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庄音豪

双月刊

2096-6008

021-51019966

200437

上海中山北二路1800号806室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Labour Union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开门办刊;鼓励理论创新;以质量为本。办成以经济、金融学科为主,兼顾管理、法律等其它学科,体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应用性、理论性刊物,成为经济金融类刊物和高校学报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会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在逻辑、主要特点、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径

    李友钟
    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主体叠合、场域嵌入、价值契合、形式融通等内在逻辑,呈现参与渠道的多元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领域的全面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民主实践的有效性等特征,彰显了工会的代表功能、参与功能、组织功能、教化功能、建构功能和监督功能.工会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确立工会参与的主体地位,畅通参与路径、平台,将民主理念与方法融入工会业务工作,加强工会组织自身民主建设,强化工会参与主体建设,落实工会参与的制度保障.

    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会民主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术语创新研究

    刘佳
    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语创新"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理论逻辑的微观视角,对于构建中国工会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工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表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特征,这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就是党中央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一政治术语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发展史的理论路标,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术语范式.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术语,其内部结构及其要素关系必然存在一定的张力.随着新时代中国工人运动和工运事业的发展,这一政治术语在思想内涵和话语形式等方面还将实现新的拓展,术语创新将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先导和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术语创新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

    生育激励导向下女职工生育假成本分担机制的法律重塑

    刘语嫣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促进人口生育、缓解女性生育压力、发挥男性家庭照护作用、缓解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多重制度目标,我国生育假的制度体系不断充实.但是,由于生育成本分担机制在用人单位与政府、用人单位与职工、不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致使劳动者的生育权益与劳动权益的冲突性不断加剧,积极强化生育激励与生育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未来,应当把生育假成本分担的单一雇主责任制转化为多元主体分担机制,通过搭建生育成本支出激励机制、创建女职工生育支持基金、设立女性就业保障金制度、完善生育津贴给付体系等,推动我国生育假成本分担在用人单位与政府、职工、其他用人单位之间实现平衡,由此方能推动生育假制度行稳致远并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生育假成本分担机制生育权劳动权

    新时代上海职工队伍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基于2017年与2022年两次大调查的比较分析

    孙岩袁雪飞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只有劳动才能开创未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劳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职工队伍发展变化情况,本文利用2017年和2022年上海职工队伍调查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和测算指标权重.评价结果显示,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仅将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且将其视为提升生活品质、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载体.休息休假、技能提升、民主权利、社会保障、理想信念应成为今后职工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

    新时代职工队伍主成分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中心

    于朝阳
    5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保险是新中国成立后施行的一项重要劳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总结解放区积累的劳动保险实施经验和征求全国各地意见之后,1951年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具有保险面的相对普及,保险费用不由被保险人承担,劳动保险金的支付以职工工龄长短、工作性质和危险程度及供养人数为标准,享受集体劳动保险等特点.而《劳动保险条例》适用范围外职工的劳动保险,根据规定则由企业与职工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来约定.《劳动保险条例》的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相对稳定和制度化的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对缓和劳资关系、构建社会保险体系以及此后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当时劳动保险事业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商企业劳动保险条例

    CPTPP背景下越南工会制度改革及其借鉴启示

    黄现清王甬宁贺婧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顺利加入CPTPP,越南对其《劳动法》及工会制度进行了改革,使之符合CPTPP关于劳工制度的标准和要求.其改革举措主要体现为建立多元化的基层劳工代表组织与完善集体谈判制度.中国的劳动法及工会制度在工会组织结构、批准设立等方面与越南具有相似性.因此,在CPTPP背景下,如何借鉴越南改革的经验教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及工会法律制度是我国劳动领域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CPTPP越南劳动法工会制度制度改革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概览

    79-80页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