融入路径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与思政教师协同共育机制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

    薛峰申唯正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丰硕,从当前学术界课程思政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再思考,有助于推进课程思政实践的深化.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教师协同共育的机制构建,需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的辩证关系.尽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不同,育人目标各有侧重,但二者需要协同共育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课程思政看,专业课程设置需实现知识育人和价值育人双效合力,从思政课程看,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应以思政课程价值观为导向.

    课程思政协同共育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