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钟国华

半月刊

1007-1245

imhgn@vip.sina.com

020-83824952、83823782、8382303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三路11号越秀区工商联大厦1101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ourn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查看更多>>199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主办。本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科研课题、基础研究、专家述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药物与临床、药学研究、临床检验、中医中药、预防医学、护理研究、医学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聂海华李茂查李阳
    1282-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65(48.6±7.5)岁.分析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比较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的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McNemar-Bowker 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 就诊即刻、30 min、1 h、2 h、3 h、4 h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7.0%(14/200)、11.0%(22/200)、36.5%(73/200)、64.0%(128/200)、85.5%(171/200)、93.0%(186/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导阻滞发生率依次为 2.5%(5/200)、4.5%(9/200)、11.5%(23/200)、41.5%(83/200)、61.0%(121/200)、75.5%(15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段下移发生率依次为37.0%(74/200)、90.0%(180/200)、81.5%(163/200)、77.5%(155/200)、40.0%(80/200)、5.5%(11/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波低平发生率依次为40.5%(81/200)、48.5%(97/200)、60.0%(120/200)、83.5%(167/200)、42.0%(84/200)、15.0%(30/20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典型心电图图形出现时间(3.86±0.34)h滞后于心肌坏死标志物指标异常出现时间(2.75±0.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患者出现新发、频发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改变均可能是超急性期AMI患者特有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诊断价值

    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陈贝金爱莲
    1286-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构建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密封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期间对照组未有脱落,共61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42~56(50.30±4.50)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2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因延迟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脱落1例,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42~56(50.42±4.56)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干预,其主要内容有构建医护团队、建立缩短FMC-to-B时间模式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救治情况、并发症、经济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确诊AM1时间、FMC-to-B时间及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82.61±10.36)s比(602.67±10.07)s、(110.61±9.48)min比(125.77±11.81)min、(19.85±3.94)min 比(28.39±5.8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58、7.737、9.386,均P<0.05).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94.92%(56/59)比83.61%(51/61)、93.22%(55/59)比80.33%(4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71、4.314,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13.56%(8/59)比18.03%(1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8.95±1.84)d比(10.95±1.51)d、(39 503.25±600.36)元比(43 981.22±586.3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19、41.335,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3,P<0.05).结论 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可以有效缩短确诊AMI时间、FMC-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与存活率,减少住院费用,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集束化管理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时间

    Wnt信号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杨寿娟张海涛崔明丽王建...
    1291-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Wnt信号通路是由配体蛋白Wnt和膜蛋白受体结合激发下游信号分子产生级联反应的信号转导途径.Wnt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关键途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有限,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形成瘢痕组织,心肌重构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因此,促进心肌再生、减少瘢痕面积对于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正常的心肌细胞还是心血管疾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均有Wnt信号通路的参与.研究Wnt信号通路在AMI中的作用可以为AMI治疗提供新的依据与思路.本文对Wnt信号通路在AMI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Wnt信号通路心肌细胞干细胞移植进展

    心肌纤维化与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志强张翠董文敬刘振...
    1297-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纤维化是诸多心血管疾患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心脏泵衰竭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其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与成纤维细胞(CFs)的不断增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是介导磷酸化的主要系统,AMPK激活自噬,可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也可磷酸化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AMPK信号通路在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期为心肌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指导.

    心肌纤维化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综述

    BIA指导血液透析对患者RRF影响的meta分析

    蒋海丽潘虹矫春晓丛丽娜...
    1301-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指导超滤量同常规临床方法相比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2022年12月31日前发表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探讨应用BIA指导超滤量同常规临床方法相比对血液透析患者RRF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计40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结束后BIA指导组的患者RRF(P<0.05,MD=1.15,95%CI:1.00~1.31)、24h尿量(P<0.05,MD=253.56,95%CI:229.17~277.96)均高于对照组,超滤量(P<0.05,MD=-0.45,95%CI:-0.65~-0.26)及舒张压(P<0.05,MD=-5.52,95%CI:-7.58~-3.47)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收缩压(P>0.05,MD=-0.25,95%CI:-7.70~7.21)、体质量(P>0.05,MD=-0.01,95%CI:-3.38~3.37)、白蛋白(P>0.05,MD=0.41,95%CI:-1.61~2.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现有研究,在营养管理及容量管理过程中采用BIA指导超滤量同常规临床方法相比有助于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RRF.

    血液透析残余肾功能生物电阻抗分析meta分析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邹皓珍杨佳席哲帆纪瑞...
    1307-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为生物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发现,能高分辨率、高通量和可重复地进行转录分析,识别新的细胞类型,形成细胞图谱.而传统测序方法只能反映样本中所有细胞基因表达的整体水平而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异质性.本文阐述了 scRNA-seq技术发展史,概述该技术可能应用于揭示肾脏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利于肾病诊断和治疗.

    单细胞测序单细胞RNA测序IgA肾病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肾移植肾纤维化进展

    代谢组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霞赛海芳
    13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步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以了解小分子水平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过基于核磁共振(NMR)或基于质谱(MS)的代谢组学筛选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预防疾病及探索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本综述讨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筛选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中代谢物的发现以及免疫代谢组学的应用,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代谢组学感染性疾病生物标志物免疫保护综述

    m6A及m5C甲基化修饰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与转移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邵爽郭纪伟孟玮
    1316-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RNA中已经发现了 170多种化学修饰,RNA甲基化修饰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过程,N6-甲基腺苷(m6A)和5-甲基胞嘧啶(m5C)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使得RNA甲基化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生物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细胞增殖和转移有关的信号通路调控肿瘤免疫、代谢等细胞活动,并在调节器官大小、组织再生和干细胞自我更新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m6A及m5C甲基化修饰通过一些热门通路调控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这为我们从RNA甲基化的角度理解疾病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RNA甲基化修饰信号通路N6-甲基腺苷5-甲基胞嘧啶癌症发生和发展进展

    不同日剂量美罗培南在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于菁菁邵琛曲朋张老追...
    1321-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日剂量美罗培南在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纳入的144例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肌酐清除率(Ccr)分为肾功能亢进组(63例)和肾功能正常组(81例).其中亢进组男性37例,女性 26例,年龄 37~69(53.55±4.47)岁,体质量46~93(71.51±6.06)kg,病程 1~6(2.98± 0.93)年;正常组男性48例,女性33例,年龄41~73(53.50±4.42)岁,体质量49~89(71.56±6.01)kg,病程1~5(2.97±0.95)年.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用药情况及不同日剂量美罗培南的临床疗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亢进组Ccr水平(126.14± 11.63)ml/min 高于正常组(116.25±10.51)ml/min,Scr(47.66±4.25)µmol/L和 BUN(3.10±0.33)mmol/L水平均低于正常组(58.62±5.62)μmol/L、(4.22±0.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亢进组WBC(15.55±1.23)×109/L、NEUT%(77.85±5.69)%、PCT(48.60±4.12)μg/L、CRP(16.17±3.55)mg/L 均高于正常组(9.44±1.56)×109/L、(68.52±5.52)%、(48.60±4.12)µg/L、(9.23±1.0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亢进组用药情况在0.5 g剂量(每6 h给药1次、每8h给药1次)、2.0 g剂量(每8 h给药1次)均高于正常组,在1.0 g剂量(每8 h给药1次、每12 h给药1次)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亢进组在1/2日剂量、2/3日剂量的临床有效率均为0(0/15、0/17),均低于正常组的88.89%(8/9)、92.31%(2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亢进组1倍日剂量的临床有效率50.00%(10/20)高于本组1/2及2/3日剂量,但仍然低于正常组1倍日剂量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亢进组2倍日剂量的临床有效率81.82%(9/11)与正常组100.00%(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日剂量美罗培南影响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剂量应≥2.0 g(日剂量),必要时可增加至3.0 g.

    肾功能亢进美罗培南日剂量临床疗效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股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

    胡凯锋高原李延赵亮...
    1325-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股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拟实施手术治疗的96例股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4.1±6.7)岁,病变长度(14.3±4.1)cm,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方案治疗;对照组男33例、女15例,年龄(62.5±7.2)岁,病变长度(13.8±3.3)cm,采用常规普通球囊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靶血管腔最小直径(MLD)、远期管腔丢失(LLL)、一期通畅率、Rutherford分级、间歇性跛行距离、凝血功能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ABI测定值均高于手术前,研究组术后12个月ABI高于对照组[(0.86±0.11)比(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研究组术后 12个月的 MLD 大于对照组[(2.85±0.46)mm 比(2.53±0.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LLL值均低于对照组[(4.56± 1.80)%比(5.71±1.92)%、(13.37±2.60)%比(19.68±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9.48,均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Rutherford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较对照组延长[(13.41±0.31)s比(13.23±0.34)s、(16.92±0.88)s 比(16.46±0.9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2.46,均 P<0.05).结论 股胭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方案治疗较常规支架手术方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维持血管持续畅通,缓解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股动脉胭动脉支架再狭窄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