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武三期高速公路终点段路线方案研究

    高鹏潘玉涛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武三期高速公路终点段沿线控制点众多,不论工可阶段,还是初步设计阶段,终点路网互通节点的方案设置形式与功能直接影响该段路线总体走向.如何综合考虑路线、互通和构造物的总体设计内容,如何将控制因素与总体设计相互和谐就成为本路段设计的难点,也是古武三期项目的重点.全文从路线选线入手,延伸至互通方案,最后确定路线方案,层层剖析,步步解惑,为在该类情况下路线的方案设计提供又一重要思路.

    古武三期增瑞枢纽上北枢纽路线设计互通设计初步设计

    基于关键筛孔控制的SMA-13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郝俊园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原材料选择、控制关键筛孔4.75mm通过率变化集料级配、混合料设计,在混合料设计的基础上,成型车辙板,研究SMA-1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与集料级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2.36~4.75mm档沥青混合料的用量较小时,随着这档集料用量的增加,路面的摆值及构造深度会随之增加当这档集料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增加该档集料用量,路面构造深度及摆值反而会降低.

    SMA-13摆值构造深度混合料级配

    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应力变化研究

    黄木林张秋美魏于春程志豪...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挖过程是基坑支护结构的应力不断变化的过程.为确保支护结构稳定和开挖的顺利进行,文章采用边坡稳定理论分析法,通过Midas-GTS数值模拟计算,对锚索轴力和抗滑桩弯矩在开挖过程中应力变化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锚索轴力及抗滑桩弯矩的突变点均发生在外倾结构面和岩层层面开挖出露的荷载步中、锚索轴力在开挖完成以后即突然增大,而抗滑桩弯矩的最大值,则是在结构物建成之后才增大到最大等结论,确保了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积累了相关工程经验.

    基坑开挖锚索轴力抗滑桩弯矩荷载步外倾结构面

    新型酸性石料用纳米沥青抗剥落剂的性能分析

    李进才王天武王书杰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新研制的插层型纳米沥青抗剥落剂(NAS),通过红外和核磁波普分析研究了该抗剥落剂的分子组成.与不同种类抗剥落剂的热重分析对比证明NAS中所含的酰胺基团有效提升了其耐高温性能.此外,AFM扫描以及水煮法测粘附性的结果表明,NAS可有效提高沥青在酸性石料表面的粘附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适用性.

    抗剥落剂分子组成耐高温性能粘附性适用性

    基于Burgers模型的沥青路面抗车辙分析

    李明洪崔璟董元帅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Burgers模型的特点,选用Burgers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使用prony级数展开Burgers模型的蠕变方程,得到修正的Burgers模型的蠕变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路面结构的精细数值模型,分析结构在车辆循环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到结构的抗车辙能力,为结构抗车辙分析提供了参考.

    Burgers模型抗车辙分析数值模拟沥青路面

    分析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刘智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勘察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为了确保公路勘察设计能够满足要求,降低作业成本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需要对现代勘测技术进行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3S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公路勘察设计遥感技术气候条件

    新型预融型活性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研究

    张华崔进强吕正龙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预融型活性橡胶是一种由胶粉、活性矿物、沥青及其他改性剂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沥青添加剂,为确定活性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本文通过添加剂的掺入方式、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及添加剂的掺量3个方面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体工程对拌和工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法掺入的方式,活性橡胶采用干法掺入的方式时,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低的空隙率,但是两者力学性能相近;当拌和时间为30s时,活性橡胶颗粒能均匀裹覆于集料,并且随着拌和时间的增加,外观已无明显区别;当拌和时间为60s与90s时的混合料空隙率基本相同,约为4.0%,达到最佳空隙率要求;湿法掺入时,胶结料粘度较大,SBS改性沥青+20%活性橡胶的135℃黏度达到14.9Pa·s,SBS改性沥青+30%活性橡胶的135℃黏度达到59.6Pa·s;施工和易性较差,而采用干法掺入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施工和易性,试验路实施结果表明室内确定的拌和工艺能够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活性橡胶SBS改性沥青拌和工艺掺入方式拌和时间掺量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边坡监测系统研究

    李俊国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工程是交通设施建设中常见的土木工程形式,高边坡的失稳和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交通运输安全.目前边坡监测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电磁类传感器,不具备在线监测和抗自然界电磁干扰等能力,而光纤光栅传感器具备电磁类传感器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可实现边坡安全的在线监测和预警,为边坡在特殊气候、恶劣环境下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光纤光栅边坡监测系统

    试析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孙兆鹏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升高,尤其是其中使用最广泛、方式最灵活的公路运输,承担着沉重的物流和客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建设的质量要求也在迅速的提高着.在各种施工工序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最重要的关键一环.沥青施工质量的得不到保证,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整性.目前多数公路路面受到车辆日渐增多的影响,沥青的质量出现问题.本文将就公路沥青铺设的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结构稳定处治措施研究

    王海俐李进成路学敏马骉...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结构的稳定处治措施,以210国道铜川境、延安205省道与富平314县道为依托,采用ZL~ 600型全浮动式共振破碎机得到共振碎石化层.从稳定共振碎石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共振碎石化的压稳压实工艺,补平与补强措施及碎石化层的整体稳定措施.经工程实践应用表明,碎石化层及其路面结构均可达到基层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研究提出的稳定处治措施可为同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公路工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稳定处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