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苹果属15个种的叶绿体DNA变异与遗传分化

    高源王大江王昆丛佩华...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cpDNA)标记,对近十年间在我国苹果属植物的主要密集分布区收集的15种苹果属植物的叶绿体DNA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开展其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研究.[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722份种质的4个非编码区trnH-psb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使用DnaSP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cpDNA区域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4 120 bp,共有579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单倍型为100个,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008 52和0.879.Tajima's D检验中,15种苹果属植物的4个cpDNA区域合并后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遗传变异也占较大比重.[结论]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在叶绿体DNA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苹果属植物不同种具有不同的演化路线,各个种间以及种内起源演化关系错综复杂.山荆子和新疆野苹果的部分种质占据较为古老的单倍型,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过种群扩张.苹果属栽培种中国苹果、花红、楸子和八棱海棠的部分单倍型晚于部分新疆野苹果的单倍型.

    苹果属种群叶绿体基因遗传分化遗传结构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魏广利梁璧张佳琦胡恒康...
    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赤霉素3-氧化酶(gibberellin 3-oxidases,GA3ox)是赤霉素(GAs)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之一,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中CcGA3ox基因进行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验证.[方法]以山核桃体细胞胚为材料,提取RNA,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山核桃CcGA3ox基因编码区全长;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验证基因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具有强启动子的35S::CcGA3ox::GFP过表达载体,以核桃体细胞胚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山核桃CcGA3ox基因在转基因阳性核桃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植株中叶绿素含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山核桃CcGA3ox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116 bp,编码371个氨基酸.对CcGA3ox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含有2OG-FeII-Oxy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CcGA3ox与薄壳山核桃CiGA3ox亲缘关系最近,与核桃JrGA3ox亲缘关系较近.对核桃体细胞胚进行遗传转化、荧光检测及PCR验证表明,35S.:CcGA3ox::GFP过表达载体被成功转入核桃体胚中.核桃阳性再生植株与对照植株相比,株高明显增高;qRT-PCR结果表明,CcGA3ox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同时,过表达CcGA3ox基因可以降低核桃阳性再生植株中叶绿素含量.[结论]山核桃CcGA3ox基因在核桃生长过程中对株高调控起关键作用.

    山核桃赤霉素3-氧化酶基因(GA3ox)遗传转化功能分析

    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张明昊严娟蔡志翔沈志军...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不同模型估算南京资源圃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筛选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探讨需冷量、需热量与开花展叶的关系.[方法]连续2 a(年)(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对103份桃种质(南京地区)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并对不同年际间、不同模型间、不同种质间、花芽与叶芽间、需冷量与需热量间,以及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开花期和展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0~7.2 ℃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为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最优模型.绝大部分桃种质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基本一致,仅'帚形山桃'和'红花山桃'2份种质的叶芽需冷量约为花芽的5倍.桃花芽需热量基本低于叶芽需热量;桃芽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与盛花期和展叶期均存在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低的种质开花展叶早;需冷量和需热量高的种质开花展叶晚.[结论]适宜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模型分别是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值范围广,分别为151~1 264 h和187~1 108 h,256~391 D•℃和267~498 D.℃;花芽需冷量与叶芽较一致,需热量则基本低于叶芽;需冷量与需热量无相关关系,二者对开花、展叶均起重要作用.

    需冷量需热量花芽叶芽盛花期展叶期

    外源褪黑素对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吴彩芳李红艳刘琴廖明安...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褪黑素对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桃'早蜜'为试材,于果实膨大期对其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测定了桃果实成熟期的新梢生长量、生理状况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50〜150 pmol•L-1的褪黑素处理能促进桃新梢的生长,增加其茎长和茎粗.150μmol 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50~100 μmol•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褪黑素提高了桃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100〜150μmolL-1褪黑素增加了桃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降低了果实硬度,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降低了葡萄糖含量.[结论]褪黑素能够促进桃生长、改善桃果实品质.

    褪黑素生长果实品质

    水分胁迫对'赤霞珠'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史晓敏刘竞择张艳霞陈祖民...
    5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水分胁迫对葡萄不同叶龄叶片光合及荧光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以3 a(年)生'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由黎明前叶片水势(Ψb)反映胁迫程度,设置对照(无水分胁迫,CK)、中度水分胁迫(T1)和重度水分胁迫(T2)三个处理,测定'赤霞珠'葡萄新梢不同叶龄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RuBP活化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结果]葡萄叶片叶龄为80 d时,叶面积趋于稳定,T2显著降低了各叶龄叶片的面积,T1与CK无显著性差异;葡萄叶片SPAD值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大,且T1增加了各叶龄叶片SPAD值,T2则降低;Pn、Gs、Tr、RuBP活化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随葡萄叶片叶龄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下降程度增大;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各叶龄叶片Fv/Fm、Yeld、ETR、qP,而F.显著增加,T2增加了各叶龄叶片的NPQ,但随着叶龄的增加,T2叶片NPQ又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结论]随'赤霞珠'葡萄叶片叶龄的增加,光合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葡萄叶片叶龄为60~90d时,光合能力最强.水分胁迫降低了各叶龄叶片的光合效率,重度水分胁迫会阻碍葡萄幼龄叶片的正常发育,并加速老龄叶片的衰老.

    葡萄水分胁迫叶龄光合特性

    成熟度对'红地球'葡萄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影响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刘文静...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成熟度对'红地球'葡萄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88〜123 d)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果实氨基酸含量.同时,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进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估.[结果]'红地球'葡萄至少包含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随着采摘期变化而变化,其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增香与着色氨基酸、伯胺基氨基酸、特殊功效氨基酸含量(w,后同)分别为557.3~659.7、1 176.3~1 690.8,326.8~703.8、1 130.0~1 644.1、231.7~285.3、926.1~1 404.8、1 126.0~1 609.0、1 032.9~1 510.7 mg.kg-1,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完全成熟期I达到峰值;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与其味觉阈值的比值分别介于2.62~6.31、4.50~5.47和4.64〜6.09,随着采摘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依次为11.33~14.07、18.32~4.43、49.70~57.04.苯丙氨酸等8种氨基酸含量相对不足,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对过剩.[结论]不同成熟度对'红地球'葡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影响显著.

    '红地球'葡萄成熟度氨基酸营养价值

    信息动态

    72,145页

    不同树形对早实核桃'鲁光'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丙花唐贵敏梁静舒秀阁...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适宜'鲁光'核桃优质高产的树形.[方法]以'鲁光'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主干分层形、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3种树形的结构参数、坚果产量和品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干分层形的树高、基径、骨干枝数、单株平均坚果产量、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单果质量、仁质量、种仁粗脂肪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开心形的坚果壳厚最小,出仁率和种仁蛋白质含量最高;自然圆头形的总糖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坚果外观形状无显著的树形间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干分层形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心形有利于品质的形成,3种树形的综合排名顺序为主千分层形>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结论]济南市章丘区'鲁光'核桃的适宜树形为主干分层形.

    核桃树形产量品质主成分分析

    凤梨叶缘变化规律及无性繁殖方式对叶刺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李晶晶何业华栾爱萍胡峰...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凤梨品种叶缘变化规律,探讨叶刺性状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4种凤梨属植物共计14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调查叶缘类型、叶刺形态,并以2个不同叶缘类型的品种为材料比较吸芽繁殖和组培繁殖对叶缘性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根据叶刺着生的位置、密度和有刺叶片所占比例等差异,可将凤梨植株的叶缘划分为完全无刺、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和全株有刺等5种类型;进而将凤梨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类.全株有刺、完全无刺类型品种无论以吸芽繁殖还是组培繁殖,其后代叶缘类型稳定;而中间类型品种的无性繁殖后代则叶缘性状不稳定,即使以中间类型品种中完全无刺的吸芽进行繁殖,后代中仍然会出现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等3种叶缘类型的植株.叶刺是由叶片细胞向外延伸而形成,表面由一层较厚角质层所包裹,向上弯曲呈钩状,开张角度22°~55°,间距1.99〜9.72 mm,长1.14〜2.46 mm.将中间类型品种'MD-2'中的全株无刺类型植株通过"以芽繁芽"方式增殖8~10代时,所得组培植株的叶缘有刺率平均4.3%;若不加选择地使用无刺或有刺的吸芽进行组培,8~10代时有刺率达47.78%,有刺率与田间吸芽繁殖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按叶缘状况可将凤梨属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个种,无性繁殖时中间类型品种的叶缘性状不稳定.

    凤梨叶缘类型叶刺组培繁殖稳定性

    火龙果中螺螨酯残留检测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吴绪金马婧玮汪红安莉...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螺螨酯在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并对火龙果果肉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摄入评估.[方法]样品中螺螨酯加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105%和81%〜9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13%和6.6%~8.1%.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的最低检测浓度(w,后同)均为0.01 mg•kg-1.[结论]按本试验设计进行施药,不同采收间隔期火龙果全果和果肉中螺螨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71 mg kg1和<0.14 mg kg1.螺螨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003 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5%左右,认为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火龙果螺螨酯残留检测膳食摄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