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蒙药三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赵子龙石慧杨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蒙药三子汤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关节的保护作用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IA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关节病理改变观察三子汤对CIA小鼠关节的保护作用.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ystems pharmacology platform,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得到三子汤治疗RA的潜在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应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Hubba插件进行Hub节点筛选.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子汤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P<0.05),关节滑膜增生、软骨侵蚀等明显缓解.共筛选得到三子汤活性成分32个,靶点629个,RA疾病靶点1317个,三子汤治疗RA潜在靶点171个;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靶点参与多种与RA相关的功能、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Hub节点筛选明确三子汤治疗RA的关键信号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Ras信号通路,关键靶点为双重特异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dual specificity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1,MAP2K1)、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RAF1)、MAPK3.结论:蒙药三子汤可缓解CIA小鼠疾病进展;网络药理学分析三子汤可能作用于MAP2K1、MAPK3及其他关键靶点,调节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关节保护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网络药理学蒙药三子汤小鼠

    富硒黄芪多糖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王祖华李钦颜春鲁刘轩...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富硒黄芪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STZ诱导的SPF级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和富硒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10只大鼠不进行造模.富硒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按100、200、400 m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吡格列酮组按10 mg/kg灌胃吡格列酮.每天灌胃1次,连续干预4周.造模前及造模后第0、2、4周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和血糖.干预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尿酸(uric acid,UA)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mmunocytochemistry,IHC)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富硒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大鼠血糖、24 h UAlb于造模后第2周明显下降(P<0.05),血清SCr、BUN及UA表达降低(P<0.05),富硒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大鼠肾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N表达均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富硒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表达下降(P<0.01),肾小球数量增多,细胞外基质减少;与吡格列酮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24 h Ualb、血清SCr、BUN、UA水平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N表达水平、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变化均不明显(P>0.05),肾小球数量减少,细胞外基质减少.结论:富硒黄芪多糖可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富硒黄芪多糖链脲佐菌素大鼠

    冰石长皮软膏修复大鼠创面的药效学研究

    陈继源杨盟王蓉韩璐...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冰石长皮软膏对大鼠创面的修复能力.方法:分别在32只SD大鼠背部左侧和右侧构建一般创面和烧烫伤创面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凡士林组、京万红软膏组和冰石长皮软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凡士林组每日给予1 g黄凡士林,京万红软膏组每日给予1 g京万红软膏,冰石长皮软膏组每日给予1 g冰石长皮软膏,连续干预20天,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第10天及第16天京万红软膏组和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1);第16天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愈合率高于京万红软膏组(P<0.01);第10天及第16天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烧烫伤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余各组(P<0.01);第16天黄凡士林组烧烫伤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组织病理评分(肉芽组织再生及上皮再生修复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5),而炎性渗出评分均低于其余各组(P<0.01);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烧烫伤创面炎性渗出评分均低于其余各组((P<0.01),肉芽组织再生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上皮再生修复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5);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创面皮肤结构完整清晰,表皮完全修复,炎性浸润少.结论:冰石长皮软膏可加速一般创面和烧烫伤创面大鼠创面愈合,减小瘢痕面积,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

    一般创面烧烫伤创面冰石长皮软膏创面修复药效学

    复方川草乌合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肖登王建丁赵多明王晓怀...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川草乌合剂对小鼠的肝肾毒性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方川草乌合剂低(0.33 g/mL)、中(0.66 g/mL)、高(1.32 g/mL)剂量组与正常+复方川草乌合剂高剂量组,每组 8 只.正常组小鼠不造模,其余各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于小鼠足底皮下注射染毒造模,复方川草乌合剂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复方川草乌合剂,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双蒸水.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机械刺激痛阈值和热辐射痛阈值;干预7天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胱甘肽氨基转移酶(glutathion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肌酐(creatinine,CRE)、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UREA)含量以及足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川草乌合剂以剂量依赖性提高CFA诱导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辐射潜伏时间(P<0.05);正常组及正常+复方川草乌合剂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未见明显异常,肝小叶结构清晰,肾小管整体结构完整;各组小鼠血清ALT、AST、DB、TB及CRE、UA、URE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川草乌合剂中、高剂量组小鼠足组织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复方川草乌合剂对CFA致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且无耐受性,无明显肝肾毒性.

    复方川草乌合剂肝肾毒性镇痛抗炎

    附子丁香散加味穴位贴敷对便秘大鼠结肠组织PGP9.5及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赵芮韩玮玮王本军祝颂...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附子丁香散加味穴位贴敷对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结肠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 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穴贴组各20只.造模组和穴贴组每3.0 mg/kg体质量大鼠灌胃咯哌丁胺悬液,持续21天,同时每日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mg/(kg·d)后肢肌肉注射进行造模;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大鼠清水灌胃21天,每日1次;穴贴组在大鼠神阙及双天枢穴敷贴附子丁香散加味药饼,每日1次,每次6 h,连贴6天后暂停1天,共进行3个循环.末次灌胃后24 h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结肠形态和病理变化,并检测结肠组织中PGP9.5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大鼠近端结肠层次清晰,腺体齐整,肌间神经丛内见正常神经节,神经元细胞阳性表现为分布均匀的棕色染色;造模组大鼠肠黏膜水肿,肠壁变薄,炎症细胞浸润,肠壁肌纤维大部分断裂,空泡样变性,神经元细胞大量减少,细胞阳性表达染色降低;穴贴组大鼠肠壁及腺体有所恢复,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与造模组相比,空泡变性多数已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治疗后穴贴组大鼠结肠组织PGP9.5和BDNF表达均高于造模组(P<0.05).结论:附子丁香散加味穴位贴敷可能通过提高PGP9.5及BDNF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来治疗STC.

    便秘,阳虚慢传输型基因蛋白产物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穴位贴敷大鼠

    人参皂苷Rg3减轻帕金森病小鼠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

    杨倩王灿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减轻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PD组、低剂量干预组和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1-4-phenvl-1,2,3,6-tetrahvdropvridine,MPTP)构建PD小鼠模型,建模前3天,低、高剂量干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3、12 mg/kg人参皂苷Rg3,造模后继续干预28天,对照组和PD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第4、8、12天时进行爬杆实验和旋转实验评估运动能力;末次腹腔注射完成后,断颈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分析黑质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黑质纹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黑质纹状体中TH、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oxidoreductase 1,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小鼠爬杆时间延长、旋转停留时间缩短、MDA水平升高,TH阳性率、SOD、GSH-PX活性、TH、Nrf2、HO-1、NQO1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组比较,低、高剂量干预组小鼠爬杆时间缩短,旋转停留时间延长,MDA水平降低,TH阳性率、SOD、GSH-PX活性、TH、Nrf2、HO-1、NQO1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能通过激活黑质纹状体中Nrf2/HO-1/NQO1通路,减轻PD小鼠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而改善其病理状态.

    帕金森病黑质纹状体氧化应激损伤人参皂苷Rg3小鼠动物实验

    参佛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研究

    李盟赵迪杜燕青李特...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佛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制备胃癌前病变模型,空白组6只不造模,其余大鼠通过综合性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1-Methyl-3-nitro-1-nitrosoguanidine,MNNG)复合造模方法制备胃癌前病变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佛胃康组、丽珠得乐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参佛胃康组及丽珠得乐组予相应剂量参佛胃康1.22 g/(kg·d)和丽珠得乐0.18 g/(kg·d),各组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参佛胃康组大鼠毛色、精神状况、体质量、食欲、大便等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丽珠得乐组大鼠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排列欠规则,但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轻,部分区域可见充血、水肿以及淋巴细胞聚集;参佛胃康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相对完整,细胞形态相对均匀,腺体数量较多,分布排列相对整齐且规则.与模型组比较,丽珠得乐组和参佛胃康组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降低,p-PI3K/PI3K、p-Akt/Akt比例均降低(P<0.05),参佛胃康组低于丽珠得乐组(P<0.05).结论:参佛胃康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大鼠一般情况及其胃黏膜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佛胃康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PI3K、Akt、Bcl-2蛋白表达,影响细胞凋亡有关.

    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B细胞淋巴瘤-2蛋白信号通路参佛胃康丽珠得乐

    消痤乳膏制剂工艺及初步质量评价研究

    杨丽娟莫婷何婷杨森...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消痤乳膏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方法:根据消痤方中药物的特点及乳膏基质的特点,筛选处方组成,研究制备工艺,考察乳膏的外观性状肤感和离心、高低温稳定性等指标,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制备消痤乳膏,进行初步质量评价.结果:优选制剂工艺为:油相中加入乳化剂2 g M68,3 g A165,水相中加入0.15 g卡波姆U20,于85℃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用乳化均质机25 000 r/min均质5 min,边均质边加入中药提取物粉末,40~50℃时加入0.5 g305乳化剂、祛痘复方精油和多元醇抗菌剂即得100 g乳膏.制得乳膏pH为5.5~6.5,粒度<50 μm;乳膏中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在各自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3%(RSD=2.19%)、99.59%(RSD=1.98%)、98.62%(RSD=2.17%)、101.72%(RSD=2.41%).结论:制得的消痤乳膏,重现性好,乳膏色泽较纯正,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易涂布、稳定性好,该工艺可作为最佳配比制备消痤乳膏.

    痤疮乳膏处方工艺质量评价

    基于DNA条形码ITS对西藏不同地理居群红景天的鉴定研究

    刘青钟迎春顿珠王化东...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进行2种DNA条形码的碱基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为大花红景天的真伪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提取3份样品基因组DNA,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序列信息;运用MEGA7.0对所有样品的ITS序列及GenBank共21条进行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结果:编号为A1~A14的大花红景天聚为一支,编号为K1~K7的长鞭红景天聚为一支;同时发现ITS序列信息变化与地域和环境明显相关.结论:将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花红景天,可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物种鉴别提供依据.

    大花红景天长鞭红景天DNA条形码ITS鉴定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佛传故事《牧女献糜》的医学内容探究

    刘馨遥李应存王川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敦煌莫高窟第61窟佛传故事《牧女献糜》的壁画内容进行释读,从传统中药学、公共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三方面对其壁画蕴含的医学内容进行解读,探究《牧女献糜》所描绘的医学内容和场景,探寻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命运动现象,指出其所蕴含的医学内容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乳(酥),对弥补医学理论,丰富医学史料,以及临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敦煌医学第61窟牧女献糜形象医学牛乳莫高窟