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融-盐腐蚀耦合作用下OGFC水稳定性研究

    于保阳章林王浩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北方季冻区透水沥青路面因使用融雪盐而产生的冻融盐腐蚀问题,对OGFC沥青混合料进行冻融和盐腐蚀耦合作用下的宏观与仿真劈裂试验。对盐冻循环后的沥青砂浆进行单轴压缩和蠕变试验,建立含有损伤因子的Burgers损伤模型。利用工业CT断层扫描技术,构建OGFC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不均质特征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劈裂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宏观劈裂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盐冻循环对OGFC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混合料的空隙与集料的交界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整体承载能力降低;宏观劈裂试验结果与仿真劈裂试验结果的误差在20%左右,但劈裂强度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OGFC冻融-盐腐蚀水稳定性仿真冻融劈裂CT断层扫描

    路基弹性模量野外试验获取的3种方法对比分析

    潘春为刘锋包聪灵青健...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取施工现场路基弹性模量数据,依托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开展了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BB法)和落锤式弯沉仪法(FWD法)路基弹性模量试验研究。在明晰了各种方法获取路基弹性模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于试验区域开展了3种方法的试验研究及贝克曼梁法和落锤式弯沉仪法的比对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3种试验方法在现场试验时应遵循的技术要点;同时,提出路基验收时需同时控制路基表面弯沉和路基弹性模量两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是基于弹性半空间理论,但存在一定差异。承载板法是通过刚性承载板直接于路基现场获得回弹模量的方法,BB法是通过获得双圆荷载中心处弯沉后经反算获得路基模量的方法,FWD法是通过获得柔性承载板中心弯沉后反算路基弹性模量的方法。与承载板法和BB法比较可知,FWD法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较高,受人为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推荐使用该方法进行路基表面弯沉验收和弹性模量的反算。

    道路工程路基弹性模量野外试验对比分析

    热拌环氧基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

    许夏荧范沈诚李晶张丰雷...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正交试验对热拌环氧基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进行确定,使用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两个指标进行结果分析。进一步讨论每种分析方法下对应各个因素的贡献水平,结合两种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形式,最终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为高温固化温度 150℃、高温固化时间1。5h、低温固化温度60℃、低温固化时间 4d。采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对环氧沥青的不同制备阶段进行荧光显微观察,了解不同固化阶段环氧沥青的微观形貌。固化反应最终使得环氧沥青形成以基质沥青为分散相、环氧树脂为连续相的稳定结构,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热拌环氧沥青正交试验宏观拉伸微观荧光显微

    饱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变化的影响因素

    刘彦涛吕耀志侯东伟张君韬...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孔隙水压作用下,水流的冲刷和正负压抽吸是使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弱其对路面结构的破坏,通过建立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有限元模型,深入探究了不同交通条件、路面参数等对孔隙水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荷载和车速越大,越不利于控制孔隙水压力,当车辆荷载达 1。3 MPa时孔隙水压可达1MPa,当车速由40 km/h提至 120 km/h后孔隙水压提升57。1%,故路面水损害设计时应限制车辆荷载和车速;此外,通过设置排水面层、提高沥青面层的弹性模量和渗透系数,可有效降低孔隙水压力,但设置排水边界对孔隙水压力没有显著影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孔隙水压力交通条件路面参数

    乳化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等级评价体系研究

    陈涛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分析、室内试验及工程应用,对乳化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分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时采用所提出的低温蒸发方法获取残留物,相比现行高温直接蒸发,可有效降低残留物老化风险。对于乳化沥青高温性能,采用低温蒸发残留物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进行评价;对于低温性能,采用低温蒸发残留物PAV沥青通过预切口型弯曲蠕变劲度试验(CBBR)进行评价。结合我国乳化沥青材料性能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试验判别标准。DSR试验结果判定标准为:车辙因子 G﹡/sinδ≥1。5 kPa的最高温度。CBBR试验结果判定标准为:蠕变劲度 S≤220 M Pa的最低温度。同时,针对我国的交通等级、气候条件下乳化沥青高低温使用性能分级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初步的乳化沥青使用性能等级(RPG)框架体系,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道路工程乳化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使用性能等级

    基于统计技术的路面底基层施工质量改进研究

    欧定福纪玉国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以往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高程、平整度合格率偏低、厚度控制不均匀等问题,溧高高速公路通过运用先进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D摊铺技术进行质量改进,并运用休哈特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质量分析工具,验证了3D摊铺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通过休哈特控制图,可以发现 3D摊铺质量较传统摊铺的偏差问题明显小,通过MINITAB软件对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得出 3D摊铺质量参数控制能力指标远远优于传统摊铺。

    道路工程3D摊铺过程能力分析六西格玛管理

    不同细观结构状态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特征预测评价

    田旺常亮亮赵庆龙牛冬瑜...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沥青混合料(PAM)作为半柔性路面(SFP)的主体,其细观结构状态对SFP抗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关键筛孔,优化级配以获得不同结构状态PAM。采用数字图像技术与室内试验结合探究PAM 结构体积参数对连通空隙特征的影响。进一步利用RBF网络建立PAM连通空隙率评估新范式。结果表明:关键筛孔的含量是影响PAM 空隙特征的重要因素,关键筛孔含量增大 6%,空隙率衰减约 20%。PAM 连通空隙率受结构和体积参数影响显著。RBF模型对PAM混合料的连通空隙率回归预测,能实现绝对误差平均为 3。42%,相对误差平均为2。17%,为SFP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半柔性路面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颗粒接触数字图像处理

    深厚软基控沉疏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与应用

    黎卿梅晓唐昌意王展...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装配式建造是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预制管桩具有节能环保、质量可靠的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深厚软土路基处理,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制约管桩在深厚软土路基中应用的关键因素。依托珠海某城市主干路项目,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管桩的适用条件,采用控沉疏桩复合地基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数值分析显示:桩端位于黏性土 1层时工后沉降量49。1 mm、工程投资最省,为最优的设计方案。根据实测数据预测的工后沉降量103 mm,小于规范限值要求。经通车3。5 年的检验,路面平顺、行车舒适,未见不均匀沉降,验证了控沉疏桩适用于深厚软土路基处理,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软土路基预制管桩深厚软土控沉疏桩工后沉降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研究

    张嘉林刘韬黄之懿王家兴...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室内成型 4 cmAC-13C和 6 cmAC-20C组合式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获取沥青混合料广义Maxwell模型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能较好地表征沥青混合料蠕变行为和沥青路面高温变形情况,随着温度上升,材料变形速率越快且最终变形量也越大,路面表面弯沉值、沥青层底横向应力值、路基顶面变形值在加载初期都会快速增大,三者增大速率均会随时间递减,在一定时间后都趋于平稳,不同加载水平和温度条件对路面表面弯沉值和沥青层底横向应力值随时间变化情况有较大影响,对路基顶面变形值几乎没有影响。

    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广义Maxwell模型有限元分析

    FLO-2D在弃土场失稳影响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杨忠艳马媛艳牛茂芳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弃土场失稳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可能,并运用FLO-2D模拟分析某弃土场失稳诱发泥石流灾害的淹没速度、冲击力、堆积深度,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泥石流灾害对下游敏感因素无影响,为弃土场的选址、水土保持方案及支护设计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弃土场失稳影响分析泥石流FLO-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