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教育研究
甘肃教育研究

王铁军

月刊

2096-9937

gsjyyj@qq.com

0931-8485535 8485618 8484797

730031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曹家巷1号新闻出版大厦16楼

甘肃教育研究/Journal Gansu Education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五育并举"的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探究——以西部地区高校农村籍学生为例

    崔永晶曲倩倩韩艳梅李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校学生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评价体系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一方面发挥着量化研究的"考评尺"功能,另一方面发挥着导向性培养的"风向标"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对90位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专家和高校学生用人单位资深从业者进行深入访谈,充分考虑西部地区高校农村籍学生的特殊性,形成了"五育并举"的评价指标内容结构并确定了指标权重,探索并构建了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五育并举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农村籍

    教育信息化助推精准帮扶民办学校的策略研究

    万飞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薄弱学校的帮扶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托管长安振安中学为例,通过构建智慧教育平台、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强师工程、实施智慧课堂改革,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精准帮扶薄弱学校,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信息化精准帮扶委托管理优质均衡

    "职普融通"视域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发展

    胡经纬曲秋莳王宁颜月霞...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当前自学考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困境,并促进其改革转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着自考生源日益减少、主考院校缺乏"助学权"和高职院校缺乏"主考权",以及教学资源滞后等诸多发展困境,这些都成为制约自学考试发展的因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必须在"职普融通"视域下进行改革转型.本文在此视域下提出了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模式、优化单纯的"高职院校助学"的教育机制、优化单纯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主考"的考试机制以及建设自学考试在线资源平台等发展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体系,解决自学考试面临的发展困境,满足社会发展对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需求.

    自学考试职普融通教考分离创新发展

    弘扬"西迁精神",激励高校青年教师担当作为

    梁佳朱武威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高校青年教师更容易受到各种利益诱惑,这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职业情感和创新意识.作为高校知识分子的宝贵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蕴含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这种精神对于稳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并激发他们的担当精神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弘扬西迁精神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农耕教育思想融入城镇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原则与策略

    张宇张林雄马丽翔王瀚...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及"双减"政策的落实,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亟待展开.在劳动教育教学中渗透农耕教育思想是推进劳动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农耕思想的渗透可深化劳动教育内涵、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平台.农耕教育思想融入小学劳动教育时要把握融入之"度"、融入之"策"、融入之"质",还要注重依据课程标准逐步推进、围绕教育内容打造平台、通过课后总结推广模式.

    农耕教育思想城镇小学劳动教育

    少先队员光荣感生成要素及提升路径探析

    郑梦瑶黄雪艳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荣感培养是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党、团、队衔接的重要举措.如何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成为当前少先队建设的重要使命及课题.有效的外界肯定、积极的情感体验、坚定的组织认同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是少先队员光荣感提升的必要因素.遵从光荣感的生成逻辑,通过实施积极有效肯定、凸显队员情感体验、增强少先队员归属感、强化少先队员认同感来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

    少先队员光荣感少先队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与路

    潘何琴吴小炜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当前落实铸魂育人工作的主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党史学习教育是相融相通的.因此,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纲要"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就要充分挖掘党史资源融入"纲要"教材,以多样化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并构建师生互动的"纲要"课教学模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还要充分利用"纲要"课预习与复习环节延伸党史学习时间,深化大学生百年党史的学习,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有志青年.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军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预警课程为例

    孙佳佳唐晶沙晖杰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不仅靠意识,也要靠技术.以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基于OBE教育理念,构建起协同育人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预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深挖专业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融入方式,激发学生科技报国与科技强军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增强其专业认同,培塑科学精神和思维,进一步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人的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信息对抗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协同育人

    三全育人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赵丽张涛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构建"围绕'三结合''三融入',形成'三体系'、通过'三育人'、实现'育三人'"的"5个三"模式,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意蕴及逻辑建构

    蒙莉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评价坚持三个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评价的逻辑建构是通过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评价来实现的.

    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