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黏结性恢复的再生超薄罩面研究与应用

    赵颖冯驰都魁林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沥青混凝土再生是沥青混合料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对材料和胶结料均有较高的要求,超薄罩面工程很难应用回收沥青混合料,这给超薄罩面技术在未来的推广应用难免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以沥青混合料胶结理论为基础,从改善回收料胶结料对集料的胶结作用入手,使用低熔点聚合物基再生剂,对老化胶结料进行渗透再生,提升其胶结性能,改善了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水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开裂性能均满足超薄罩面技术要求,在超薄罩面工程中进行应用,效果良好.

    再生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胶结性能再生剂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扬尘预测研究

    王兴举王志斌李彦伟杜群乐...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尘污染是空气中最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影响城市环境,还会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公路建设施工工期比较长,扬尘产生贯穿整个施工周期,每一道工序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无组织排放,导致扬尘产量大,不易量化.现以公路施工路基填筑工序施工特点为基础,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公路施工过程中扬尘的预测模型,主要针对PM2.5和PM10的浓度进行预测.以河北某工程项目为例,选取PM2.5、PM10、地表温度、风速、气温、地面气压、相对湿度为指标,对公路路基填筑扬尘(PM2.5和PM10)排放浓度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时准确的预测有助于及时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浓度,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和施工进度,为未来交通强国建设中如何统筹公路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公路工程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扬尘BP神经网络

    天巴高速公路巴马枢纽互通改扩建方案设计研究

    吴钧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发展,早期建设的T形枢纽互通大量面临改扩建为十字互通,巴马枢纽互通为典型的高速公路T形互通改为十字交叉互通.从路网结构、交通量分析、互通方案设计及比选、平纵面指标、保通及施工组织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巴马枢纽互通总体设计方案研究情况,针对互通方案论证及比选以及保通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及介绍,可供同类型枢纽互通改扩建设计参考.

    道路工程互通立交设计巴马枢纽互通改扩建方案比选

    基于荷载试验的大跨径悬索桥监测系统验证分析

    鞠定超王俊博金耀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对运营期的桥梁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监测,实时掌握大桥的运营安全状态.荷载试验是检验施工质量和桥梁的受力状态.以某大跨径悬索桥荷载试验为例,结合荷载试验期间的健康监测数据,对荷载试验期间大桥的挠度、应变、主梁振动等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评估成桥状态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静载试验加载和卸载情况下监测数据反映主桥一直保持为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动载试验中,监测系统数据反映桥梁结构平稳,结构动力特性良好.通过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有效记录大桥成桥后的初始状态,可为其他大跨径悬索桥的智能化管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跨径悬索桥监测系统荷载试验验证分析初始状态

    公路桥梁检修通道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世伟尹立国胡斌刘雅玲...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全国326座重点桥梁检修通道的专项调研,明确桥梁部件可检性的定义,对调研的不同类型桥梁的共有部件及特殊部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检修通道管理、维护、设置、设计、规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桥梁检修通道的典型问题及原因.针对典型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桥梁检修通道的设置及维护提供参考,提升桥梁全寿命管理水平.

    公路桥梁检修通道可检性成因分析对策措施

    基于多目标跟踪的桥梁车辆荷载动态监测方法

    张建功龚凯郭翠翠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车辆荷载的动态分布对桥梁健康状态的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车辆荷载监测方法难以适用于跨度大、结构复杂的桥梁,并且不能实时监测.因此,针对传统车辆荷载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在利用动态称重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荷载动态监测方法,能够应用于大跨度桥梁.首先在桥头布置动态称重系统对经过的车辆采集重量数据,同时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同步采集称重车辆的图像并分配ID;车辆在沿桥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计算车辆在桥面的位置,首先进行图像透视畸变校正,建立图像坐标与真实桥面坐标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布置在桥梁上的视觉检测系统采用SSD算法识别沿桥相机视野内的车辆,并记录车辆在桥面上的位置信息;再根据多目标跟踪算法实现车辆目标在相邻时刻的ID关联;如此迭代,即可获取车辆在全桥的移动轨迹,并可根据车辆ID追溯其重量信息,以此达到实时监测桥梁车辆荷载的目的.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天气下车辆识别的精确度为96.3%,多目标跟踪结果的ID跳变率为3.4%.实验结果表明监测效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大跨桥梁全桥面车辆荷载动态分布情况监测与记录的要求.

    桥梁监测车辆荷载识别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多目标跟踪

    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自动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李雪松姬付全杨钊陈培帅...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的自动连续测量,基于测锤探头进入泥浆、浮浆及混凝土 3种不同介质中的阻力差异,集成电机驱动系统、计米器、压力传感、PLC及测锤探头运动算法,研发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自动监测装置.测锤探头实时反馈阻力值,并根据设定的压力控制阈值自动控制测锤探头动作;计米器实时显示当前标高监测结果.自动监测装置经过两代产品迭代,分别在武汉双柳大桥项目及广州狮子洋通道工程中应用.标高监测结果与浇筑量换算标高及人工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第一代产品由于动作简单,自动测量模式下易被埋入混凝土,导致结果不准确;而第二代产品提高了智能化程度,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和浇筑量换算结果接近,且较人工测量结果更稳定.

    桥梁工程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自动监测装置智能化技术研究

    钢—UHPC组合梁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顾奕伟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UHPC组合梁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车桥耦合动力效应,基于Python语言建立了公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程序,并以一座拟建的56 m跨简支钢—UHPC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车辆通行时速、路面不平顺度以及钢梁底板厚度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不平顺等级为A时,不同时速车辆通行时桥梁动力冲击系数均低于0.09,Sperling平稳性指标低于2.5,整体动力效应不明显;路面不平顺等级对桥梁车桥耦合动力效应的影响十分显著,当路面不平顺度增加时,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均呈显著明显的上升趋势;钢梁底板厚度在合理范围内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十分有限.

    桥梁工程组合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数值仿真超高性能混凝土

    人字形异形塔柱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

    周先念卞佳朱帆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特迪瓦科科迪桥项目主桥为全长630 m的人字形异形塔柱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塔高107.6 m,结构复杂,施工监控精度要求高.为保证大桥施工中的结构安全和目标状态实现,针对异形主塔进行了关键断面和局部节点处的应力分布跟踪分析,同时进行了塔柱高程和斜塔肢横向倾斜角度的控制.此外,还对主梁的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进行了计算分析.为了消除重索套管对斜拉索钢绞线张拉的影响,采用了分级张拉方法,并通过理论钢绞线拔出量来控制张拉索力.施工实践表明,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线形和应力情况与预期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采用的关键监控技术的有效性.

    桥梁工程斜拉桥施工监控异形主塔平行钢绞线斜拉索

    苍容浔江大桥的设计与技术创新

    吴明远汪继平师启龙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苍容浔江大桥跨越浔江,全长1 688 m,采用中央独柱塔设计,跨径布置为2个520 m主跨和2个55 m边跨,中塔高108.9 m,边塔高108.8 m,为三塔空间缆地锚式悬索桥.主梁采用分体式钢箱梁,由梁高为3.0 m、梁全宽为36.2 m的2根钢箱梁和横向连接箱组成.锚碇基础为桩基+铣接头方案结构,采用桩基与二期槽形成的剪力墙结构,桩基直径为3m.全桥主跨侧面为中心距离索塔索1 m的空间缆,主缆标准强度为1 960 MPa.针对桥址区复杂的建设条件,创新设计了苍容浔江大桥三塔空间缆悬索桥结构体系,首创了大直径桩与地连墙组合的永久受力锚碇基础新型结构,研发了三塔空间缆悬索桥的缆梁施工技术,建立了钢桥面铺装材料的组成与组合优化设计方法,形成了苍容浔江大桥三塔空间缆悬索桥的成套关键技术,促进了我国空间缆悬索桥建设的新跨越.

    桥梁工程悬索桥空间缆三塔地锚式桥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