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理工大学

张学洪

季刊

1674-9057

xbz@glut.edu.cn

0773-5896423

540114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变更情况:《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994)《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2009)《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 ) 入选2004、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矿产地质、资源勘查、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国土开发与测绘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的科研成果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市主城区次浅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

    吴江鹏荣耀俞俊平朱利晴...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武汉市主城区地铁以及大型地下综合体的兴建,次浅层(10~30 m)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主城区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的重点区域.基于武汉市主城区收集的大量钻孔数据,从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地质结构与地震效应和不良地质灾害等四方面构建影响武汉市主城区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标度法及最优判断矩阵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值.结合Map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武汉市主城区适宜性评价结果值,结果表明:适宜性优、良、中及差区域的面积占比分别为 7.14%、55.62%、26.69%及 10.55%,该评价结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期规划提供参考.

    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适宜性评价武汉市主城区

    顾及PWV的广西地区多尺度PM2.5浓度预测

    谢劭峰张亚博黄良珂魏朋志...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 2017 年的PM2.5 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量PWV等因素,分别建立全年和分季度的ARIMA模型对该地区PM2.5 日均浓度进行短期预测,并将ARIMA模型预测残差分别用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和多层感知器MLP进行拟合,以达到优化ARIMA模型的目的.结果表明,除桂林外,分季度ARIMA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年ARIMA模型,季度ARIMA-ML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优于分季度ARIMA模型,表明该类模型可以用于区域PM2.5 浓度预测.

    PM2.5PWVARIMA前馈神经网络

    新疆地区ERA5和MERRA-2大气可降水量精度分析

    刘喆栋黄良珂刘立龙黄玲...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再分析资料提供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产品在天气变化和气候研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疆地区存在地形起伏大、气候复杂和实测高分辨率PWV产品缺乏等特点,大气再分析资料提供的PWV产品可作为有力补充.以新疆地区 2018 年 11 个GNSS站数据反演得到的PWV(GNSS-PWV)信息作为参考值,评估ERA5 和MERRA-2提供PWV产品在新疆地区的精度,并分析两种再分析资料PWV的偏差(Bias)和均方根差(RMSE)的时空变化特性及其日变化.结果表明:以 GNSS-PWV 为参考值,ERA5 和MERRA-2在新疆地区的PWV年均Bias分别为-0.97 和-1.20 mm,年均RMSE分别为1.81 和2.11 mm,两种再分析资料PWV均具有较高精度,其中 ERA5 PWV 精度略高于 MERRA-2 PWV;两种再分析资料的PWV精度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总体表现为夏季精度低,冬季精度高;在PWV日变化分布上,两种再分析资料与GNSS-PWV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能较好地反映新疆地区PWV的日变化特性.

    大气可降水量ERA5MERRA-2新疆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环绕航摄参数优化

    孙保燕韦龙华周鑫覃禹程...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消费级无人机采用传统航带式影像采集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效率低以及精细度不够的问题,提出采用环绕式航摄采集像片进行倾斜摄影三维建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环绕航摄所涉及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创建满足 1 ∶ 500 精度要求的非大高差场地的实景三维模型,得到兼顾建模效率和模型精细度的最优参数组合.基于航带式航摄(五架次)与环绕航摄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的环绕航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既能保证建模精度又能极大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精细度,可应用于非大高差场地实景建模,促进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

    倾斜摄影消费级无人机环绕航摄实景三维模型参数优化

    基于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的土石方量计算

    李壁宏蓝贵文王威甘政政...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土石方量测量中存在受地形限制、耗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使用单镜头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玉林市某矿山区域范围内正射影像与倾斜影像,借助Pix4Dmapper软件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处理与分析,提取矿山地表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布料模拟点云滤波算法对所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进而分离非地面点与地面点;同时利用局部多项式插值算法对地面点云缺失区域进行插值拟合,生成更加准确的地形特征;利用EPS软件对点云成果进行分析,计算矿山现状开采范围内的土石方量值.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的土方量计算所得结果与GNSS-RTK实测结果差值比为 1.9%,计算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可作为土石方量计算新方法.

    影像匹配点云点云滤波点云插值土石方量计算无人机

    漓江上游水沙对降水、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方荣杰黄卉张帅普代俊峰...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漓江流域上游水沙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气温、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漓江上游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揭示气候因子对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合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河流水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965-2019 年漓江流域上游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未呈现显著增加或减少趋势,同时期NDVI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利用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仍以林地、耕地为主.漓江上游气温未出现突变点,降水量与径流量于1991 年发生突变,1992-2019 年漓江上游NDVI平均值显著高于突变前的 1981-1991 年,耕地面积平均值与林地面积平均值显著低于突变前的 1981-1991 年;输沙量于 2003 年发生突变,2004-2019 年漓江上游NDVI平均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平均值显著高于1981-2003 年.降水对径流改变的贡献率为56.30%,降水量-径流量关系并未在突变点前后发生改变.降水量对输沙量改变的贡献率为-12.67%,降水量-输沙量关系在突变后发生改变.

    水沙特征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贡献率漓江

    基于三维模型的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测算及影响因子探讨——以云南宜良九乡三脚洞为例

    孔夏丽夏永华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主题研究不足的现状,以云南宜良九乡三脚洞为例,通过TLS获取溶洞点云数据,建立精细三维模型.根据旅游溶洞规划设计要求,利用研究区安全水位线高度对初始模型进行切割和面片提取,去除安全水位线下部模型,得到旅游洞穴空间模型,准确计算游客游览空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CO2 浓度、热量、灯光、河流等多种洞穴环境影响因子,对传统生态环境容量法进行改进,建立基于三维模型的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数学模型,测算尚未开发洞穴的最大环境承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岩溶洞穴开发设计.通过与传统测算方法从理论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洞穴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因子是热量.根据测算结果,瞬时承载力最大相差19 146 人,全天承载力最大相差123 189 人,本文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地面激光扫描岩溶洞穴三维模型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三脚洞

    矿源比对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钟溢健陆祖贤李金城黄晶...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养反硝化技术常规滤料出水中SO42- 浓度高、不能同步除磷的问题,通过批次实验探究复合矿源滤料自养反硝化(MSAD)的脱氮除磷性能.对矿源滤料硫铁矿(FeS2)和菱铁矿(FeCO3)在不同质量配比下脱氮除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FeS2 为电子供体,复合矿源(FeS2 和FeCO3)表现出更高的NO3--N去除速率、较低的硫酸盐浓度和稳定的 pH.在驯化结束后稳定运行的第 4 天,m(FeS2)∶m(FeCO3)= 2∶1系统脱氮性能最佳,NO3--N的去除率为 93%;TN的去除率为 86%;m(FeS2)∶m(FeCO3)= 1∶1系统总磷去除效果达到最优(65%).物种分析证明复合矿源中硫自养反硝化的微生物种类占主导地位.

    自养反硝化硫铁矿菱铁矿脱氮除磷

    沉积物粒径对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试验

    杨智婷冯民权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境因子对湖泊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规律,以雁鸣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 5 种粒径(0.08、0.15、0.30、0.425 和 1.00 mm)沉积物对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5 种形态磷含量变化均随沉积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多;不同沉积物粒径条件下,同一种形态磷含量达到释放平稳所需的时间相同;而各形态磷之间呈现不同的释放规律,达到释放平稳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曲线拟合得出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颗粒态磷(PP)含量与沉积物粒径的最优拟合函数均为对数函数,溶解性有机磷(DOP)含量与沉积物粒径的最优拟合函数为线性函数.

    富营养化各形态磷沉积物粒径释放量平稳状态雁鸣湖

    不同条件下白腐真菌多糖调控合成的铁(氢)氧化物的特征

    李宁杰王小洁刘洁杨锐...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白腐真菌胞外多糖在铁(氢)氧化物的生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展开具体研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不同多糖浓度、陈化时间、Fe3+初始浓度、矿化体系pH和陈化温度条件下白腐真菌胞外多糖调控形成的铁(氢)氧化物的特征,探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白腐真菌生物矿化的铁(氢)氧化物的晶型组成和不同相之间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多糖含量可促进铁(氢)氧化物在多糖分子中成核,且陈化过程中铁(氢)氧化物的晶型和结晶程度均会发生变化;Fe3+初始浓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铁(氢)氧化物羟基结合态的稳定程度;酸性条件下有利于α-FeOOH的形成,而在碱性条件下则有利于α-Fe2O3 的形成;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Fe—O结晶度的提高,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有利于铁(氢)氧化物转化成更稳定的相.

    生物矿化铁(氢)氧化物多糖白腐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