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研究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研究参考
国际研究参考

何桂全

月刊

1009-5055

idi@cicir.ac.cn

010-88547317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

国际研究参考/Journal International Study Refere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俄乌冲突及战略思考

    黄天忠季日月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树立起一种普遍包容的国家安全新理念。本文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分析俄乌冲突起因、进程、战法和影响等:俄乌冲突的发生,体现了美俄乌等国不同国家安全道路的对立,彰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正确性,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俄乌冲突的进程,体现了发展和安全不可偏废,彰显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科学性,要通过高水平国家安全保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和水平;俄乌冲突的形态,体现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叠加交织,彰显了统筹各领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协同联动、多管齐下;俄乌冲突的影响,体现了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失序,彰显了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重要意义,要坚持推动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回应世界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安全框架。

    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俄乌冲突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安全:挑战与思考

    廖峥嵘
    2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改变历史进程,凸显金融安全对于当代世界和主权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意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对金融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化,使之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对俄展开"金融核打击",运用以金融制裁为中心的"总体战"应对俄军事行动,既代表未来战争形态的某种转变,也为未来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大国战略竞争提供预演。本文拟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出发,结合大局变化,探讨当前中国金融安全形势变化和挑战,并提出个人思考。

    总体国家安全观金融安全挑战思考

    以"两个统筹"指引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朱锋
    3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石。作为服务于国家安全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国家安全学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两个统筹"作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内核和思想保障。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必须紧扣时代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世界政治加速进入转型期,各种安全要素高度关联,中国国家安全同时面临创新期和风险期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有效推进有赖于国内学术界共识的凝聚,包括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社会性、技术性和战略性。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应充分发挥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的统筹作用,采取"小而精"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设置二级学科,形成"内部重点建设与外部协同创新相结合"的学科建设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王鸿刚程宏亮杨文静马雪...
    6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拜登政府虽尚未推出正式版国家安全战略,但从已有战略文件、重要表态和具体做法看,其国家安全战略的框架已大体确定。这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自冷战结束以来的一次深入调整。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认为,国际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深刻变化,"大国竞争"成为主要特征,中俄尤其中国是需要应对的最主要挑战,为此美国要加紧在各领域全面布局,以获得能维护其国际地位的有利战略态势。与特朗普时期相比,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延续性大于变化性,同时被进一步予以细化和充实,对中美关系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性显而易见,但具体实施也会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中国在全面评估其影响和积极应对之时,也要认识到随着自身国力不断壮大,对中美关系的塑造能力也在同步提升。

    美国中国大国竞争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困境

    贾春阳张昭曦张岚舒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国安会自创设以来,其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几经调整,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多有起伏。拜登上台后在延续国安会已有主体架构的同时,再次对国安会进行相应调整,展现出一些新特色。但从长远看,美国国安会的运行和作用发挥仍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困境。

    美国国安会运行机制困境

    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趋势研究

    傅小强韩立群
    8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非传统安全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对抗性加剧,冲突性上升,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联动性、突发性、传导性空前。这些新特点的出现和固化既是社会发展、思潮变迁、科技进步等客观因素所致,也与主要国家肆意推动所谓大国竞争和强化地缘争夺密切相关。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背后隐藏的是国际政治"安全化"迅猛回潮,非传统安全问题整体上进入活跃期,对国际安全环境乃至国际格局都产生直接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现实紧迫威胁,倾向于通过非传统安全手段实现传统安全目的,以传统理念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由此,传统安全问题的武器化、工具化特征更加明显,导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转化、界线日益模糊,传统和非传统的"二分法"可能不再适用于研判国家安全的现实重大威胁。透过这些变化和趋势可以发现,和平与战争的内涵在新时代发生了显著变化,安全问题正在变得不分"冷热",不分"传统非传统",需要在认识和应对国家安全挑战时加以综合考虑。这些日益复杂的安全问题,需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大视野中分析,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应对威胁、筹谋未来的重大原则和根本遵循。

    非传统安全国家安全安全化

    中美能否构建"人类安全责任共同体"?

    季宇绮傅梦孜
    10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缘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际安全是中美安全关系的传统关切。当下,美国政府为维护霸权地位持续对中国施压和实行排挤政策措施,使三大安全关系仅能维持脆弱平衡。如果双方战略竞争继续,不排除三个领域的安全矛盾激化甚至发生冲突的可能。着眼于利益和价值观基础上的现实主义安全观和安全治理模式,很难使中美安全关系突破旧有范式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框架内,在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现有国际安全理念基础上,引入人类安全主题,加强人类安全领域的共同研究和对话合作,利于中美关系突破双边利益和价值观斗争的樊篱;以全人类安全的共同使命为目标建立安全责任共同体,或可实现中美关系对既有困局的跨越。

    中美关系安全关系人类安全责任共同体

    俄乌冲突:世界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

    陈文玲
    11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既是东西方对峙冷战的延续,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更是引发世界格局在某一历史时点由渐变转向突变的重要变量。一是将重创以西方国家虚拟经济为主体收割世界财富的主导地位,开启以资源和制造业为主体国家获取世界平等地位的历史进程。二是进一步唤醒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战略自主的意识,一批大国和中等强国围绕大国梦、强国梦正在根据国家利益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三是引爆了以美西方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全球化走向历史的扬弃,以新兴经济体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大潮将势不可挡。四是或将成为终结美国霸权地位的历史转折点,世界一超多极格局将转向多元、多样、多极。五是在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系调整演化中,亚欧大陆或将重新成为大国政治博弈和经济竞合的经济中心。六是世界必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在克服艰难险阻或经历阵痛后凤凰涅槃。

    俄乌冲突世界格局亚欧版块

    序言

    袁鹏
    137-139页

    夯实国家安全的人口基石——《人口与国家安全》分册书介

    倪建军
    140-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